農村老人感嘆:「養兒別養三 養三沒有家!」,真的是這樣嗎?


以前,農村人都說養兒防老,這是一個經久不變的話題,養兒真的就防老嗎?今天咱們就來看看農村關於養兒的幾句俗語,感受一下農民朋友的心情。

“養兒別養三,養三沒有家”

這句話是這麼說的,“養兒別養倆,養倆輪官馬。養兒別養三,養三沒有家”,養兒子別養兩個,到時候老了需要兒子像養官馬一樣,輪流著來。兄弟倆很容易因為撫養費撫養時間等問題而鬧得不可開交,全然不顧父母的感受。養兒子也別養三個,就好比“一個和尚有水喝,兩個和尚挑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有了三個兒子,在養父母方面大家都推卸責任。做父母遇到這種問題是最難過的,老人撫養兒子的時候盡心盡力,等到反過來贍養老人的時候兒子都不負責任了。

農村老人感嘆:“養兒別養三 養三沒有家!”,真的是這樣嗎?

“一母能養七兒,七兒難養一母”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很簡單,就是說一個母親能夠養活七個兒子,但是到母親老了,七個兒子卻難養活一個母親。主要原因是母親的愛是偉大無私的,她們寧願自己吃糠咽菜,也要養孩子長大。但是孩子長大之後,當母親需要孩子養活的時候,幾個孩子之間會互相推諉,從而導致無人贍養母親的情形。

農村老人感嘆:“養兒別養三 養三沒有家!”,真的是這樣嗎?

“生個兒子好聽,生個女兒好命”

這句話其實很現實,當父母的人都知道,在農村生兒子是件很有面子的事,一家人都會特別開心,可是真的養起兒子來才知道後來有多辛苦。反之,生女兒可能家裡長輩會不像生兒子那麼開心,但是養過女兒的就知道,有個女兒是件多麼幸福的事情。都說女兒是孃的貼身小棉襖,最懂孃的心思,也最孝順父母。這句話一點都不假,她們就算是嫁了人,父母也是心中最大的牽掛。所以說生兒子只是好聽,生女兒才是真的享福啊。

農村老人感嘆:“養兒別養三 養三沒有家!”,真的是這樣嗎?

這篇文章不是針對所有作為的兒子不贍養老人這個社會問題,只是針對個別現象,起到一點提醒作用,父母老了,需要兒子的照顧了,時不時去看看在家年邁的父母,你的陪伴比什麼物質上的給予來的更實際!


歡迎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