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挖了慈禧的墳墓,最後下場如何?

Camellia-X


說起近代最有名的盜墓者,可以說非孫殿英莫屬啦,因為滿清王朝最著名的一男一女——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墳墓就是他挖掉的,此人動用軍隊從中挖出了珍寶無數,雖然他盜墓之後遭到社會輿論的口誅筆伐,但是他的死亡下場卻和他盜墓沒有什麼關係。



孫殿英,名魁元,河南永城縣孫家莊人,出生於1889年,外號孫老殿,因其臉上出過天花,因而也把他叫做孫麻子,其幼年喪父,十幾歲時就開始混社會,當過鴉片販子、“廟會道”的頭目,因結識河南陸軍第一混成團團長兼豫西鎮守使丁香玲部的官佐,在鎮守使署混得了一個副官職位,成了一名軍官,後率部譁變,當了一段時間的土匪,後來在山東匪首張宗昌的羽翼下發展成為一個流寇式的小軍事集團。此人善於見風使舵,1928年時,看到北伐軍不斷勝利,孫殿英更換旗幟,投靠了國民革命軍,成其第十二軍軍長。

當時孫殿英的十二軍正駐紮在河北省遵化縣境內,正是清東陵的所在地,聽說裡面珍寶無數,而孫殿英正愁軍餉,於是決定以演習為名盜挖清東陵中的乾隆和慈禧的兩個陵墓,為什麼要挖他倆的呢?不為別的,就為這兩個陵墓中珍寶最多。


孫殿英以軍事演習為名用炸藥炸開了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陵墓,從中發掘出大批的珍寶,為了將這批寶物運出,據說孫殿英向遵化徵調了30輛大車,可見寶物數量之多。

孫殿英盜墓後,當然要把珍寶換成錢才能轉化為軍餉,所以他大肆向外售賣珍寶,因此他盜挖清東陵的事也被坐實,社會輿論紛紛指責孫殿英為盜墓賊,要求國軍政府查辦他,但是孫殿英也許早想好了計劃,為了平息事態,他將盜來的最有價值的一柄九龍寶劍送給了蔣,另一柄送給何應欽,另外一些價值連城的珍寶送給了蔣妻、宋子文,孔祥熙、宋靄齡、閻錫山等人,這些人拿人的手短,於是對這件事採取不聞不問,大事化了的態度,最後孫殿英竟平安無事。


有人責問孫殿英為什麼要盜清朝的陵墓,孫殿英卻說滿清殺了他老祖宗孫承宗(明末抗清將領),當時他老孫家一百多口人被清軍所殺,他盜墓也是一種報仇啊,但其實孫承宗是他祖上的說法是他自己說的,他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發財和籌軍餉。

作為近代史上著名的投機者,孫殿英把“牆頭草”做到了極致,1930年,孫殿英參加中原大戰,當他看到蔣不能取勝時就投靠了東北軍,日軍佔領東北時張的東北軍內撤,孫殿英曾經為張在赤峰口阻擊日軍七天時間,且戰果輝煌,壯舉讓張的正牌東北軍汗顏無地,然而後來他卻又投靠了汪為日軍賣命,讓人頗為不解。二戰結束後他又歸到了蔣的麾下,然而這次他押錯了寶,最終為我軍俘虜,死於看守所中。


科普大世界


在英雄輩出的民國時期,孫殿英以一個非常特殊的姿態出現在了所有人眼中,在北伐正在進行的時候,孫殿英帶著自己手下部隊在清東陵監守自盜,挖掘了乾隆和慈禧的陵墓,震驚了當時所有的國人。



對孫殿英的行為,當時出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看法,當時人們對慈禧的厭惡與現在我們的觀點是一致的,除了少數滿清的遺老遺少們有不同看法之外,大多數百姓都是為這件事情歡呼喝彩的。

因為他們覺得慈禧禍國殃民幾十年,死了遭受到孫殿英的挖掘,簡直就是大快人心的事情。


而對滿清的遺老遺少人來說就不一樣了,清朝歷代帝皇妃後的陵墓可以說就是他們最後的顏面了,也是他們最後的一絲榮耀所在,他們不允許任何人玷汙他們的榮耀,所以他們就開始四處奔走,想找人為他們討回一個公道。

數之不盡的珍寶就是孫殿英的底氣所在

不過孫殿英從來不擔心這些滿清遺老遺少們,他手中有著槍有著兵,還有數之不盡的金銀財寶,所以他是根本不擔心這些事情的,他先是用金銀財寶打點了國民政府的各大高層們。

在打通關節之後,國民政府的高層們對這件事情保持了沉默,而在孫殿英打點國民黨高層的時候,他遭遇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孫殿英將慈禧身上非常重要的夜明珠送給了宋美齡,不過宋美齡對這些財寶並不是很感興趣,所以將夜明珠納到了鞋上。


而宋美齡的大姐就不同了,錢是她最在乎的東西,她對慈禧墓裡的金銀財寶也同樣非常感興趣,所以她厚著臉皮向孫殿英討要了幾件珍寶,因為她對孫殿英沒太重要影響的原因,所以被孫殿英隨便拿幾間普通寶物把她打發了過去。

北伐戰爭的時候孫殿英還是蔣介石手下的雜牌部隊,受到蔣介石的掌控,不過在擁有了錢之後,孫殿英的小心思就開始活絡了起來,他給閻錫山送了50萬兩的黃金,買通了閻錫山,因此他轉而投靠閻錫山,成為了閻錫山很重要的部下。


其實這筆錢在孫殿英送給閻錫山後,閻錫山並沒有獨吞,他開始將這筆錢投入了山西的教育以及各種實業建設中,在當時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因此閻錫山對孫殿英也是另眼相待。

中原大戰失敗後,孫殿英轉投張學良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中原大戰爆發的原因就是因為蔣介石想削李宗仁、閻錫山、馮玉祥等大軍閥的兵權,所以遭受到了這三位大軍閥的激烈反噬。


