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養活了一大批人,他們老年失去勞動能力後,是否應該享受退休金?你怎麼看?

畢姥爺


這個問題是十分矛盾的。農民是國家的支柱,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吃國產糧食生活的。

2000年以前,我們國家的糧食自給率在百分之百以上,甚至可以有所出口。即使2010年以來,我們國家糧食的自給率能來維持到95%以上。

我們大家應該感謝農民。特別是我們國家困難的時代,我們國家實現糧食統購統銷,還要徵收公糧,農業稅,是他們的糧食養活了我們。


可是我們也要看到,目前的糧食價格並不高,國家在糧食市場還是實行保護價收購。如果任由外來便宜糧食衝擊我們的市場,農民更沒有種糧的積極性了。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們逐漸實現了免徵農業稅,實施種糧補貼,開始工業反哺農業。對於過去歷史農民作出的貢獻,國家應該給農民發放養老金,這一點是不用質疑的。其實不僅僅是農民,包括我們的城市其他建設者,也應該享受養老金待遇。所以,養老金待遇應該是針對所有人的。

2009年國務院發佈了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意見,開始了農村養老保險的建設歷程。2014年國家又統合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新農村養老保險合併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針對所有居民的一種養老保險。以前沒有參加過任何養老保險的人,也可以直接領取基礎養老金待遇。如果能夠自願交費,會額外享受個人賬戶養老金待遇。

不過大家的繳費積極性普遍不高。由於涉及居民比較多,國家的經濟財力有限,目前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保障水平還是比較低的。2017年低,國家共有1.56億城鄉居民享受養老金待遇,人均養老金水平只有125元每月,其中國家補貼的基礎養老金是113元。

國家也會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不斷提升相關人員的待遇。2018年1月1日起,國家上升了18元的最低基礎養老金標準,各地結合本地的經濟財政情況也提升了當地的標準。北京基礎養老金標準上升至710元,上海標準上升至930元。

不過相對於現在的生活水平來講,人均一百三四十元的基礎養老金待遇確實還不夠養老,希望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們的養老金籌資方式再多一些,讓我們的養老金再高一些,能夠維持我們廣大農民退休後的生活。


暖心人社


對於農民來說,確實很無奈:其一,國家還沒有規定農民必須退休,因為我國農民的用工性質是集體所有制加承包經營的方式,如果真有退休金,就應該是國企、事業單位職工。而農民的職業是種地。其二,農民的收入是與土地掛鉤的,無法實現量化考核。企事業單位職工,他們付出的勞動,收益及為單位創造的利益及貢獻,是有據可依,並根據這些具體數據來核定和發放退休金;農民的職業是種地,土地又是承包經營的,收入和支出是自己的事,都是自負盈虧,也就是說很難實現量化,也就無法核定“退休”金。其三,我國老齡化現象嚴重,有一半老齡人口在農村,想要給這麼多人同時發放退休金,國家的資金缺口肯定會很大。不過農民是一種職業,是和其他職業平等的。這種職業也並非個人選擇的,而是國家統籌安排的。現在仍健在的是四、五十年代出生的農民,他都是大集體時人民公社的社員,這些老人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輩子,況且在2005年之前農民種地給國家繳納公購糧。如今,他們年齡大了,地種不了,也該退休了。是不是考慮退休金的問題。

如果要農民領退休金,你怎麼去統計呢?誰給他們發呢?農民要領退休金只能是國家來發,農民雖然為國家是做了貢獻,但是農民種田種地其實就算是一個小老闆,是為自己乾的,也算是創業。賣糧食了,是進了自己的腰包,而且都是以個人的名義在市場上流通這個和當老闆是一樣的性質,但是農民可比那些做生意的老闆辛苦多了,我只是說明這個性質。但是那些在外面上班的人員不一樣,單位每個月都給他們發工資,他們是為這個單位創造的價值,創造出的一切產品都是以單位的名義在市場上流通的,所以這些單位給他們發退休金。雖然這些單位最終都是國企,事業單位等等,背後都是國家給他們發,但是給他們發的名義還是以他們工作的單位發的。農民誰給他們發呢?還有就是無法統計農民的確切數量,在單位上班你有工作單位,在單位你有工作證,幹了多久,在這期間都幹什麼工作都有記錄。農民呢你怎麼去統計,難道只要是農村戶口就算農民嗎?還是種地的就算農民,如果是按照戶口給的話,那麼只會讓更多的人不種地,現在本來大量的農村人前往城市,農村人口減少,如果你再這麼一做只會讓農村人都去城市,因為只是按著戶口來的話,不用種地也能拿退休金啊。

