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有一種美劇,我們稱為「衍生劇」。

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藉助前劇的影響力輕鬆獲取知名度。

但早前的衍生劇,通常逃不出狗尾續貂四個字。

比如《老友記》的衍生劇《喬伊》,《實習醫生格雷》的衍生劇《私人診所》,《吸血鬼日記》的衍生劇《初代吸血鬼》……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這種的例子還有很多,估計劇迷已經屢見不鮮了。

而最近幾年,衍生劇卻煥發出了新的光彩。

《生活大爆炸》的衍生劇《小謝爾頓》,玩出了青少年成長溫情喜劇的新路線;《傲骨賢妻》的衍生劇《傲骨之戰》,更是豆瓣評分高達9.5,堪稱近年最佳女性劇集。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不過,近年最精彩的衍生劇,還是它——

《風騷律師》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聊這部劇前,先提一嘴其母劇——《絕命毒師》

《絕命毒師》,豆瓣部部9分往上,MTC99分,爛番茄96%新鮮度,常年佔據各種美劇榜單前三。

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真·神劇。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作為《毒師》的衍生劇,《風騷律師》由《毒師》原版人馬打造。

同時,其也不負眾望,保住了“絕命系”的招牌。

前三季豆瓣評分高達9.3、9.4、9.6,爛番茄也有97%的新鮮度。

和《毒師》一樣,《律師》也是中美觀眾共同蓋棺認證的

真·神劇

可以說,自從2008年《毒師》開播的這十年,“絕命系”在各類劇集裡獨領風騷。

而等了一年多,《律師》第四季終於來了,豆瓣直接飆到了9.7分。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部劇的魅力所在。

本劇主角,《毒師》裡主角老白的御用律師——

索爾·古德曼

他是老白的最佳輔助,黑白通吃,神通廣大。

洗錢、跑路、買店鋪、做偽證、假證……樣樣拿手。

而其實,他最開始不叫索爾·古德曼,而是叫吉米

《律師》這部劇,就將展示吉米一步步轉變為索爾·古德曼的全過程。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吉米年輕時整天偷摸拐騙,被人稱呼為“滑頭吉米”

從父親開的小店裡偷錢;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夥同狐朋狗友上演仙人跳;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甚至,他還一度鋃鐺入獄。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好在,有自己哥哥查克的幫助,傑米很快出獄了。

出獄後,他痛定思痛,決定改邪歸正,成為一個律師。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然而,吉米的律師之路卻艱辛異常。

這些艱辛,不是來自於考證/口才之類的事情。

他是個聰明而且肯努力的人。

吉米成為律師的最大阻力,來自於把他從監獄裡撈出來的,自己的親哥哥查克

查克是一個名校畢業,功成名就的大律師。

在他心裡,吉米永遠是那個滑頭。

他想靠耍聰明走捷徑,成為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律師,是可笑的。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當然,除了索爾,《毒師》裡很多熟臉都出現在這部劇裡。

麥克,《毒師》裡戰力最強的存在。

他曾是一名警察,如今是經驗老道,深不可測的殺手。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麥克的兒子也曾是警察。

不過,他卻因不願和其他黑警同流合汙,被他們打死了。

麥克查出兇手,以暴制暴,替兒子報了仇。

隨後,為了照顧兒媳和小孫女,他開始遊走在法律之外掙錢養家。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毒師》裡的大毒梟葛斯·福林——炸雞叔,也在第三季裡迴歸了。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看過《毒師》的觀眾,應該都不會忘記炸雞叔的這一幕——

第四季中,炸雞叔被炸掉一半臉,將死之時還處事不驚地整了整領帶。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夠狠。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去年,炸雞叔在第三季的迴歸,可以說是一大驚喜。

而如果把《律師》第二季每集片名的首字母排列起來,就能拼出「Fring's Back」。

也就是炸雞叔回來了。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這樣精心設計的細節,劇中還有很多。

比如這部劇四季的海報,幾乎完美的展現了吉米的心路歷程。

前兩季,吉米對於成為正經律師還抱有幻想,海報色調還鮮明,不過這條路,已經從平地變成了斜坡。

第三季,海報色調變暗,預示吉米要開始黑白通吃;到了第四季,海報上吉米徹底黑化,只剩一個假笑面具來偽裝自己。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同時,本劇的攝影打光構圖,讓人印象相當深刻。

可以說是秒殺一切的,教科書級別的存在。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當然,這部劇最吸引人的還是其對情感與人性的刻畫之深

第四季第一集,吉米聽到一個噩耗,自己親哥哥查克自殺去世了。

吉米獨自一人站在查克被燒焦的房子外,泫然欲泣。

回到家後,他喝著酒枯坐了一整晚。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第二天,查克律所的合夥人霍華德來到了吉米家對他坦白——

他覺得,查克的自殺,是因為自己狠心把他逼出律所。

吉米聽及此言,立馬說到:

霍華德,我想這就是你需要揹負的罪孽了。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隨後,吉米彷彿如釋重負。

他瞬間忘記了查克之死,悲傷全部消失。

吉米走到魚缸前開始喂金魚,甚至吹著口哨開起了玩笑。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而其實真正把查克逼到死路的,是吉米自己。

