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派駐ofo高管已開始集體休假,疑似和ofo決裂,你怎麼看?

又是一起資本本性難移的經典案例。

資本的本性就是追逐利潤,有利可圖就蜂擁而上,無利可圖就“集體撤退”。這是索羅斯做空東南亞的最重要的手段。

滴滴派駐ofo高管已開始集體休假,疑似和ofo決裂,你怎麼看?

滴滴作為靠資本累積起來的公司,說實話,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來進行規模擴張。而滴滴投資ofo,當了資本方的“二傳手”本身就是笑話。

眾所周知的是,滴滴在合併快的、兼併優步中國之後,成為了沒有競爭對手的“孤寡老人”了,在割韭菜之後,顯然覺得這個行業很無趣,沒人給他玩下去了。

那怎麼辦?折騰唄,繼續折騰唄。在有一定量的資金池裡,隨意撈出一點,大顯資本大佬資派,想通過規模擴張來繼續續講故事。

滴滴派駐ofo高管已開始集體休假,疑似和ofo決裂,你怎麼看?

這也從另一個層面看到滴滴的後頸不足,靠技術創新和用戶增長等縱向發展沒有了新的區間,就開始靠橫向擴充來續說資本故事。

而ofo與滴滴一樣都是屬於“共享資本”的菜籃子,自然有一定的空間。再說,與摩拜形成半合作式的競爭關係,有朝一日必定合併。在合併中,滴滴自然可以分得一杯羹。

而從目前的趨勢來看,ofo和摩拜合併幾乎成定局。那滴滴還不加緊對ofo的控制嗎?不掌握更多的話語權嗎?顯然滴滴是要當老大的角色。

滴滴派駐ofo高管已開始集體休假,疑似和ofo決裂,你怎麼看?

但是,ofo也可可能看到了苗頭,出現矛盾是在所難免的。不過這樣的“休假式”爭奪話語權,說明一個問題:資本的力量可能更有殺傷力。

而且,摩拜這邊也是虎視眈眈,誰知道里面的彎彎繞繞有多複雜?但無論如何,ofo都可能陷入了比較被動的局面,可能面臨著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

但筆者認為,這只不過是“打了一個噴嚏而已”,最終各方都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妥協,資本回轉才是硬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