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也有退休金的可能性有多大?

事後說


農民有退休金根本沒有可能性。

農民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聯產承包之後,交糧納稅、栽種果樹要交農林特產稅、還有教育附加費。農民種的糧食養活了城裡人,農民功不可沒,如今這些人已經老了。


農民都參加了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年滿60週歲的今年起每月可以領取85元的基本養老金。還誤認為養老金就是退休金。其實這養老金是不同於退休金的。這是因為養老金不需要繳費,而退休金要由參保人員的單位代扣代繳,一部分交給國家,一部分存入個人賬戶,而且領取方式也不同。


也有專家說了農民是不能有退休金的,其一農民的收入與土地掛鉤,無法實行量化考核,其二農村老齡化嚴重,國家資金存在很大的缺口,其三國家每年給農民發放了種地等補貼,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不足。

退休金屬於社會資源,而這個資源很有限,有一部分人多佔了,勢必另一部分人就要少得或不得,就像現在的扶貧一樣,貧困戶佔有那些資源,非貧困戶就佔不了那個,所以要給幾億農民全部無償地發退休金,這是不可能的。只能是農民的一種美景和奢望。


提神只為自己


雖然很想讓父母都能夠擁有退休金,但實際上農村的退休金就是新農合,每個月領取上百元的補貼。這筆錢想要保證生活開支還是比較難的,或許在藥店買幾盒藥就花光了。但城市的老人平均退休金為2500元,大多數老人的退休金都在3000元以上。可見農民是有多麼寒酸!


很多農民七八十歲了,身體只要健康還會種田,揹著藥桶下田打藥,這種現象在農村太普遍了。畢竟現在農村年輕人不種地了,青壯年去城市裡打工了,種地的負擔落在60歲以上老人的身上。這些老人為什麼國家不重點關注呢?要知道這群老人對國家的建設不比那些工人少。 在過去農村人交納公糧、開河建壩、水電修建、道路修建等等,這些可都是義務的,沒有一分錢保障。

那時候農民交納公糧後冬天 吃飯都成了難題,但就算是這樣還是默默奉獻,讓城市的工人能夠有口糧吃。其實我國過去不管是工人還是農民都沒有交納養老金的說法,但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時候,農民卻成了被忽略的一群人。



現在的新農合雖然對那些老人免費提供上百元每月的補貼,但這筆錢顯然是不夠看的,這也不是退休金。國家應該給農民提高最低生活待遇,讓 農民享受到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以我國現在的財力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每個月500元以上完全可以讓農民的生活質量提高。

我國的土地是屬於村集體所有,農民只是一個打工者,既然農民交納農業稅,只有土地的所有權,為什麼不能擁有退休金呢?國家應該為農民考慮一下 ,不要讓這些已經70歲以上的老人寒心!


三農圈子


在回答問題之前也來弄清楚什麼是退休金?

退休金,是企業或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後支付的酬勞的一部分。一直以來,退休金制度實行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職工的勞動積極性,使其老有所依,維護社會安定和提高企業效益。一般來說,沒有實現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以及企業退休人員都按月領到相應的待遇。養老保險制度實施以後,企業、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只有參加社會養老保險並按規定繳納15年以上的養老保險費,並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以後,才能根據自己時繳費年限、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等數據,按月領退休待遇,而且巳不叫退休金,叫做養老金了。

現在再來國答問題:農民也有退休金的可能性有多大?

農村養老問題巳經成了近年來人們最關注的問題。從2011年國家實施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以後,凡是年滿60週歲的農民都能夠每月領取到55元的蔗礎養老金,在經歷了8年的不斷調整和完善之後,2018年國家巳將農村的基礎養老金上調到了88元。

另外,由於城市規劃或基礎設施建設而失去土地的農民,都根據失地比例由國家按照城鎮居民的標準繳納了養老保險,到了60週歲後可以按月領取到一份養老金。但不管怎麼說,農民所領取的養老金與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所領取的基本養老金相差太大了,所以嚴格地說,農民現在領取的根本不是什麼退休金,只能算是基礎養老金。

於是,很多農民都在想,也在問,我們農民為什麼沒有退休金?

