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業韓藍青:大家吃的藥背後很多時候都有我們的一份功勞 模式化基因動物領域的「隱形冠軍」|創新英雄

赛业韩蓝青:大家吃的药背后很多时候都有我们的一份功劳 模式化基因动物领域的“隐形冠军”|创新英雄

與人的基因高度相似的小老鼠作為實驗動物已有上百年曆史,作為當今世界上研究最詳盡的哺乳類實驗動物,繁殖快、飼養管理費用低的小老鼠,成為生物醫學研究中廣泛使用的實驗動物。

時間回到2006年,剛剛回國創辦賽業(廣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韓藍青,也許不會料到,12年後公司最大的業務是“為全世界科研人員做小老鼠的基因改造。”

將工程概念引入生物實驗室後,賽業生物把基因小鼠的成本降低了70%-80%,且“在ES打靶領域,基本上全球業務被我們壟斷了。”韓藍青自豪地說道。賽業生物已成為基因工程領域國際知名品牌,服務於包括哈佛、斯坦福大學以及輝瑞、默沙東等在內的全球上千家生物製藥企業和科研單位。

回國創業:

IT工程師 “轉戰”生物醫藥

赛业韩蓝青:大家吃的药背后很多时候都有我们的一份功劳 模式化基因动物领域的“隐形冠军”|创新英雄

1988年獲清華大學工程學士學位後,韓藍青便投身IT行業。與生命科學的結緣,要從1997年說起。這一年,他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NewmanBio-robotics實驗室做訪問學者,參與了新型生物共聚焦顯微鏡的研究。這段研究經歷讓他對生物技術及其應用產生了濃厚興趣。

與此同時,常常聽到回國創業的同學們談國內創業環境多麼好後,韓藍青也有了回國創業的想法。

2006年,參加廣州留交會後,韓藍青在廣州創辦賽業(廣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和大多數創業者一樣,初創業的韓藍青走了不少彎路。一開始業務方向不明確,很快,他投入的1000萬元啟動資金就花完了。2006年夏天,他花半個月時間寫好商業計劃書,去上海找投資,但因為研究領域太過生僻,卻鮮有人感興趣。“我當時才發現,這個領域完全靠投資是行不通的。”韓藍青決定自己找客戶,想辦法養活十多個人的團隊。

歷經苦苦摸索創業方向後,2011年,韓藍青將業務聚焦在實驗用基因動物的供應上。韓藍青解釋道,小老鼠作為實驗動物已有上百年曆史,小老鼠與人的基因高度相似,且小老鼠具有繁殖快、飼養管理費用低等優點,因此成為生物醫學研究中廣泛使用的實驗動物,也是當今世界上研究最詳盡的哺乳類實驗動物。這便意味著,研究人的基因可以用小老鼠作為替代。

造基因鼠:

創新ES打靶術 製作週期減半

“我們最大的業務就是為全世界的科研人員做小老鼠的基因改造。”韓藍青說,作為一名工科博士,他對行業的創新之處在於,把工程概念引入生物實驗室,把它變成流水線作業。大大提高了實驗效率,以前一根管子只能做一個實驗,現在一塊板子上能同時做96個實驗。

“把過去一個很昂貴的東西,變得平民化,成本至少降低了70%-80%。” 韓藍青自豪地說,七年前他剛進入這個行業時,做一個小鼠基因敲除要20多萬元,現在,同樣的技術只要七八萬元、甚至五六萬元。科研所需基因敲除鼠價格降了,帶動了科研人員進行相關的實驗的積極性,發表的文章也顯著增加。截至目前,使用賽業生物模式的科研論文已超2000篇,其中數十篇發表在《自然》《科學》等頂級刊物上。

韓藍青告訴記者,賽業生物在ES打靶構建基因敲除小鼠領域已經建立了行業的“金標準”。研發的TurboKnockout技術不僅具有傳統ES打靶技術成熟、修飾準確、效果穩定等優點,更使傳統ES打靶技術減少兩代繁育時間,製作週期從一年縮短至6個月。“在ES打靶領域,基本上全球業務都被我們壟斷了。”

目前賽業生物已成為國內乃至全球最大的科研用基因工程動物服務商和幹細胞供應商,服務全球上千家頂尖生命科學實驗室和跨國製藥公司。“全球排名前十的製藥企業,像默沙東、輝瑞,還有美國的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都是我們的客戶,哈佛用了我們十個以上的實驗室。”去年,單靠為製藥企業和科研機構提供基因小鼠,公司的銷售額就有1.5億元。

“隱形冠軍”:

常人不相識 藥“裡”都有它

基因打靶技術構建基因工程鼠的方案的好壞直接影響基因打靶的效果,一位熟練的科研人員設計一個方案需要一到兩個小時。賽業生物組織IT工程師,利用生物信息算法,藉助天河二號超算的運算能力,將這一過程智能化。簡而言之,有相關需求的研究者只需在基因打靶專家系統網站上輸入要敲除的基因信息,系統同時考慮數十種因素自動得到最優結果,整個過程不到半分鐘。

目前,這一網站已經免費提供給全球科研人員使用,並不斷增加新功能。韓藍青說,回國創業追求的不是賺多少錢,而是希望在某個領域做到世界第一,能造福人類。“如果把生物科技行業比喻成一個‘大金礦’,我們不是淘金者,而是為這些‘淘金者’遞鍬子、遞鏟子,為他們提供研究所需的工具和手段。”韓藍青打個比方說。

韓藍青說,很多行業都有“隱形冠軍”,而賽業生物就是模式化基因動物領域的“隱形冠軍”。“在這個領域裡做到了第一,不見得所有的人都會知道,但大家吃的藥,很多時候背後都有我們的一份功勞。”目前,賽業模式動物中心動物種群規模超過10萬隻,每年可構建基因敲除鼠模型600例、轉基因鼠模型6000例以上。賽業生物自主開發的國際首款在線載體設計工具VectorBuilder,依託這一工具可實現每年超過10萬個定製基因載體的生產能力。

韓藍青

先後獲得清華大學力學系學士學位、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學位、加拿大女王大學MBA,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進修一年。2006年回國創辦賽業(廣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長、總經理。2009年入選中組部“千人計劃”創業人才。2011年被認定為廣州市創新創業領軍人才;2012年被認定為“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2018年被認定為廣州市傑出人才。

研究方向

基因工程模式動物定製服務產業化

基因載體高通量構建產業化

創新感言

如今政府扶持的不少是獨角獸企業。但市場上有很多‘小而美’的公司,也有存在的價值。並不是每個公司都能成長為獨角獸企業,比如說國內高鐵上用的部分螺母,只能由日本的某個小公司生產。如果按獨角獸的標準,這種小公司可能沒有存在的必要。我們的創新環境要允許一些‘小而美’的公司存在。

鏈接

“1+4”人才政策

最高補3000萬元

在韓藍青創業過程中,獲得了來自廣州留學人員服務中心的多方面幫助。18年來,中心累積為10萬餘名海歸人才和高層次人才提供服務。負責廣州市高層次人才、廣州市“嶺南英傑工程”、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廣東特支計劃”傑出人才認定,併為兩院院士、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才、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提供服務。此外,廣州市先後推出“1+4”產業領軍人才政策、留學人員人才政策。入選廣州市創新創業領軍團隊,可獲得300萬元人才經費資助以及最高3000萬元的項目經費資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