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提醒:美食不一定是越鮮越好,這7種貪鮮吃會導致中毒的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以為食物要趁著新鮮是最好的,那時的營養成分才不會被流失。一般來說,食物越新鮮,其營養價值也就越高,味道也越好。確實,食物越新鮮,其營養和味道都保存得更完整,但也有例外的。越新鮮其的毒素就可能越高,吃進去卻可能導致身體不適,甚至有中毒的風險。一起來了解下。

醫生提醒:美食不一定是越鮮越好,這7種貪鮮吃會導致中毒的

1、鮮黃花菜

新鮮的黃花菜含有大量的秋水仙鹼,食用後,會在人體內轉化為二秋水仙鹼,引發頭痛、頭暈或噁心、腹痛等消化道不適症狀,量過大甚至會導致死亡。而幹黃花菜在經過高溫和日曬的處理後,其中的秋水仙鹼會減少很多,相對來說對人體更加安全,因此建議選購幹黃花菜,煮之前記得浸泡一下,以除掉殘餘的農藥和秋水仙鹼。

醫生提醒:美食不一定是越鮮越好,這7種貪鮮吃會導致中毒的

2、鮮木耳

木耳爽滑、營養又健康,是一種理想的家常菜,但很少市場會直接出售鮮木耳。因鮮木耳中含有一種叫卟啉的光感物質,人食用後,會隨血液循環分佈到人體表皮細胞中,受太陽照射後,會引發日光性皮炎。這種有毒光感物質還易被咽喉黏膜吸收,導致咽喉水腫,會出現呼吸困難。而乾製木耳毒性物質已消失,因此可以安全食用。

醫生提醒:美食不一定是越鮮越好,這7種貪鮮吃會導致中毒的

3、豬肝

豬肝富含維生素A和鐵、鋅、銅等微 量元素,而且鮮嫩可口,很多人都喜歡吃。 殊不知,吃豬肝應當先去毒。豬肝是豬體內最大的毒物中轉站和解 毒器官,因為各種有毒的物質都會聚集在 肝中,在經分解後經腎臟從小便中排出。而且,肝臟也會發生炎症,甚至肝癌,肝吸蟲等寄生蟲亦會寄生其中。所以說豬肝要進行徹底加熱後方可食用。

醫生提醒:美食不一定是越鮮越好,這7種貪鮮吃會導致中毒的

4、鮮魚肉

很多人都以為,活魚宰殺後馬上就吃味道鮮美、最有營養。其實恰恰相反,活魚鮮吃並不科學。原因在於活魚剛被宰殺,魚體會產生抑制微生物生長的乳酸和磷酸,此時肉質呈酸性、發硬。活魚的最佳食用時間是宰殺後2—6小時,即魚肉僵硬階段的後期、自溶階段的前期。這時的魚肉既鮮嫩味美,又有利於人體消化吸收。在這之前,最好把剛殺好的魚放在冰箱冷藏室裡儲藏。

醫生提醒:美食不一定是越鮮越好,這7種貪鮮吃會導致中毒的

5、四季豆

四季豆沒熟吃了會中毒大概是大部分人的生活常識,這主要是因為四季豆中的皂素,亞硝酸鹽及胰蛋白酶等會刺激消化道和腸胃,引起食物中毒。如果家裡有人腹脹腹痛的話,不建議吃四季豆。豆中含有凝血素,具有凝血作用,還會出現胃腸炎症狀。

醫生提醒:美食不一定是越鮮越好,這7種貪鮮吃會導致中毒的

6、雞蛋

雞蛋可不可以生吃也是人們的熱題。雞蛋可以煎、炒、燉、蒸,但就是不適合生吃,因為營養消化而言,生吃雞蛋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造成抗胰蛋白酶難以被身體消化。有些人喜歡吃生雞蛋,覺得雞蛋煮熟後營養成分就被破壞了。其實,這種吃法非但無益反而有害。雞蛋由雞的卵巢和洩殖腔產出,而它的卵巢、洩殖腔帶菌率很高,雞蛋看起來很乾淨,但其中含有的沙門氏菌、黴菌、寄生蟲等是肉眼看不到的,徹底加熱有助於殺死這些病菌或寄生蟲。

醫生提醒:美食不一定是越鮮越好,這7種貪鮮吃會導致中毒的

7、木薯

雖然木薯營養價值豐富,但卻是建立在徹底煮熟的基礎上的。木薯中毒是食用未經去毒或去毒不完全的薯塊而引起。木薯中含有一種亞配糖體,經過其本身所含的亞配糖體酶的作用,可以析出遊離的氫氰酸而致中毒。所以在食用木薯之前務必要徹底煮熟,要是食用半生半熟的木薯,同樣會有中毒的風險。

醫生提醒:美食不一定是越鮮越好,這7種貪鮮吃會導致中毒的

以上食物都是有研究依據得來的結果,希望能幫到大家。一些注重養生的人群這些應該都基本知道,所以說,食物並不是全部都是新鮮吃比較好。在你常識之內,還有什麼是越新鮮越不能吃的食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