關於農民為什麼沒有退休金,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農村老齡人口眾多,大筆資金從哪裡來。據統計,目前全國老齡人口巳突破2億,其中65%屬於農村人口。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迅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但是面對這麼龐大的農村老齡人口數字,農村養老資金叢哪裡來?

2、農民和土地掛鉤,難以考核量化。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可根據規定承包土地,原則上是自負盈虧。農民是和土地直接掛鉤,雖然都紂出了辛苦勞動,但無法進行勞動額度的量化考核,因此沒有退休的說法。而企事業職工屬於僱傭關係,他們的收益和付出的勞動額度以及創造的利潤有數據可依,可根據考核標準給予不同水平的退休金。

3、各類補貼彌補退休金空位。2002年,農村實行費稅改革,農村長期存在的“三提五統"成為歷史。2006年,農村全面取消農業稅,大大提高和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除此之外,農村享受到一系列的補貼和扶持,各類種糧補貼、國家臨儲政策、獨有的耕地和宅基地的經營使用權,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農民的利益。

為了解決農村老人養老問題,農村實行了新農保,6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可以每個月獲得相應的基礎養老金;7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可以領取高齡津貼;農民承包的土地可以有償流轉,也可以入股分紅;失地農民可以領取失地補貼,等等。這一切極大程度緩解了農村養老壓力。

綜上所述,在短期內給農民發放退休金不大現實。而按照現行的農村養老政策,推行多元化的農村養老模式勢在必行,建立農村養老集中居住區,全方位構建農村養老體系,促進農村養老產業的發展,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全更優的養老服務,這才是解決農民養老問題的必由之路。


葉公來幫忙


農民現在就有退休金啊,只不過有點少。

你應該知道新農保吧?那就是農民繳納的社保,現在已經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合併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了。

它每年繳費一次,你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繳費檔次。檔次從200到2000元不等。

等到年滿60週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時候就可以辦理養老金領取手續了。

在新農保實施之前已年滿60週歲的農村老人可以直接領取養老金,就是每個月發放百十塊錢。

但是,由於繳費較低,領取的養老金確實有點少,不夠用。

我也是農業戶口,我覺得作為農民,我們更希望的是能夠享受和企業職工一樣的退休待遇。

畢竟老一輩的農民在公社也為國家建設出了很大的力。可是社會保險實施後,農民卻是沒有視同繳費年限的,當時也沒辦法為自己繳納社險,老了以後只有百十塊錢的養老金確實不夠用。而還沒退休的農民看到這種情況心中難免有對今後生活的擔心和憂慮。

希望以後會有新的政策吧。

希望對你有幫助,歡迎大家關注和點贊。


風格0182


農民現在就有退休金呵,也叫養老保險,已執行七八年了,最初超過60歲的老人,每月可以得到55元,現在漲到90元以上,超80歲到民政局每月再加30元,超100歲,再加錢!當然大城市農民更高,可能是三四百元。


給農民發退休金,這是歷史的進步!儘管少,那麼是一分錢,都是破天荒的巨大成績,因為基數太大,意義非凡!

隨著國家的富裕,農民養老金肯定會越來越高!有人說國家何不給退休農民每月發養老金1000元?那麼,這錢咋來?讓你做個縣令你能馬上實現嗎?咱還要過日子,做長遠打算!
賴青的菜陰蚊這些蚊蟲天天在耳邊嗡嗡作響,我們還需買個蠅拍,把它們拍死!


苗萬平談情感


農民退休金的問題,暫時雖然說民間呼籲聲很大,但官方層面還沒有什麼消息。國家為了農民老有所養,推出的農村養老金政策力度到是越來越大,六十歲前如果每年交夠一定數額的養老金,交夠十五年,也可以補交,到六十歲以後就可以每月領到一定數額的養老金。2018年出臺的政策是如果能夠60000~90000萬(根據各地的具體經濟條件而定),六十歲以後就能每月領到1300元的養老金。

所以我認為農民也有退休金的可能性在近期內最起碼在10年之內是不現實的,更大的可能性是國家不斷地加大基礎養老金的投入基數,從國家財政拿出一部分資金來,對農民養老金進行補充增大養老金的基數,使農民朋友能夠分享國家富裕的紅利。