如果是按照種地來算的話,那麼這個就更無法統計了,種多少算農民,我種幾顆菜,養兩隻雞也算嗎?還是說幾十畝幾百畝呢?或者是養了多少動物了?或者就按一些人說的搞一個農民登記系統,在這裡面登記的就有退休金,那麼登記通過的標準是什麼?每個月或者說每年誰來給他們評判是否是農民?拿到每天還要派人在他們地裡守著是否去做工了嗎?還是說每年看他們生產了多少糧食或者多少頭豬,雞等等?這樣做的話只會讓農村的貪汙更加嚴重,這麼做裡面的問題不用說大家都知道,現在套取國家養殖種植補貼的人是怎麼做的,大家都很清楚。農民是沒有退休金的。退休金主要針對的是國企人員、公務員、國家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編制內的,而非勞務派遣制的)等群體,是不用個人單獨繳費的,由國家或者地方財政一次性或者按月按年支付。所以農民以及其他不在上述群體範圍內的就業人員都是沒有退休金領的,至於應不應該這個問題,怎麼說呢,按規定來是不應該的,但是從農民的生活實際出發,如果有足夠多的財政支持的話如果有退休金對農民來講自然是好事。

農民可以繳納新農保領取養老金但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繳納不同檔次的養老保險,這樣在達到退休年齡之後就可以領取養老金保障日常生活開支了。養老金這一塊農民個人其實也只要繳納一部分,其他部分也由國家和地方財政分擔了,還是比較划算的。如果農民一方面佔著耕地不放,一方面領著退休金,那不叫退休金,那叫農民養老金。所以呢?如果要讓農民領退休金,第一步要先考慮的是,什麼情況下農民算是退休了?很多人反駁我,他們會說農民到了60歲了就算退休了,這簡直就是胡扯。國家規定了退休的年齡是不假,但是像城裡的工作單位退休了就是不去公司了,就是退下來了。但農民不一樣呀,像60多歲還在種地的農民很多呀。怎麼才能算退休呢?一定要想好一個判定的標準,比如說農民放棄這塊地的承包權了。如果這樣的話,退休金就按照他的土地畝數來發放就行了,一畝多少萬。另一種是,放棄土地的經營權,不種地了。這也算退休。但是,如果老子不種了,讓兒子來種,這樣再去領退休金,不知道可不可以。


湖南懷化信訪


國家已經有了這方面的安排!

關於農民的養老問題,國家已經有了這樣的安排,那就是新型農村居民養老保險,簡稱新農保。這個保險針對的就是農民的養老問題,按照規定,農民只需要每個年最低繳納100元左右的保險金,就能夠每月領取最少55元的保險金。多繳多得,不強制。

目前,這個政策實施的效果還可以。很多農民都繳納了這個保險。只是因為認識問題,大多數都繳納了最低槓,也就是每年一百,自然領取的養老金就低很多。


老春開聊


我覺得中國農民年老後應當享有“退休金”!


昨天回答了一個問題是:“中國農村老人有多可憐”!

我就是從“退休金”與“醫療保險金”回答的!

以前,中國農村的老人沒有“養老金”與“醫療保險金”。以至於,以前在中國的很多地方,出現“老人喪失勞動力後,無人贍養,無人照顧,流落街頭”的事情!

我們想想,如果農村的老人有“養老金”、有“醫療保險金”,咱也不說養老金要多高,就所生活城市最低職工養老金相等即可(不但夠老人吃飯,而且還會有一多半的餘額,可以貼補家用);再有個“醫療保險”,看病絕大部分都可以報銷。那還有幾個農村老人在喪失勞動力後被“棄之不管”!


現在,農村城鎮“醫療保險”已經很普及了,以前的看病難,現在好的太多太多了(差不多80%的費用都可以報銷)。這項惠民工程非常好!


現在,農村“養老保險”也已經有了,最低檔是一年交100元,退休後每個月可以領幾十元吧,當然,交的多,領的多!這項惠民工程真的非常好!


還有一種是一次性補交15年養老金,可以按單位職工退休領養老金。我的母親是2009年11月辦的這一種,一次性交了36000元左右,從2010年1月起每個月可以領300元,但是養老金連續上漲14年了,現在每個月所領取的養老金也漲到1100元左右了。這項惠民工程真的非常好!


