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完成首例機器人脊柱手術,精準定位誤差不到1毫米!見過機器人做咖啡嗎?機器人咖啡師亮相倫敦|創新周報

广州完成首例机器人脊柱手术,精准定位误差不到1毫米!见过机器人做咖啡吗?机器人咖啡师亮相伦敦|创新周报

點擊收聽創新週報,下班路上可以聽聽喔~

頭條

廣東擬從十大領域遴選優秀科技項目

超97%醫生期待人工智能醫療的發展!

移動支付賦能 千年商都正加速步入智慧出行時代

廣州完成首例機器人脊柱手術 精準定位誤差不到1毫米

百餘臺機器人“上崗”揀貨

廣州大件事

嶺南V谷·廣州國際智能科技園開園

大學生創業大賽設300萬元創業扶持基金

黃埔打造多功能圖書館

國際搶先看

見過機器人做咖啡嗎?機器人咖啡師亮相倫敦

日本一餐廳融入虛擬現實:將用餐提升為六覺享受

頭條

廣東擬從十大領域遴選優秀科技項目

广州完成首例机器人脊柱手术,精准定位误差不到1毫米!见过机器人做咖啡吗?机器人咖啡师亮相伦敦|创新周报

近日從廣東省科技廳獲悉,該廳擬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重大儀器專項等重大科技計劃項目中,徵集一批符合廣東科技創新及產業發展重大需求的優秀項目,納入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及相關專項中予以資助,並提供相應政策支持和落地保障。

據瞭解,本次徵集的領域分十大領域,如新一代信息技術,包括計算與通信芯片、新一代通信與網絡、網絡信息安全、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科學與工程等。生物醫藥,包括精準醫學、幹細胞與再生醫學、新藥創制、中藥現代化、腦科學與腦機工程等。

廣東歡迎全國(含港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龍頭骨幹企業等在廣東省科技廳陽光政務平臺(網址:http://pro.gdstc.gov.cn)中註冊申報,或由第一牽頭單位填寫材料,並加蓋一級法人公章或科研主管部門(省部級單位內設)公章後郵寄至省科技廳。據悉,本次徵集的項目將納入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項目儲備庫。

超97%醫生期待人工智能醫療的發展!

广州完成首例机器人脊柱手术,精准定位误差不到1毫米!见过机器人做咖啡吗?机器人咖啡师亮相伦敦|创新周报

19日是首個“中國醫師節”,廣州市醫師協會青年醫師分會2018年年會在廣州舉行,現場廣州醫師協會發布對上百名醫生進行人工智能看法調查顯示,97%的醫生期待人工智能的發展,近八成的醫生表示已經感受到人工智能帶來的便捷,並希望人工智能“成為為人類提供幫助的工具”。

據悉,今年廣州市醫師協會青年醫師分會聯手聯通新時空、騰訊科技、科大訊飛等舉辦慶祝首個“中國醫師節”活動,今年的主題是“人工智能與我們的未來”,來自廣州及周邊地區400餘名青年醫師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議上,廣州市醫師協會發布了對上百名醫生的問卷調查顯示,超過99%的受訪醫生表示知道“人工智能”,但其中有91.6%的醫生表示“知道,但不是很瞭解”。97%醫生期待人工智能的發展,0.7%則持反對發展的態度;對於人工智能的角色,僅八成受調查醫生希望“成為為人類提供幫助的工具”,有兩成希望人工智能能夠“像人類一樣思考”,甚至是“超過人類”。

調查還顯示,近八成的醫生表示已經感受到人工智能帶來的便捷,超九成醫生認為醫院應該及時試用各種人工智能設備,表現人工智能在醫療中良好的發展前景。

移動支付賦能 千年商都正加速步入智慧出行時代

广州完成首例机器人脊柱手术,精准定位误差不到1毫米!见过机器人做咖啡吗?机器人咖啡师亮相伦敦|创新周报

“千年商都”廣州一直以愜意的生活享譽世界,尤其在擁抱“互聯網+”後,科技以技術之美、人性之光助力各傳統行業,使人們的日常生活變得更為美好,看移動支付如何讓出行變得更便捷。