他們開始爆發了激烈的戰爭,這場戰爭原本是難分勝負的,但這個時候,一位軍閥的出現卻影響了這場戰爭。

這位軍閥就是當時東北的張學良,張學良在張作霖死後,接替了他老爹的位置,坐擁起了20多萬的大軍,如果他參與進中原大戰的話,無論投靠哪方都將直接決定對方的勝敗,所以他的存在就很關鍵。

而張學良在觀望之後,蔣介石給出的籌碼吸引了他,最終他幫助蔣介石獲得了中原大戰的勝利,而在中原大戰結束後,蔣介石為了感激張學良,和張學良結拜為了兄弟,將北方大半個中國的領土都送給了張學良,開始與張學良劃南北而治起來。



在閻錫山失敗之後,孫殿英就被張學良所收編,成為了東北軍部下的一名雜牌軍軍長。

孫殿英輝煌的赤峰口抗戰

一年後,九一八事變爆發,張學良丟了東北,在老本營丟掉之後,張學良的根基徹底失去,他的勢力也開始大打折扣,而在1932年熱河抗戰爆發的時候,孫殿英與張學良一同進入了熱河,並在熱河赤峰口建立下了不世戰績。




當時張學良的東北軍兵強馬壯,原本張學良是想通過此戰找回自己丟失面子的,但沒想到東北軍在日本人的攻擊下根本不堪一擊,因為將領們的怕死,導致了東北軍徹底崩潰了起來。

而作為武器、部隊人數遠遠不如東北正牌軍隊的孫殿英卻帶領著自己的手下在赤峰口阻了日本人整整七天,戰績在當時的整個熱河抗戰中,可謂輝煌。

孫殿英的屢次變節

後來孫殿英因為張學良的失勢,孫殿英又開始轉投了蔣介石,他在當時被蔣介石忽悠前往西北跟馬步芳等人爭奪起了地盤,不過最後在馬步芳等人的聯手攻擊下,孫殿英只能半路折返,回到了中原地區。

(馬步芳)

在抗日戰爭中,孫殿英帶領著自己的部隊在敵後地區活動了起來,他受蔣介石的命令和日本人打起了游擊戰。

不過孫殿英卻在當時秉承了他一貫的手段,他開始四面交好了起來,他對蔣介石仍舊非常恭敬,而對日本人雖然打,但是仍然交好,給自己埋好了後路。

所以最終他在日本人的包圍下逃跑無門之後,他就投靠了日本人,為日本人效力了起來。


在日本人戰敗投降後,孫殿英很聰明的第一時間投靠回了蔣介石,然後被蔣介石輕易的原諒了,在內戰中為蔣介石賣起了命來。

孫殿英人生的結尾是在1947年的時候,他在這一年被我軍俘虜,最終被我軍關押了起來,我軍對孫殿英的評價還算不錯,他們覺得雖然孫殿英後來的事情不怎麼說得過去,但是前期抗日的事實卻是無法否認的,所以雖然把孫殿英關押了起來,但仍然給他專門的優待,讓他以前的一名手下在監獄中照顧起了他。

只不過因為他長期吸鴉片的原因,導致了煙癮太重,最終在長時間沒有鴉片的進食下,孫殿英痛苦的死去了。


所以說孫殿英的下場就是因為鴉片癮過重活活煎熬而死的,孫殿英的一生是反覆無常的,他與眾多的軍閥一樣,眼中只有一個利字可言,所以他從來不在乎什麼立場,只要對自己有利益的事情,他從來不在乎別人的看法,這就是他,人群中不一樣煙火的他,不過赤峰口的事情還是值得我們肯定的


孤客生




孫殿英,河南永城人,在東陵盜寶之前,他從一個街頭小混混起家,一路東奔西跑,投靠了不少人,力量也一步步壯大。

1928年5月,孫殿英被蔣介石收編,被任命為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駐守在薊縣和遵化一帶。

當時的東陵已成為不少人的搖錢樹,當時的守陵人也並不如電影電視中表現的那麼忠誠,監守自盜的事是家常便飯。正如現在所說“要想富,去盜墓,一晚變成大鉅富。守陵人天時地利人和,自然不會放過這一發財項目。


附近的不少土匪也盯上了東陵,盜墓基本上成了公開的秘密。

孫殿英作為當時的地方軍閥,遊走在各派軍閥之間。他深深明白只有自己強大了,才不會被別人吃掉。他並不相信蔣介石,但他也沒有本錢來招兵買馬。

於是孫殿英也打起了東陵的主意。



1928年夏天,孫殿英借剿匪的名義,先把守陵人全部趕走。然後派兵驅逐準備盜墓的土匪馬福田。

隨後,孫殿英宣佈要在這附近舉行軍事演習,免不了動槍放炮,要求附近人民不得靠近。在槍炮聲的掩護下,孫殿英的部隊用火藥炸開了乾隆和慈禧太后的墓,得到了大量的寶藏。

這時,溥儀皇帝對此表示強烈抗議,要求南京政府懲辦孫殿英。全國報界也紛紛藉機炒作,東陵盜寶成為了當時的轟動社會的大事。

其實當時的人們對此並不太看重,滿人覺得丟了臉,和絕大多數漢人又無關。就連孫殿英自己也說:我的祖先是孫承宗,滿清殺了他全家,現在我要替祖先報仇,自然要挖滿清狗皇帝的墳墓,這難道有什麼不對嗎?