冬青裡的駱駝草


退休金,一般大家也理解為養老金。多數人認為養老金企業退休職工領取的待遇。

實際上根據我們國家的規定,退休金原意是指退出工作崗位後,有用人單位發放的相應待遇。一般來說,沒有實現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以及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之前的企業離退休人員等等。

養老金實際上是隻有我們養老保險基金,給參保人員發放的待遇。社會保險法規定,參保人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後,繳費累計滿15年,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待遇。現在多數人領的是養老金了。

但是我們國家養老保險制度有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兩種。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現在覆蓋人口高達5億多人,而職工養老保險覆蓋人口只有4億多。



目前有職工養老保險退休人員1億多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退休人員1.56億人。

從一定意義上說,所有農民參加了農保的人,都有相應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金待遇。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叫養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兩部分基礎養老金待遇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待遇。

基礎養老金待遇是由政府全額補貼,因各地政府財力不同而不同。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個人賬戶餘額除以139個月。國家規定60歲退休的養老保險計發月數是139。

基礎養老金目前北京市是710元,上海市是930元,福建省和山東省只有118元,天津市是295元,陝西省136元。

國家從2018年1月1日起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最低基礎養老金是88元,原先是70元。

實際上我們普通職工參加養老保險的待遇,也是有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


不過基礎養老金是跟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掛鉤,最低大約12%的社會平均工資。

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計算方法一致。

兩種保險,正常來說個人交納的錢會全部進入個人賬戶。但是靈活就業人員要將企業承擔的錢一塊兒負擔,所以靈活就業人員負擔很重。

像北京,上海等地,基礎養老金跟12%的社會平均工資差距並不太大了,甚至上海還是超出。

所以,在這些地區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也相當於跟交納15年的職工養老保險一樣待遇了。當然,前提是個人賬戶養老金相同。

2018年3月份人社部下發了關於建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增長機制的意見,要求各地建立並完善相應的制度,重點向繳費年限長的人員和65歲以上老年人傾斜。

因此,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就是我們農民的養老金待遇了。


暖心人社


農民也有退休金的可能性有多大?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1173211585015796349, "vid": "v02004cc0000bcqsgam4tqbpm7munq2g\

查悅社保APP


如果農村農民有退休金,那麼農民和城市居民就沒區別了。城市退休人員生活在天,我們農民生活在地,他們吃穿住很講究,吃好的住寬廠又高上的,穿著時髦的,農民在未來能解決溫飽,也是要謝天謝地。

農民做任何事都必須自掏腰包,小病不會上醫院,大病去醫院醫不起,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最後醫生給你一個終端結論,癌症晚期,回去料理後事,幾十萬債務讓子女們頭上一頂,叫子女們何年何月都還不起。這是醫改給農民兄弟姐妹們帶來的弊端,醫改富了醫生,養活了無數的醫務人員及其家屬人員。

人比人氣死人,村上二個靠退休工資生活的人,真是幸福快活得不得了,一個是農科站退休66歲,每月退休工資在九千多一點。另一個退休老師,每月退休工資近八千,按照他們倆人全年的退休金,在農村夫妻倆靠種地省吃儉用要十年或許更長。

所以農民心裡苦,也迫切希望政府會幫農民解決後顧之憂!





勞動致富50579730299


如果自己不主動繳費的話,白白領取退休金的概率為零。

首先得糾正一下題主的觀點,目前農村60歲以上老人領取的是養老金,並非是退休金,退休金一般值得是有正式工作的人在退休後才能每個月領取退休金。


農民領取到的是養老金。

養老金沒有特殊的門檻限制,60歲以上的老人都能領取,交的越多,以後能領取的也就越多,不過要和退休金比起來,恐怕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退休金動輒上千元,然而農民的養老金一般就幾十元或者幾百元。

別人退休金拿的多自然有道理,畢竟工作多年,每個月都要按時繳納五險一金,常年累積下來,數額非常大。



因此對於別人能領取到高額的退休金,也沒必要羨慕嫉妒,那都是年輕的時候花錢買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