得益於支付寶等移動支付巨頭相繼攜手廣州大出行體系,羊城的智慧出行時代已經在加速來臨。除了公交,在廣州地鐵,目前市民乘坐地鐵時可以用支付寶付款。而伴隨整個公共交通體系逐步納入移動支付,其實比移動支付更大的故事也已經加速展開。因為,移動支付大數據介入後,一個城市利用乘車大數據優化調度車輛系統成為了可能。

基於離線二維碼的技術,支付寶還進一步設計了“電子公交卡”,把傳統的公交卡進行虛擬化,這樣,公交公司提升了收銀效率,避免了假幣問題;卡通公司藉此實現了信息化和移動互聯網化,從以前的“認卡不認人”到“一卡一人”,讓後續的數據化運營成為可能。

“在全面數據化的前提下,坐公交車的體驗有望跟自己開車一樣方便。人們可以像打網約車一樣‘打’公交車,只不過網約車是2-3個人拼車,公交車是20-30人拼車。乘車的時間也將大幅度縮短,這種理想的‘定製公交’達到了效率和環保的統一。乘客可以以購買乘車月卡的形式預訂座位,保證1人1座。”這是螞蟻金服給記者描繪的廣州智能公交的前景。

廣州完成首例機器人脊柱手術 精準定位誤差不到1毫米

广州完成首例机器人脊柱手术,精准定位误差不到1毫米!见过机器人做咖啡吗?机器人咖啡师亮相伦敦|创新周报

“好,置入下一枚克氏針……”手術床旁,一臺手術機器人正在有條不紊地操作。約兩小時過去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沈慧勇團隊實施的廣州首例骨科脊柱機器人手術順利結束。據悉,這臺手術機器人不僅能規劃釘道,還能代替醫生給病人的脊柱“打釘子”,填補了國內脊柱手術機器人的空白。“涉及置釘的脊柱外科手術要解決三大難題,即顯露視野侷限相對差、手工置釘的精度較低和不穩定、各地技術水平不平衡”。沈慧勇教授介紹,“歐博士”可實現實際進針過程中的精準定位,與規劃方案誤差在1mm之內。

“歐博士”有導航功能,能自主置入定位針,同時能在術中進行實時監視、破壁保護,在國內外均屬首創。手術過程中,當“歐博士”將定位針置入至椎弓根後,醫生可沿著定位針擴孔和擰入螺釘。該院骨科教授黃霖特別提到,自主置入定位針,意味著可大大減輕醫生的勞動強度,減少人為誤差產生的機會。破壁保護是“歐博士”的又一“亮點”。臨床醫生最不願意遇到的情況是,克氏針穿透對側的骨皮質,對患者的中樞神經或血管造成傷害。“歐博士”能對置針過程進行動態監控,將實時的壓力和骨鑽轉速等多個參數反饋給醫生,它能對置針過程進行動態監控,參數一旦超出閾值,就會立即自動啟動破壁保護,保護患者的神經和血管,這一保護機制對置針過程中保障手術安全相當重要。

截至目前,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骨外科智能機器人已經輔助完成7例手術,病人術後情況良好。

專家介紹,擅長軟組織手術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在面世後取得長足發展,不過跟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不太一樣,這臺骨科手術機器人名為“歐博士”,專治“硬骨頭”,是硬組織手術機器人的代表。沈慧勇透露,“歐博士”骨科手術機器人是為了解決手術精度和安全問題而研發的,是骨科學、影像學、計算機科學、系統控制、導航定位等多學科結合的產物。目前,在關節置換、脊柱和創傷骨科等領域,骨科手術機器人的研發應用均大有進步。“以‘歐博士’為例,它能替代醫生的雙手,醫生打釘子不一定能打到最佳位置,但機器人在這點上有優勢。”黃霖說。