這張圖就是溥義皇帝,會發洩心頭之恨親自畫的。

蔣介石迫於壓力,自然只好下令查辦。在社會上混了多年的孫殿英自然是明白事理的人,有錢大家賺,馬上用錢開路。孫殿英送蔣介石九龍寶劍,另一把送給了戴笠。乾隆最喜歡的朝珠和天下知名的翡翠西瓜,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各式寶石都送給了宋子文、宋美齡 和孔祥熙一家。孫殿英還是不放心,順便給了閻錫山價值五十萬元的黃金,希望能給予一定支持。



在中原大戰前,孫殿英投靠了閻錫山和馮玉祥。中原大戰後,又被張學良收編,孫殿英第四十師師長。

1933年2月,長城抗戰爆發,孫殿英知道自己在全辦人眼中的名聲不好,於是決定好好打仗給天下人看看。在最關鍵的喜峰口戰役中,第四十師堅守陣地七天,沉重打擊了日本人的氣焰,自己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1934年,蔣介石命令孫殿英部去青海,擔任青海督辦,其真實目的是藉機消滅孫殿英。他的部隊在西北碰到了馬家軍的強烈抵抗,不得不後退。但閻錫山把他的後路給堵了,蔣介石就下令取消了他的部隊番號,孫殿英躲藏在了山西,等待時機。

抗戰爆後,孫殿英東山再起,召集了上萬人馬。1938年被蔣介石收編為新編第五軍,歸龐炳勳指揮。在河南河北,孫殿英也曾多次和日本交戰,深得日本人敬重。他為了保存實力,同時和國民黨、八路軍、日本人打交道。

1943年,在日軍的重兵包圍下,孫殿英投降了日本人,被任命為新五軍司令。



抗戰勝利後,孫殿英被蔣介石改編為新編第四路軍,擔任反共先鋒。

孫殿英借這個機會,控制了大量的交通工具,沒收了許多漢奸的家產,據為已有。並利用機會大做黃金生意,發了一大筆財。

國共內戰爆發後,孫殿英進駐岳飛的故鄉河南湯陰,被稱為第三縱隊司令。應該說,當時孫殿英的備戰態度還 是比較積極的。

可惜國民黨兵敗如山倒,1947年5月孫殿英被解放軍俘虜,劉伯承將軍召見孫殿英,雙方回憶了抗戰前期的合作經歷。孫殿英招供,當年投降日本人是蔣介石下的命令,讓他們曲線救國。劉伯承充分肯定了抗戰前期孫殿英的表現,但批評了抗戰後期他的反共活動。

鑑於孫殿英在抗戰中的功勞,劉伯承將軍特許孫殿英帶一名衛士參加勞動改造,他表現也非常積極,至少從表面上是如此。但孫殿英的身體一直不太好,尤其是長期吸食鴉片對身體的傷害太大。

醫生檢查孫殿英的身體後,認為他患上了不治之症的煙後痢。出於人道立場,解放軍幹部化裝到敵佔區,為孫殿英購買鴉片,讓他活得更有尊嚴一點。鴉片煙癮犯時,就在地上打滾,哭爹喊娘,醜態畢露。

儘管解放軍花了很大代價為孫殿英買鴉片和找人看病,但他的身體還是快速惡化,最後病重死去。


新知傳習閣


在民國曆史上,一件震驚中外、駭人聽聞的大事件,在當時炸開了鍋!


民國1928年,伴隨一聲巨響,軍閥孫殿英,以軍事演習為名,率兵用火藥炸開了滿清王朝皇陵——清東陵,隨後地宮大量珍寶被洗劫一空,帝后屍骨散落一地,一片狼藉.......



孫殿英盜挖皇陵的起因?哪些皇陵慘遭洗劫?盜挖後又下場如何?孫殿英是怎麼死的?關於一代“東陵大盜”孫殿英盜挖清東陵的前因後果,撲朔迷離,且聽峰子哥一一講來。(歡迎關注:峰子奇觀,趣歷史隨時獲得!)


孫氏發家,亂世成匪

孫殿英1889年生人,乳名金貴,出身貧寒,河南永城人,因得過天花而外號“孫大麻子”。孫殿英的父親,為鄉里人出頭與旗人爭執而入獄,當日被打死於獄中。

孫殿英自小豪放,一身江湖氣,長大後加入河南西部民間組織“廟道會”,投奔“廟道會”會首李鳳朝門下,憑著本領兩年後自己成為“廟道會”會首。


1922年,孫殿英拉著一批道徒加入軍閥丁香玲部(河南陸軍第一混成團團長兼豫西鎮守使),從副官升任機關槍連連長。當上掛名營長後,孫殿英獨立山頭,成土匪頭子,對外自稱旅長,開始蒐羅匪徒,自己拉隊伍。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獨立山頭的孫殿英,乘機招兵買馬,隊伍擴大至數千人。

1928年,孫殿英在先後投靠軍閥姜玉昆、國民軍葉荃、奉系軍閥張宗昌等人之後,幾經輾轉,孫殿英率部退至薊縣和遵化一帶,被蔣介石收編,委為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


匪喊剿匪,垂涎三尺

1928年春,原奉軍收編的土匪馬福田,率部叛逃,逃至清東陵旁的馬蘭峪,實施挖墳盜寶。蔣介石國民軍命令孫殿英部前去剿匪。



孫殿英率部途徑清東陵,見富麗堂皇,這一塊大肥肉,令孫殿英垂涎三尺。為了籌集軍餉及大發橫財,遂打起了清東陵的歪主意。

在得知土匪馬福田將要盜挖皇陵,孫殿英命令部下第八師師長譚溫江連夜率兵突擊,將馬福田趕跑。


隨後,孫殿英等人到處貼出佈告,謊稱以軍事演習為名封鎖了馬蘭峪清東陵,將清東陵三十里內戒嚴,閒雜人等勿近,為的就是遮人耳目。

1928年夏,孫殿英率部進駐薊縣馬伸橋,此處與清東陵僅一山之隔。隨後,軍閥孫殿英展開了所謂的“軍事演習”,開始盜挖行動。


由於皇陵地宮墓門牢固,一般手段難以打開,於是孫殿英派兵動用了大量雷管炸藥,生生炸開了清東陵。


皇家大墓,慘遭浩劫

1、“東陵大盜”第一站:晚清最有權勢、最奢侈的女人——慈禧皇太后墓!