希望我們國家在農村老人養老問題上多出好的方案、好的措施,讓勞累一生的農村老人們“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永遠不再做“可憐的農村老人”!


人在風上走


中國農民養活了一大批人,他們老年失去勞動能力後,是否應該享受退休金?你怎麼看?工人做工,農民種田,這是一項社會規律,誰也難以改變,工人和農民他們皆是社會的締造者,因其工種不同,而存在相應的差異。

工人在單位上班工作,為單位和社會創造著財富,他們把畢生的青春投放在工作上,他們辛勤的工作,無私的奉獻,為社會出力流汗,做出重大貢獻,他們到了年邁之年,社會為了報答他們,使他們每月拿到了應有的退休金。

可憐的老農民他們頭頂烈日曬,身遭風雨打,擔負著十億人的生活重任,起早貪黑,受盡艱辛,在大躍進時期,他們忍受飢寒,克服艱難困苦,每年都完成著國家的愛國糧,曾記得農民為了給國家繳納公購糧,帶上乾糧,用架子車拉上麥子要跑4公里的地方去繳納,滿糧站擠滿了人群,人山人海,賣糧的人群排著好長的隊伍,賣一次糧最快需得兩三天,這個年代的農民他們確實辛苦,雖然解決不了自己的溫飽問題,但是他們對國家確實是一片真心。在73年農業學大寨年代,他們肩負著社會的希望,在農村掀起了學大寨的高潮,早上5點半起床,推著膠角車,拉著架子車,走向農田基本建設陣地挽起袖子大幹起來。吃的是玉米饃,喝的玉米糝,4050年代的農民確實為社會負出了很多很多,這些老農民真正值得拿到國家的退休金。在國家財政允許的情況下也可拿到退休金。


志同道合179276449


農民有地啊,

但換個角度看一下,國家既然不給農民退休金,那麼能讓農民自己制定糧食價格麼?因為按照現在的糧食價格種出的糧食根本沒有錢掙啊!把糧食價格漲起來,農民掙到錢自己給自己交養老金!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a66c00095e8844c876b8\

天笑講職場


我的觀點是應該給退休金

有一部分人認為農民沒有該不該給退休金一說,農民不像城裡人,退休後有退休金,農民到60歲70歲只要還乾的動就要下地幹活,作為農民的我真想說幾句,關於農民該不該領退休金的問題按道理老一輩的農民確實應該領退休金,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說的現在至少60歲以的那部分人,原因是上個世紀,中國為了搞好工業,實施農業補貼工業的政策,60多歲的農民正是這個政策實施做出貢獻的那部分人。


當時農民把自己責任田產出的十糧食以遠低於市場的糧食賣給國家糧庫,就是大家所說的公糧,當自己不夠吃的時候,還得花市場價買糧食吃,當時城市戶口就可以買低於市場價的糧食,俗稱國庫糧。國家就是用這樣的方式才得以發展的。
現在國家富有了,該給這部分農民發養老金的時候到了。

農民也應該領退休金,只因工作不同,農民叫種地,工人叫工作,如果沒有農民種地,工人的吃飯問題怎麼解決,工農是相依為命的,沒有工人不行,沒有農民更不行,農民付出要大於工人,所以農民也該有退休金,農民種的地是集體的,2005年之前農民種地給國家納的糧食也相當於稅收,現在農助工的年代過去了,但農民的貢獻不能埋沒,所以應該給農民退休金!!!


用戶農村小軍


小編疑似是在製造社會矛盾,這個問題也容易觸動敏感的社會神經。我也斗膽談幾個觀點:

1,自古以來種田交皇糧國稅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說好聽些是貢獻,說中性點是義務。現今共產黨把農業稅都免掉了這是有史以來少見的對種田人的恩惠。

2,實行養老制度改革後把過去工人的退休金改為了社保的養老金,主要由勞動者退休前交納保險金構成。並以法律(近年改成稅)強制你交。不交或交費年限不足者同樣不能領養老金。實質上改革前職工領的退休金也是退休前的一種積累。

3,不是所有的“城市人“老了都有養老金。比如無業人員、沒交社保養老保險金的人員等。

4,和農業人口相比,農民有國家(集體)無償分給的生產資料等,並且是免稅使用不用交農業稅的,而工人則是沒有的。遺憾的是由於勞動生產效率低下和產品比價不合理的問題很多”農民”己不願種糧了,不少”農民“都加入買糧吃的大軍了。

5,工人和農民—樣不是白養,是憑自己的勞動去換取工資收入來維持生存和發展,只不過勞動的崗位不問而己。

6,國家也正逐步著手建立農民的養老制度,雖然目前少得可憐,但這是白給的,好過沒有。建立養老制度是要個人交錢的,城鎮的自由勞動者目前平均月交費約在千元左右,並且每年調升(漲價)約8—1O%左右。一談到交錢,很多農民兄弟是不願意交的。君不見不少農民工一旦回鄉不幹了,不僅不會繼續交費,還紛紛鬧退保。不論工人農民,既不願交錢,又想領錢,哪有這等好事?