百餘臺機器人“上崗”揀貨

广州完成首例机器人脊柱手术,精准定位误差不到1毫米!见过机器人做咖啡吗?机器人咖啡师亮相伦敦|创新周报

近日,國美正式宣佈在天津與廣州兩地同時開啟AGV(自動導引運輸車)機器人倉的運營使用,以更高效、更智能的技術提升物流運行效率,改善用戶體驗。

目前,天津和廣州兩地的國美AGV機器人倉共配備了百餘臺智能機器人,各在3000平方米的場地內揀選數萬件商品庫存。從正式投入使用後的整體效率來看,機器人的揀貨效率平均比人工提升近270%,作業時間整體縮短近30%。

傳統的物流倉儲揀貨模式被俗稱為“人找貨”,對於分揀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熟練度要求很高。而智能機器人的投入使用將揀貨模式轉變為“貨找人”,機器人根據程序指令搬運貨架到指定地點,工作人員僅需協助解決突發情況和日常維護即可。

國美安迅物流該項目負責人表示,上線後的統計數據顯示,AGV機器人倉的機器人揀選效率平均為360件/時,且揀選準確率達到99.99%。從接收訂單到揀貨出庫,用時不超過6分鐘。

廣州大件事

嶺南V谷·廣州國際智能科技園開園

广州完成首例机器人脊柱手术,精准定位误差不到1毫米!见过机器人做咖啡吗?机器人咖啡师亮相伦敦|创新周报

8月18日,作為廣州市和荔灣區的重點項目,嶺南V谷科技園開園。這也是荔灣區建設的首批IAB產業示範園區,其將堅持“產業集聚、科技服務、平臺模式”的產業服務理念,融合科技金融、創新創業、技術支撐、海外拓展、綜合服務五大平臺,以綜合性商業、酒店、創意複式空間等為載體,打造“互聯網+”新概念智慧產業園。

作為荔灣區最大的產業園區,嶺南V谷科技園建面53萬平方米,擁有1.5公里一線江景,整體規劃有企業總部大廈、新三板大廈、創意複式空間、精品主題商務酒店、濱江風情商業街等全新的園區生態系統。當天,廣鋼集團還啟動智慧V谷園區系統,荔灣區政務服務中心、荔灣區人才服務中心、荔灣區圖書館、中南街黨群服務站等政府公共服務平臺成功落戶,綠瘦集團、遠大集團、虹雨照明、同益空氣能等知名企業簽署意向入駐嶺南V谷。

大學生創業大賽設300萬元創業扶持基金

广州完成首例机器人脊柱手术,精准定位误差不到1毫米!见过机器人做咖啡吗?机器人咖啡师亮相伦敦|创新周报

20日,2018年“贏在廣州”第七屆大學生創業大賽“特訓營+論壇”活動在番禺節能科技園拉開帷幕,創業大賽團隊組46強選手參加開營儀式。本屆大賽共設置金獎4名、銀獎8名、銅獎10名以及優勝獎若干,並頒發總額高達300萬的創業扶持資金。此外,對於獲獎後2年內在廣州地區落地創辦企業的創業項目,還可申請最高額度為20萬元的優秀創業項目資助。

據介紹,第七屆“贏在廣州”大學生創業大賽自今年4月份啟動以來,得到省內和港澳臺地區高校的積極響應,學生參賽熱情高漲,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技術師範學院等103所高校成功舉辦校園選拔賽,海選項目將近8000個。此前,經過大賽執委會組織109名專家評委從項目的整體情況、市場、營銷、財務、創新性等方面,對入圍複賽的456個團隊組項目和129個企業組初創企業進行網上評審,最終確定入圍決賽的團隊組46強和企業組22強名單。

據悉,入圍決賽項目都是當前大學生創業比較集中的領域,大部分涉及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教育、本地生活、醫療健康、文化娛樂等行業,結合VR交互、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當下熱點技術,致力於為同學們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痛點提供解決方案。晉級決賽的“企業組”涉項目涉及生物技術、農業技術、環保、教育、餐飲等行業。