伴隨著第一波爆炸聲,大清慈禧皇太后陵墓的墓門被炸的稀巴爛。埋葬著大清王朝歷代帝后的清東陵中,慈禧皇太后陵墓,首當其衝被掘開!


清東陵中皇陵眾多,孫殿英之所是選擇第一個盜挖慈禧太后墓,是因為慈禧太后生前極度奢侈,驕奢淫逸,慈禧墓築造的金碧輝煌,死後陪葬品巨豐,墓中珍寶超出人們想象。

慈禧太后,作為晚清的實際最高統治者,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年,歷經咸豐、同治、光緒三位帝王。據記錄,慈禧太后下葬時,先後花了近一億兩白銀。


裡頭陪葬的寶物,數不勝數。大量稀世珍寶如夜明珠、翡翠西瓜、翡翠珍珠等上好寶物,全都被她一個人帶進了墳墓裡。


孫殿英等人掘開慈禧墓後,琳琅滿目的金銀財寶映入眼簾,頓時震驚了!簡直逆天了!被勾起財欲心的孫部兵將,迅速瘋狂展開地毯式搜刮,大肆洗劫....

慈禧棺槨也被暴力撬開,慈禧屍身被硬扯了出來。慈禧身穿的佩戴的,樣樣都非常值錢,最後慈禧全身上下幾乎都被扒光了,值錢的都被拿走了,下半身僅剩下一條內衛褲,袍屍於臭水溝地上,無人問津。


慈禧棺槨內壓著的層層珍寶,被全部取出。孫殿英為了取出慈禧口含的無價之寶夜明珠,用刀子硬撬連慈禧嘴骨都掰爛了。


這個晚晴叱吒風雲、最有權勢的女人,死後卻慘遭拋屍!(歡迎關注:峰子奇觀,趣歷史隨時看!)


2、“東陵大盜”第二站:清朝最富的皇帝——乾隆皇帝墓

隨後,孫殿英的驚天欲壑一旦被挑開,將難以遏制瘋狂。貪心不足的孫殿英,又掘開清朝乾隆皇帝陵墓,這一次孫殿英親自掛帥上陣,擼起袖管幹!


隨後,乾隆帝陵墓內的珍寶古玩、金銀玉器,再一次被洗劫一空......

乾隆是個附庸風雅的皇帝,生在清朝“康乾盛世”最鼎盛時期,愛面子、講排場、花錢如流水、愛收藏曆代名家字畫和古玩。


中國幾千年歷朝歷代的名家珍品,眾多都私藏在乾隆手中,其奢侈程度不亞於慈禧,所以孫殿英第二炮就對準了乾隆墓。


孫殿英等人撬開乾隆棺槨後,乾隆被拋屍於地宮汙水中浸泡,乾隆的幾個皇后、貴妃的棺槨也被撬開,女人們的屍骨,凌亂交錯,散架了散落一地,一片狼藉。

後來,已退位失勢的溥儀,派人來收斂、重新歸葬祖宗時,根本已分不清誰是誰的骨頭.....極其尷尬之下,溥儀派來的人只好草草收斂,封閉墓門。曾經自信自負、號稱“十全老人”的一代帝王乾隆皇帝,死後卻落得個悲慘下場.....


3、“東陵大盜”第三站:一代大帝康熙墓,望而卻步!

乾隆墓盜完後,孫殿英把第三個大墓目標鎖定在了一代大帝康熙帝陵墓上。


孫殿英在打開康熙陵墓後,驚現汩汩黃水冒出來,墓中積水甚深,同時康熙墓年代久遠、墓中多處塌方,進入非常危險,加之孫殿英做賊心虛,最後只好作罷。


就這樣,康熙墓才算躲過了一劫。據說,孫殿英一連幾天,先後運走十幾卡車的寶物,這是一筆十分巨大的橫財,堪稱史上盜墓數額之最!(歡迎關注:峰子奇觀,更多趣歷史!)


東窗事發,一片譁然

清東陵被盜,一石激起千層浪,社會一片譁然。當時已退位的末代皇帝溥儀,在得知祖宗墳墓被盜掘後,差點氣吐血,怒不可遏,發誓一定要殺了孫殿英。


溥儀及滿清遺老遺少們,紛紛要求國民政府嚴懲“東陵大盜”孫殿英,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迫於輿論壓力,準備追究孫殿英。


得知此事的孫殿英,非常惶恐,坐立不安,於是拿出盜挖的大量財寶,上下打點,不遺餘力的疏通關係。當時南京國民政府很多大人物,都收到了孫殿英的“孝敬”。

據說,價值連城的夜明珠送給了蔣介石夫人宋美齡(據說,這顆夜明珠值八億人民幣)。乾隆帝脖子上的一串朝珠(108顆),送給了戴笠,並拖戴笠將乾隆帝的御用佩劍——無價之寶的九龍寶劍,送給蔣介石。閻錫山也得到了二十多件珍貴寶物。

孫殿英盜墓後,迫於各方上級的壓力,他不得不上繳一部分寶物,其中價值連城的翠玉白菜,最初孫殿英孝敬給了徐源泉,後又到閻錫山之手,現存在於臺北博物館。

隨後,此一事,最後竟然不了了之。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之後孫殿英部,被張學良收編。抗日戰爭爆發,歷任冀察遊擊總司令、新五軍軍長。1943年,投靠日本人扶持的汪偽政權,任“豫北剿共軍總司令”。

抗日戰爭結束後,搖身一變,又追隨蔣介石打國共內戰。1947年,人民解放軍攻下河南湯陰,孫殿英被擒。1947秋,病逝於戰犯所,結束了一代“東陵大盜”的一生。



峰子奇觀


待到明年九月八,我花開盡他花煞。

沖天香怒冠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起義是為了報復高考失敗,自己無語不得志,在天下英雄並起的時刻,籌劃了許多年的秀才終於行動了,黃巢起義軍佔領長安,將李唐的江山社稷徹底推翻,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狀元,黃巢創造了奇蹟。