7,最後說句不嚴肅的話,不少的農村人均土地在一畝左右,若不精耕細作,產出的糧食約千把斤,畝產一千斤稻穀算是高產了,約可打成7OO斤大米,也就夠一兩個人吃而己,收成差點的甚至不夠自己吃,何談貢獻二字?免掉農業稅後,國家即使需要糧食也是出錢向農民買的是不是?由於我國農民的生產率很低,生產的糧食成本很高,這就是為什麼國家和企業願意從不遠萬里的國外進口糧食(而且價錢還便宜)的一個重要原因之—。

改革開放把土地分給了一家一戶的農民,社會化大生產(把土地又合起來)又是提升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必然要求,今後怎麼走?再到河裡摸一把石頭吧!


yupingsheng


確實是應該享受退休金的!國家不也正在實行農村養老保險嘛。關於這個問題小編是一直站在農民這一方的,咱們國家當年計劃經濟時期採取的是仿蘇聯模式的“城鄉二元制”,用土地和戶籍將農民、土地和農村捆綁在一起進行生產管理!當時用的身份可分為三種“工人、農民和幹部”工人和幹部都生活在城市裡,工人在工廠勞動,幹部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農民在鄉下種地。計劃經濟時期工人和幹部都是不需要繳納養老保險的,改革開放後進入市場經濟,國家從國外引進了“養老保險”制度用於工人退休,機關事業單位還是財政擔負(直到近幾年才完成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養老金並軌),而農民則沒有什麼規定。當年農民交的“公糧”確實養活了大量的人口,農民為城市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犧牲,如今老了幹不動了確實應該完善農村的社會養老制度。


駿景農業


看了很多評論,無知的人太多。我父親是工人有退休金,我母親是地道的農民,沒有退休金。我也希望我母親有退休金,但實際情況卻是不可能的。首先我們看退休金的來源,目前的退休金來源就是在職工人繳納的社保為主,而農民想獲得退休金,從哪來?誰繳納?很多人覺得國家有錢了,國家經濟的來源主要是稅收和大型國企的利潤,而國家吃財政飯的有多少人?國家要發展各行各業,很多都需要補貼,軍事,教育,文化,農業,養殖業,捕撈業等等。大家都知道我們與發達國家在很多方面存在差距,如果真正有錢投下去,幾年就追平了,但事實是國家財政沒有大家想的富富有餘。再講一下公平,剛解放時,中國唯有農業有一定的規模,其他基本是一窮二白,工業要發展,只有犧牲部分農業,所以國家的政策就是低價收購農民的餘糧,俗稱剪刀差,這才保證了現在的各行各業的發展,並且在國際上有了一定地位,確實農民有一定的貢獻,可是公平不是平均,農民也想每個月弄個三五千,可工人也在抱屈,同樣是工作了幾十年,幹部每個月都五六千往上,而工人只有兩三千,所以絕對的公平根本沒有,因為在工作時做的貢獻是不一樣的。然後我再請大家回顧一下,解放前,大部分農民沒有自己的土地,都是租種地主的地,真正的辛苦一年,吃不飽穿不暖,有資料表明一年收成的四至五成要交給地主和國家,而土地產量又很低。解放後雖說要繳納公里和農業稅,可已經進步很大了,農民的負擔也減輕了,再後來國家取消了公糧和農業稅,還有了補貼,進而給農民每個月發個一二百這說明國家沒有忘記農民,隨著國家收入的提高,農民的福利會越來越多。而當初農業的犧牲也換來了回報,農業的機械化如果沒有工業做基礎也不可能實現,現在的畝產糧食兩千斤如果沒有農藥化肥很難實現。農村也基本沒有挨凍受餓的百姓了,這都是當初犧牲部分農業換來的。最好,還要說大家扔掉幻想多幹活,把自己的生活搞好,不要想些不切實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