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投資誤區說明

區塊鏈投資誤區說明

誤區一:我來幣圈就是為了掙大錢的,快告訴百倍幣千倍幣在哪?

解讀:一頭闖進來,就想要這麼高的回報率?先不說人家牛人能不能告訴你,就是告訴你了,你能信嗎?敢All in嗎?

雖然區塊鏈是一個新生行業,但即便是新領域,也要遵循世界的基本法則——無論在哪個行業,想要做得好,一定的知識和經驗積累都是必然的。

儘管區塊鏈領域有很多年輕人,他們也確實依靠對區塊鏈的理解,實現了對上一輩的彎道超車,但並不是說在這個領域越年輕就越好。年輕並不是在這個領域成功的充分條件,而只是一個必要條件——因為年輕,所以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也更能夠在區塊鏈領域積累起比上一輩更多的知識和經驗。

建議:如果您對區塊鏈的運行原理還不是特別瞭解,那麼請先放下發財大夢,老老實實去跟著牛人補習一些基礎知識吧。

誤區二:某某幣增長的速度真是太快了,幾天之內就翻了一倍,前景遠大,趕緊去追!

解讀:喂喂,您說的這個幣,可不是什麼“在幾天之內翻了一倍”。很多時候,這種描述方式都是媒體的噱頭,用來嚇唬外行的。

在數字貨幣的世界裡,大部分幣種的上升或下跌都非常突然,往往在幾小時內就可能翻番或者腰斬,而在此之前,它往往會經歷一個漫長的橫盤或者陰跌期,除了莊家,沒有人知道它究竟什麼時候會大漲。

事實上,由於市場的參與主體是感性的,因此即便是莊家,有的時候也不能準確預測上漲的時機和幅度。你想,如果你能預知每個幣種的走勢,然後不斷的更換賽道,就憑幣圈標的幾倍十幾倍的漲幅,不出幾年,你將會成為全世界最富有的人——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建議:還是上面那句話,進了區塊鏈領域,什麼時候都不要忘了充電。知識可以幫助你洞察一個幣種真正的潛在價值,而這個價值和目前價格之間的價差,是你作出投資決定的重要依據。

圖:在成為千倍幣之前,以太坊也曾橫盤好久

區塊鏈投資誤區說明

誤區三: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我們要多配置一些資產種類。

解讀:“不要把你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出處,源自於1981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詹姆斯·託賓。為什麼我們不要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因為怕雞蛋會被一次性全部打碎,也就是說,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護雞蛋,分散風險。

然而,大多數人只看到了託賓這句話的上半句,卻不知道還有一個下半句,“但也不要放在太多的籃子裡。”

我們都知道,風險越小,收益也就越小。舉個例子:你把自己10%的資產配置到了一個十倍幣上,一年之後,這個幣漲了十倍,假設你其他的幣種沒漲,那麼你的總資產這一年只翻了不到一倍,遠遠低於幣圈的平均收益水平。天賜良機就這麼被你白白浪費掉了!

建議:對於初學者而言,在不瞭解各種數字貨幣的情況下,可以多配置幾種標的,一是可以抵抗風險,二是可以更快地瞭解這個領域。但是,當具備一定的知識和經驗之後,如果想要獲得更高一級別的收益,還是應該將資產集中在幾個比較有信心的,看好的幣種上。

當然,信心不會平白無故出現的,它需要建立在你對區塊鏈資產的紮實理解之上,所以,你還是得——學習。

誤區四:我要做一個穩重的價值投資者,拿住幣之後就再也不放手。

解讀:放心,你絕對拿不住!

我們以比特幣為例,現在比特幣最高曾突破了20000美元,然而很多人不知道,這個紅遍全球的投資標的,曾在2013-14年的時候,從8800元跌到過900元,請問有幾個人看到自己的資產蒸發了90%還能巋然不動的?一時間,無數投資者爭相潰竄,而比特幣也在低位徘徊了一年左右。很少有人預料到,這個東西在幾年之後會重新風光起來。也難怪有人說,在炒幣唯一能發財的方式就是坐牢——因為你絕對不可能有機會看盤交易,而市場波動對你的心理衝擊也就越小。

建議:如果你真的準備做一箇中長期用戶,就要學會穩定住自己情緒,別動不動就被噪音煽動得懷疑人生。

不過話說出來了,老韭菜都是被市場教育出來的,在剛進數字貨幣市場的時候,看著自己的錢蒸發百分之50到60%。能靜若止水的又有幾人呢?畢竟裡面可都是真金白銀的血汗錢。所以實際上,新韭菜交點學費也正常,不經歷點風雨怎麼能成長。

圖中藍色框:2013-2014比特幣大崩盤

區塊鏈投資誤區說明

誤區五:為了避免市場波動影響情緒。我們要向李笑來老師學習,囤了幣之後就不去關注它了,等他個幾個月幾年,我再看盤。

解讀:李笑來囤的可是比特幣,你囤狗狗幣試試,我保你下次看盤的時候當場哭出聲來。

建議:所謂囤幣,並不是讓你盲目的重倉一個幣種不放,在拿住之前,你要具備足夠的知識和經驗,對這個幣種的應用場景、操作團隊、履約能力有比較透徹的分析和了解,這才能夠全心全意的拿這幾個月甚至幾年,正所謂疑幣不囤,囤幣不疑。如果在毫無瞭解的情況下,就放長線,到時候搞不好場面可能會極其難看。

結語:在區塊鏈行業,我們目前都是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