一千年以後,另一位讀過幾年私塾的孩子孫殿英不得不輟學了,父親與旗人爭鬥,滿清政府偏護旗人,自己的老爹經歷了嚴刑拷打,最終不治身亡。變成沒爹沒孃孩子的孫殿英開始讀社會大學,三教九流都要接觸,一切都是為了生存,土匪和兵痞及流氓無賴都是他的朋友圈,有人有槍就有機會,孫殿英不斷的擴張自己的實力,開始在軍閥割據的場面裡遊刃有餘,亂世中出英雄,英雄組成了復仇者聯盟。

旗人要了孫殿英父親的性命,他發誓讓滿清死不安寧!

1928年孫殿英的機會到了,自己的部隊駐防清帝國東陵,孫殿英對窮奢極欲的慈禧老佛爺陪葬品垂涎三尺,於是開始醞釀盜墓筆記。欲蓋彌彰是必要的,軍事演習之名封鎖清東陵的區域,摸金校尉們開始打盜洞探明清東陵路線,為了避免走漏風聲,孫殿英收集了數千啞巴來盜墓施工,一切準備妥當,只等我黃道吉日開墓了。



孫殿英用大炮和炸藥炸開了清東陵大門,如狼似虎的士兵們瘋狂的中飽私囊國家的財富,數不清的珍寶,數不清的黃金白銀,數不清珍貴文物都是這些窮苦百姓出身的寒門子弟幾輩子難以看到的,如今可以據為己有,那是祖宗積下陰德。



清東陵被盜,滿清遺老遺少及遜位的清帝都向國民政府提出了強烈抗議,要求嚴懲盜墓罪犯。孫殿英似乎早有準備,淡然自若的開始進行危機公關,讓國民政府四大家族得到了滿足,讓地方實力派馮玉祥及閻錫山都得到了好處。

孫殿英心領神會,連忙從東陵贓物中挑選一批珍貴的,其中一柄九龍寶劍,劍面上嵌有九條金龍,劍柄上嵌有寶石,孫託戴笠送給了蔣介石;另一柄寶劍託戴笠送給了何應欽。乾隆頸項上的一串朝珠,有108顆,據說是代表十八羅漢,是無價之寶,那最大的硃紅色的兩顆,孫在天津時送給了戴笠;慈禧的枕頭是一個翡翠西瓜,孫託戴笠送給了宋子文;慈禧嘴裡含的一顆夜明珠最為珍貴,開是兩塊,合攏是一個圓球,分開透明無光,合攏則透出一道綠色的寒光,夜間在百步之內可照見頭髮,孫將這件寶物也託戴笠送給了宋美齡。孔祥熙和宋靄齡見後十分眼紅,孫便又挑選了兩串朝鞋上的寶石送去,才算了事。並將價值50萬元的黃金送給了閻錫山。



南京國民政府面對海內外巨大輿論壓力,不得不走形式將孫殿英旗下的師長拘傳到軍事法庭,孫殿英則極力為之辯護,通過各種關係潤滑,最後涉案人員都逃之夭夭了,既然犯罪嫌疑人都逃了,那麼接下來就是海捕文書追逃了,時間換來的是解脫出來的空間,孫殿英平安無事了。

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

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孫殿英擁有了清東陵第一桶金,可以招兵買馬投靠西北大咖馮玉祥,東北大咖張學良,山西實力派閻錫山,在中原大戰中投機倒把,做強做大。國民政府完成了形式的統一,作為雜牌軍的孫殿英始終無法融入中央軍編制,求人不如求己,通過黃金白銀開路,南京國民政府任命孫殿英為青海省主席可以節制西北陝甘邊區,可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西北的馬家軍可不願意拱手相讓自己地盤,於是發生三馬拒孫事件,馬步芳拿出了拼命精神,孫殿英不是對手,從此到處流浪在河北和河南。

抗日戰爭爆發了,孫殿英雖然是軍閥,但是也懂得民族大義,起兵積極抗日。攘外必先安內,從東北一路流亡到河北和陝西的少帥鬱郁不得志,他的下屬孫殿英也只能被迫放棄抵抗,不久經不起日軍的勸降,成為了漢奸。

日本人被打走了,一起重新開始,孫殿英及時轉換了門庭,投靠了蔣介石,有了國軍的牌牌,那就可以實至名歸的效命。解放戰爭在不得已中開始了,事情的進展順利,孫殿英在內戰中被俘了,最後在勞動改造中病逝了,臨終遺言:蔣介石逼我成為漢奸,這是我一生最大的悲哀,至於盜取清東陵,那是報家族仇,有何不可。


唐俊龍55398571


現在但凡提到孫殿英,和他聯繫在一起的都是東陵大盜。當年他藉著演習的名義,用炸藥炸開了清東陵。不僅將裡面的寶物洗劫一空,連慈禧的褲子都被扒去,乾隆皇帝的頭骨也被打碎。

▲配圖

該事件一出震驚全國,上層輿論一邊倒的要懲治孫殿英。畢竟當初為了讓清皇室退位,可是跟他們簽訂了優待清皇室的條約。如今還沒有幾年功夫,竟然連別人祖墳都給挖了。

溥儀帶著滿清遺老東奔西跑,先是收拾了清東陵的殘局,又四處求神告爺要嚴懲孫殿英。而下層人民認為這是給漢人長臉,甚至是大張旗鼓的吆喝。

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能使磨推鬼。

孫殿英盜掘清東陵一事事發後,他知道自己捅了多大的婁子。既然做了這麼大的事情,肯定需要有人來背鍋。孫殿英投靠蔣介石後被任命為軍長,他就把自己的第一師師長譚溫江推了出來。