黃埔打造多功能圖書館

广州完成首例机器人脊柱手术,精准定位误差不到1毫米!见过机器人做咖啡吗?机器人咖啡师亮相伦敦|创新周报

習近平總書記倡導“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廣州市黃埔區隨著總部經濟區、孵化器、加速器等園區建設的不斷加速,企業紛紛進駐,員工日漸增多,對閱讀等文化需求也越來越大。由黃埔區圖書館、聯和街、開發區金控集團共同打造的黃埔區圖書館創新基地分館暨聯和街、開發區金控黨群服務中心,集“理論宣傳、圖書閱覽、教育培訓、黨群活動、企業接待、創客空間”等多功能於一體,啟用以來受到企業的熱烈歡迎。

為滿足人才需求,黃埔區高標準設計創新基地圖書分館,按照“打造高質量高規格人才活動場所”的要求,設置休閒大廳、現磨咖啡吧、黨群服務中心、閱覽區等功能區,構建集閱讀、活動、休閒於一體的文化活動場所,並通過加設樓板、加建外飄陽光房、採用鋼結構等措施,將場地面積拓寬到600平方米,豐富人才活動空間。

同時,通過“資源+服務”的形式,融合黃埔區圖書館網站、黃埔文化雲平臺、微信等信息平臺,構成電腦終端、移動終端“一體三式”的線上服務,使讀者免費享受來自廣州圖書館、廣州少兒圖書館、各區圖書館近40個數據庫的海量資源。設置自助辦證機、自助借還書系統,實施線下優質資源配送服務,與黃埔區圖書館總館實現互聯互通、實時監控、遠程管理,提高自助化、便利化水平。

圖書館位於科學城創新基地E區,佔地面積600平方米,現有藏書15000餘冊。自5月建成以來,已吸引基地內40多家企業來館開展活動,接待各級參觀700多人次。館內設置的“習近平書櫃”更是成為黃埔區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載體。

國際搶先看

見過機器人做咖啡嗎?機器人咖啡師亮相倫敦

广州完成首例机器人脊柱手术,精准定位误差不到1毫米!见过机器人做咖啡吗?机器人咖啡师亮相伦敦|创新周报

當地時間2018年8月23日,英國倫敦,一款名為YuMi的雙臂機器人亮相牛津街。YuMi能做到取杯、開啟咖啡機研磨、接好咖啡後加入牛奶拉花,隨後用可可粉在杯中灑出裝飾花紋,最後端到人們面前。

據瞭解,YuMi是ABB推出的一款機器人,可以真正實現人機協作。其具有協同式雙臂,配有突破性功能,YuMi將小件裝配等自動化帶入一個全新時代,其靈活的雙臂,以軟性材料包裹,並配備創新的力傳感技術及最先進的軟件控制系統。

日本一餐廳融入虛擬現實:將用餐提升為六覺享受

广州完成首例机器人脊柱手术,精准定位误差不到1毫米!见过机器人做咖啡吗?机器人咖啡师亮相伦敦|创新周报

當地時間2018年8月16日,日本東京,餐廳只能提供味覺服務?日本餐廳TREE by NAKED yoyogi park打造VR技術“幻視”餐廳,虛擬現實手段讓食客們彷彿置身於異國他鄉,搭配光雕投影、感應、照明、煙霧、香氣以及音樂,將用餐提升為六覺享受,讓料理插上科技藝術的翅膀。

广州完成首例机器人脊柱手术,精准定位误差不到1毫米!见过机器人做咖啡吗?机器人咖啡师亮相伦敦|创新周报

2019年科技創新項目(第二批)申報指南:指南|解讀(指南及附件請在公眾號首頁點擊創政策—第二批申報指南)

高層次人才認定:解讀|答疑(直接申報請在公眾號首頁菜單欄點擊創政策-高層次人才認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