第三季時,吉米向外界爆出了查克的精神問題。

這導致查克的保險費暴漲,同時也導致了查克的尊嚴掃地。

而吉米這樣做的原因,卻又是因為查克對他律師夢的步步打壓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在吉米爆料之前,他被自己的親哥哥查克告上了法庭。

自己好不容易開起的律所,要因此多交150%的從業保險費,差點沒關門。

而在此之前,即使兄弟兩人交惡不斷,吉米依舊對查克維繫著親情。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所以,查剋死後,我們在吉米身上看到了悲傷與懊悔,也看到了喜悅與狡黠。

而這每一樣情感,都是真實的。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同時,這部劇不僅情感是複雜的,道德上同樣如此。

第一季中,吉米不小心向一個小毒梟透露了一件事——某政府官員貪汙了150萬美元。

毒梟聽聞此事,便預謀搶劫這個官員,並且威脅吉米,如果說出去就殺了他。

吉米一方面良心不安,卻又怕暴露自己。

糾結許久,他還是在午夜驅車到了一個公用電話亭,用假聲向官員示了警。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第二天,這個官員的家裡,便遭到了洗劫,一家四口全部失蹤,生死不知。

警察迅速根據官員鄰居提供的信息,抓到了那個毒梟。

而那個毒梟,卻什麼都不肯說,他讓警察打電話給自己律師吉米。

吉米趕到警察局後,毒梟滿身怒氣,因為他根本沒動手搶劫那家人

毒梟讓吉米一天之內把自己弄出去,不然就讓自己的兄弟宰了他。

因為即使被證實自己沒有搶劫的罪名,毒梟的生意如果被警察查出,也是死罪。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好在,吉米根據麥克的提示,找到了官員一家。

原來官員一家聽到吉米的警告後,將計就計,攜款從家裡逃了出去。

所以吉米找到這家人時,還看到了這150萬美元的贓款。

隨後,這家人準備賄賂吉米,讓他不要把贓款的事說出去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吉米望著那些錢,對腐敗官員表示:自己可以收下這份錢,但不是以接受賄賂的方式。

吉米想成為官員的律師,這筆錢便是他應得的律師費。

而他作為律師,肯定需要對客戶的信息,也就是這筆贓款保密。

這樣的話,吉米就算不上罪犯,而是個堂堂正正的律師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但這家人卻很不屑地笑了起來:你?律師?只有自認有罪的人,才會找你當律師吧。

所以,這些錢,你到底要不要?

一番掙扎之後,吉米還是收下了這份賄賂。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原本是壞人的吉米,想要重新走正道,卻被現實逼得重返舊路。

他只能生存在合法和不合法之間的灰色地帶裡。

不過,這部劇裡原本就沒什麼好人,也沒什麼壞人,有的只是一群為了生活蠅營狗苟的可憐人。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正義?邪惡?好人?壞人?

人性本就曲徑通幽,複雜難測。

所以,吉米、麥克、老白這樣的人物,才真實可信,能引起觀眾最深的共情。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毒師》與《律師》對情感與人性的挖掘之深,讓人歎服。

而我們國內近幾年的電視劇,也不乏佳作。

但真正嘗試探索人性幽微之處,並且做到的,少之又少。

甚至不知何時,三觀成為了大眾評價影視劇的標準。

今年,《英國病人》獲得了英語世界最重要的文學獎之一——金布克獎。

這本書講述了二戰時的一段婚外情,並藉此展示了亂世中人對自己命運的無力感

而這兩年,由其改編的經典同名電影,卻遭到了很多觀眾「三觀不正」的惡評。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他們如同三觀警察般,給文藝作品打上“三觀不正”這樣簡單粗暴的標籤

而當觀眾拒絕承認更真實複雜的情景與感情時,再正確的三觀也只是不合理的枷鎖。

不過這樣的言論雖令人反感,但這是他們的評價自由。

更加惡劣的是——打著三觀的大旗去舉報,去召喚公權力的封殺。

之前網劇《鎮魂》熱播時,便有不少人打著三觀不正危害青少年的口號,向GDZY惡意舉報。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同時,這樣的事也不僅僅發生在影視圈。

前段時間,吳亦凡和虎撲論壇有一場罵戰,而這件事的發展卻越來越奇怪。

吳亦凡粉絲說虎撲論壇低俗,要求查禁;虎撲方則表示吳亦凡蠱惑人心,吳亦凡的粉絲三觀不正,要求封殺。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豆瓣9.7,十年裡,它獨領風騷

「三觀不正,請求封殺」,簡直讓人膛目結舌。

這樣的聲音,這樣的民眾,是少數嗎?

看看《英國病人》評論裡的各種高贊;《鎮魂》被大量舉報,進而下架的現實;吳亦凡虎撲罵戰最兇時,各大官微下關於封殺的刷屏。

這樣的聲音,這樣的民眾,不是少數。

對他們來說,凡是自己看不順眼的,都是三觀不正的歪風邪氣,活該被封殺。

「你討厭的人,也有說話的權利。」

這樣類似的話,已經被說過一萬次。

然而,被呼喚許久的理性,還是常常敗給淺薄的本性與粗暴的情緒。

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裡,講述了文化精神枯萎的根源——文化成為了一場滑稽戲。

而這樣「打著三觀不正的大旗,互相舉報求封殺」的場面,便是那場滑稽戲。

所以,在我們吐槽國產影視編劇時,是否也該思考一下——

生長這些劇的土壤,是清清白白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