▲配圖

但是明眼人一看都能知道,譚溫江只不過是個替罪羊,真正的主謀還是孫殿英。這個時候該怎麼辦?當然是趕緊用錢,把那些人的嘴給堵上。

在東陵的這批贓物當中,其中有一把九龍寶劍,劍身上雕刻有九條金龍,他託戴笠送給了蔣介石。而另一柄與其配對的寶劍,則是送給了何應欽。既然讓戴笠跑腿,肯定不能虧待他。他把乾隆朝珠上最珍貴的兩顆紅朝珠,在天津送給了他。(上面是從乾隆陪葬品選出)

慈禧有一個翡翠西瓜的枕頭,孫殿英託戴笠送給了宋子文。慈禧陪葬品中最珍貴的是嘴巴中的夜明珠,其可一分為二。分開是透明無光,合起來是則光芒大盛,孫殿英把它送給了宋美齡。當時孔祥熙和宋靄齡也想分一杯羹,孫殿英又送去若干寶石。同時為了自己前途著想,又送了50萬黃金給閻錫山。(慈禧陪葬品)


孫殿英把絕頂的一些寶貝送出去之後,才漸漸的把這件事情平息下來。而之前送給閻錫山的50萬黃金倒是起了作用,孫殿英靠著贓物招兵買馬,帶了兩萬多人投靠了閻錫山,馮玉祥。

中原大戰前夕,蔣介石一度勢弱,在這個過程中,孫殿英起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張學良從東北入關以後,中原大戰局勢迅速逆轉。中原大戰失敗後,孫殿英投靠了張學良。

抗日英雄——左右搖擺——中國漢奸

九一八事變之後,張學良選擇扔下東北跑路。日軍率領3萬人在1933年向熱河進軍,張學良想挽回自己聲勢,派遣孫殿英前去熱河馳援。

當時駐守熱河的是東北軍湯玉麟部和萬福麟,兩人一看張學良都跑了,自己幾乎沒抵抗也跟著跑了。 別看孫殿英之前偷盜的行為不怎麼樣,但是此次在赤峰一戰上表現的相當好。

▲配圖

他靠著僅有的幾千兵力,與日軍幾萬人在赤峰展開了長達7日的阻擊戰。最後又以游擊戰的形式,阻擋日軍十幾日。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也不失為一條漢子。

孫殿英最後雖然失敗,那是收編了湯玉麟的兩個騎兵旅,一個步兵團,一時間實力又壯大了起來。被馮玉祥所主持的抗日同盟軍所看重,準備拉攏他入夥。蔣介石為了破壞他們的聯盟,又派孫殿英前往西北。

但是當時西北被青海軍閥馬步青、馬步芳,寧夏軍閥馬鴻賓、馬鴻逵幾人守著。這四人老奸巨猾之輩,當然不願意孫殿英橫插一腳。於是聯合起來外拒孫殿英,才有了四馬拒孫的故事。

七七事變爆發之後,他又收編了大批從北平退下來的殘軍。等到退守到冀南山區的時候,麾下已經有了將近小萬人的規模。在戴笠的引薦下,他與蔣介石見面,被蔣介石任命為新編第五軍軍長。

▲七七事變

但是孫殿英為人並不怎麼樣,吃鍋裡面的還拉在鍋裡面。靠著龐炳勳避免了與國軍直系發生衝突,靠著副軍長邢肇棠與八路軍的關係,從這裡弄來服裝彈藥。在河北等地作戰時,又和日軍有著不清不楚的關係。總之是三面下注,各方討好。

日軍在1943年用20萬人進攻太行山,孫殿英部隊被四面包圍。只好投靠日軍,做起了“和平救國軍”,多次配合日軍作戰。並且還誘降了龐炳勳,兩人被日軍委以“第24集團軍”正副總司令。

投靠蔣介石——湯陰被捕——病死戰俘營

日本投降之後,孫殿英立刻投向了蔣介石。由於考慮到日後局面問題,就把他編進了新編第四路軍。後來他靠著國民黨的運輸線,倒買倒賣黃金大發橫財,同時更是不遺餘力的為蔣介石的內戰跑腿。


▲解放湯陰

1947年解放軍攻佔湯陰,孫殿英被捕後轉移到了河北戰俘營。剛來的時候每天都能聽到他大罵蔣介石,甚至是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但是沒過多久發現出獄無望,開始自暴自棄。由於其抗戰初期的表現,我軍還特別安排了一名士兵單獨照看。

但是由於其之前吸了幾十年鴉片,身體素質已經很差,再加上這麼多年東奔西跑。沒待久就患上了煙後痢,眼看人就要不行了。在1947年的秋天,大盜孫殿英病死在了戰俘營。

對於孫殿英的個人評價,用劉伯承的話來說:‘抗戰初期,不能說你們沒有貢獻,但是以後的一段,確實做得太不好了!


史之策


關於孫殿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縱橫認為了解孫殿英對整個民國時期的軍閥都能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尤其是軍閥間的那種複雜的行為作風

民國奇葩

要說民國裡面最奇葩的軍閥,非孫殿英莫屬了,儘管軍閥的出身各式各樣,包括張作霖等人還是馬匪出身,但是孫殿英就奇葩了,孫殿英早年算是街上的二混子,長大後行走江湖,並且加入了廟道會,後來還做到了會首的地步,其實就是那種神棍。

1922年孫殿英拉著他的道友當軍閥,獨立山頭,時而是土匪時而是軍閥,到第二次直奉大戰的時候,孫殿英藉機擴大隊伍,招兵買馬,不久被另一個惡貫滿盈的軍閥張宗昌收編,混了個師長,後來在直魯聯軍與馮玉祥的鬥爭中,孫殿英率部偷襲馮玉祥部,為張宗昌立了大功,孫殿英的部隊又擴充為軍。

隨著北伐軍勢如破竹,孫殿英在吃了幾個敗仗之後,乾脆就投靠了蔣介石以求自保,卑蔣介石委任為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

可以說,軍閥裡面有像孫殿英這樣的經歷的,也算一個奇葩了。

東陵大盜

被蔣介石收編之後,孫殿英自知不是蔣的嫡系,想要部隊有好的發展,自身腰桿子必須得硬,想要腰桿子硬,必須得有錢啊!當時馮玉祥在北京把溥儀驅逐出京,不知道搶了皇宮多少財寶,氣的孫殿英是牙癢癢啊!自己怎麼就沒有這樣的機會呢!

但是當孫殿英率軍走過清東陵的時候,孫殿英如夢初醒,皇宮裡面的財寶搶不到,但是地宮裡的可以啊!

於是孫殿英率部趕到清東陵附近,以軍事演習為名,趕走周邊的人,然後開始盜墓,孫殿英將清東陵裡面最有“貨”的兩座陵,一座是乾隆的裕陵,一座是慈禧的定陵,原本還打算盜康熙的墓,發現康熙墓裡面全是水,就放棄了。

針對自己盜清東陵這件事,孫殿英不遮不掩,敢於承擔,並且說,自己盜墓並不是為了財寶,而是為了反清,馮玉祥槍多兵多敢攆走溥儀,他孫殿英沒那個本事,也就敢挖一挖慈禧的墓。

當時由於受到民主的思想影響,很多人對清室都極為痛恨,因此,一部分人對孫殿英的做法雖然不贊同,但是也不太反對。

再加上孫殿英將所得的財寶拿出一部分送給國民黨的大員,其中有把九龍寶劍送給了蔣介石,還將慈禧嘴裡的那顆價值連城的夜明珠送給宋美齡等等,這才把事情壓下來。

抗日英豪

對於孫殿英來說,東陵大盜這個名字會伴隨他幾百年,已經成為專有名詞了,但是孫殿英的人生並沒有因此結束,反而是積極活躍在民國軍閥混戰中。

在中原大戰以及西北“四馬拒孫”戰役中,孫殿英在當時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尤其是在赤峰戰鬥中,孫殿英奉張學良的命令率領四十一軍由山西趕赴熱河,當時熱河的東北軍湯玉麟部與日軍一觸即潰,孫殿英部到達赤峰後與日軍展開激戰,阻擊日軍七晝夜,後退往頭溝門繼續與日寇作戰十餘日,最後雖敗猶榮啊!

當時輿論對孫殿英的評價極高!

在四馬拒孫後,孫殿英又遭到了蔣介石的打擊,後被宋哲元邀請至北平,給了他一個空銜,成為光桿司令了。

但是孫殿英的早年經歷,展示出孫殿英極強的組織能力,孫殿英大批收容北平潰退下來的士兵、警察和土匪,迅速拉起一支隊伍,後來蔣介石給了孫殿英一個暫編第五軍的番號,可以說又一次東山再起了。

最終結局

當時孫殿英所處環境極為複雜,在孫殿英看來不是中日之間的戰爭,而是多方勢力的角逐,孫殿英學閻錫山也玩起了兩面三刀,狡兔三窟的策略,暗地裡和日本人也有一定聯繫,後來孫殿英被日軍包圍,孫殿英率部投降,做起了漢奸。

1945年抗戰勝利,孫殿英又開始投靠蔣介石,1947年春被我軍俘獲。

我軍念及孫殿英在抗戰初期的表現,對於孫殿英很照顧,但是孫殿英屬於家雀那種性格,在戰俘營裡面根本生存不了,再加上孫殿英一直吸食鴉片身體健康條件比較差,沒過多久就病死了。

一代東陵大盜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軍旅生涯。


史論縱橫


孫殿英的下場是逍遙法外了二十多年,最終被生擒,最後病逝於戰犯收留所。大家覺得這種下場是好還是不好呢?肯定有人覺得好,有人覺得不好了。實際上幹了這種事情,能夠逍遙這麼久已經很幸運了,在那個戰亂的年代,和孫殿英有一樣經歷的人多了去了,他們都沒能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大名,而孫殿英正是因為盜了清東陵才被人們牢牢記住。

孫殿英在馬蘭峪附近剿匪,這個時候的孫殿英一直是缺少軍餉,馬蘭峪的附近正是清東陵,孫殿英便起了邪心,實際上古時候靠盜墓來發軍餉的人並不少,曹操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可是時代不同了,現在哪能大張旗鼓的盜墓呢,孫殿英便打出了軍事演習的旗號,直接將乾隆墓和慈禧墓給盜了個乾淨。

大多數人都知道孫殿英盜了慈禧的墓,其實他當時把乾隆的墓也給盜了。有趣的是當時清東陵還是有守陵人員的,全部被孫殿英給趕跑了。事情結束後滿人憤怒到了極點,全部跑去蔣那裡告狀要求嚴懲這個盜墓賊。孫殿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幾乎將慈禧那裡拿的所有寶貝都送了各種權貴,一些出名的寶貝,他也只能送出去,當然了保命要緊。

就這樣他一直是逍遙法外,甚至還加官進爵。可惜日本人投降之後他選錯了隊,最終被捉住,死在了牢中。那麼大家覺得他的下場如何呢?老實說還不錯,如果是別人,哪還有後來的瀟灑日子早就被殺了。

孫殿英在獄中關於盜墓一事也曾自辯過,他說滿清殺了他三代祖宗,不得不報仇,滿清的命已經沒了,他只能去革死人的命,自己對得起祖宗。這話的確屬實,因為他的祖上的確和清朝是有仇的只不過無論怎麼看,他盜墓都不是為了報仇。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1928年,孫殿英大肆盜掘清東陵。事發之後舉國憤慨。孫殿英利用向國民黨高層行賄、尋找替罪羊等手段最終免於追責。最終,在解放戰爭中孫淪為俘虜,最終死於戰俘收留所中

孫殿英出生於1889年,河南永城人。1928年投靠國民黨,任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1928年夏天,在河北馬蘭峪盜掘清東陵,包括乾隆皇帝的裕陵、慈禧太后的定陵。



1928年春,國民革命軍派出孫殿英部前往剿撫馬福田眾部。孫殿英得知馬福田準備盜掘東陵的消息,遂命令第八師師長譚溫江連夜率兵前往,趕跑了馬福田,並把東陵三十里內戒嚴。

乾隆時期正值盛世,而慈禧太后獨掌霸權,窮奢極欲,加之看到東陵地面設施富麗堂皇,孫殿英心便有了盜墓之心。

1928年夏,孫殿英部以軍事演習為名驅走守陵人員,封鎖關隘,實行戒嚴;同時打著裝運軍糧的幌子,從遵化縣弄來馬車30多輛。

通過一些列周密準備後,孫殿英石破驚天般完成了對慈禧定陵和乾隆裕陵的盜掘。

孫殿英炸開慈禧太后的定東陵,從金槨內棺盜竊了大量稀世珍寶。繼定陵之後,孫殿英再掘乾隆裕陵,得珍珠、翡翠、玉石、象牙、雕刻、字畫、書籤、寶劍等無數。據估計,孫殿英從定東陵、裕陵內盜得的寶物,至少價值2億5千萬兩白銀。而關於這批盜掘的文物,除了孫殿英私留、分給屬下外,還有售賣、上繳、賄賂、秘藏等去向。


孫殿英盜掘清東陵不久後事發,舉國震動。滿人率先對孫殿英發難,溥儀以及一些大清遺老上告蔣介石,要求嚴懲。而孫殿英卻坦然自若,通過對關鍵人物進行“打點”躲避了風浪,後又不斷加官進祿。

據傳,孫殿英精挑九龍寶劍託戴笠送給了蔣介石;另一柄寶劍託戴笠送給了何應欽;戴笠則是收了乾隆頸項108顆朝珠中最大的兩顆;慈禧陪葬枕頭翡翠西瓜送給了宋子文;慈禧嘴裡含的夜明珠送給了宋美齡;將價值50萬元的黃金送給了閻錫山。


最後,這起東陵盜案於1928年12月中旬由軍事法庭開庭調查,1929年4月20日方開庭預審,至6月8日終審。最終因案情盤根錯節,難以判決,不了了之。

之後的孫殿英平步青雲,提任安徽省主席、暫編第五軍軍長。直到1947年解放軍攻佔湯陰,孫殿英被俘。劉伯承接見了被俘的孫殿英,對孫殿英說:“抗戰初期,不能說你們沒有貢獻,但是以後的一段,確實做得太不好了!”同年秋天,孫殿英病逝於戰犯收留所。


百戲俑


下場挺慘!

話說孫殿英以演習為名盜了清東陵,將定洞陵、裕陵、景陵盜竊一空,可憐三位昔日的清帝國王者被毀壞遺骨,落得個死不安寧的下場。

事後,各大報紙紛紛發報譴責盜墓者,昔日的末代皇帝溥儀更是悲憤交加,聽聞是孫英所盜,恨不得食其肉、啖其血、寢其皮,併發誓要拿住孫賊,刀刀斬盡,片片誅絕,並畫了一幅《殺孫殿英》的畫。

孫殿英自然沒把溥儀放在眼中,要是怕的話就不盜你家祖宗墓。孫殿英當年在家務農時,就常懷野心,曾聲稱“要劫、劫皇綱;要睡、睡娘娘”。當了兵之後,更是驍勇善戰,屢建功勳。這次盜寶他自知會被輿論聲討,世人唾罵,但是既然事情已經幹了,也就要想法打通關係,讓自己渡過這次難關。

於是孫殿英上下打點,將所盜寶物挑選珍玩夷寶送給當權者,不但給蔣介石、宋美齡送東西,還給宋子文、戴笠等一眾大員全部送了一份厚禮。據說乾隆那口稀世珍寶龍泉寶劍就歸了戴笠,但是這口寶劍十分邪乎,誰拿了就不會有好運。

這一打點還真奏效了,居然在一段時間後,報紙也不報了,人們也不罵了,自己更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孫殿英用這些不義之財充當軍餉,本來盜墓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籌軍餉,沒錢誰跟你打仗賣命,這下不但迅速擴大隊伍,居然愈來愈發展壯大。

後來孫殿英輾轉幾個省市,還跟鬼子玩上了命。但是在1943年在河南地區與日軍激戰中,被日軍俘虜,孫殿英這小子心眼子活,沒有什麼鐵骨錚錚的脊樑,痛痛快快的投降了鬼子,甘心做漢奸,搖身一變,成了汪偽政權的“豫北剿共總司令”。

1945年日軍戰敗,全國各地捉拿漢奸法辦,本來以孫殿英做的孽完全可以給他來顆槍子。但是國民政府不但沒對他進行起訴,反倒赦免了他,對外宣稱他是打入日偽內部的臥底,是無間道,是“曲線救國”。這小子搖身一變,又成了忍辱負重的民族英雄。

到了1947年,內戰時期,孫殿英與劉鄧大軍展開激戰,但是被劉鄧大軍將其打得幾近全軍覆沒,孫殿英被解放軍抓獲。這下孫殿英心裡不踏實了,他以為會被槍斃,天天提心吊膽,但是我軍優待俘虜,並沒有難為他。孫殿英平日吸食大煙,這下沒有大煙讓其享受,使得他生不如死。雖然破例給他一些吸食,但是不能令其過癮。

沒了這口煙,活著還不如死了。就是47年這一年,孫殿英留下“我昔日做了很多壞事,對不住民眾……”的一番話後,於戰犯收容所病故,結束其戲劇般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