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真的誤解或低估定投了

一、設想:神級短線操作

先看兩張3月15日至3月16日的 BTC 和 ETH 的走勢圖:

你可能真的誤解或低估定投了

3.15 - 3.16 BTC 走勢圖

你可能真的誤解或低估定投了

3.15 - 3.16 ETH 走勢圖

​ 3月15日,幣圈開啟大瀑布模式。假設運氣逆天,你正好在高位 64300 做空比特幣,在低位 51182.9 買入。

什麼是做空:理論上是先借貸賣出,再買進歸還。指預測未來行情會下跌,將借入的幣種提前在高位賣出,等真的跌了再以一個低價買回歸還,賺取差額利潤。

​那麼,這一天之內的利潤就是:

( 64300-51182.9 ) / 64300 ≈ 20.4%

漂亮地割了一波韭菜!

考慮到在交易市場中,有賣就有買,那麼必然有人一天浮虧20.4%,這就是明顯地被割了韭菜。

那麼,在這個交易模型中,進行一次做空需要進行哪些

深度思考呢?

1 . 判斷高位點

● 你判定當前價格為高位的消息來源、依據是什麼?

● 消息來源、依據可靠嗎?

● 有歷史數據支持嗎?

● 歷史數據來源是否可靠?

● 歷史數據能否作為預測未來的依據?

2 . 預測低位點

● 你預測低位的模型是什麼?

● 可靠性有多少?

● 經過哪些驗證?

3 . 資金存量

● 你現在可以一次性拿出的流動性資金有多少?

● 如果資金過少,沒有做空的意義;如果資金量很大,你可以承受多大的損失?

4 . 恢復能力

● 如果遭受了損失,你是割肉離場還是繼續?

● 如果繼續你如何恢復戰鬥本錢?

顯然,絕大多數人沒有這麼深入思考過,或者思考了也沒有對應的資源來驗證自己的思考。換句話說,這種交易模型本身複雜度很高,你沒有辦法去準確抓到走勢的高點和低點。所以,如果你:

想躺著賺錢;

既沒有一手消息來源;

也沒有專業金融技能,

那麼,這種短線交易模型根本不適合你,勸你放棄,不然你的心動大概率會心碎,甚至會死得很慘。

你要知道「神級短操作,心動易心碎」

牢記初心吧,咱們是來割韭菜的,不是送上門來做韭菜的。

或許有人會說,逢跌買入還會吃虧?

如果你有源源不斷的資金來源,逢跌買入無錯;若是資金有限,子彈用光以後看到更低的價格,照樣心塞。

況且逢跌買入不等於一次性買入,這本身就涉及利益最大化的策略問題。

所以我們暫且可以得出這麼一個結論

短線操作複雜度高、風險大,你抓不住每一個高點和低點,「 韭菜 」用此法來「 割韭菜 」無可行性。

你可能真的誤解或低估定投了

二、分析改進短線交易模型

鑑於上述交易模型的高風險和複雜度,我們來對其進行分析改進

既然是高風險,那麼風險在哪裡?為什麼風險高?

風險在哪裡:散戶無法和莊家保持利益捆綁,未來走勢無法明確,資金投入無保本機制。

為什麼風險高:資金一次性投入,無後續調控能力;若後續走低,跌幅無限制;大額資金的損失,容易造成出局。

「 風險 」屬於莊家或者機制設計者的玩轉範疇,對於韭菜來說無能為力,無法規避。唯一可以借力的只有一個簡單推理:

從長遠來看,一個真正做事的項目是要獲得盈利的,其總體趨勢必然是往上走。

是的,就是等待足夠長的時間,搭上便車任項目成長,這是韭菜唯一可以規避「 風險 」的方式,但是請記住

即便是搭便車,你也得手中有「車票」,同時得活著在車上

由此,更多的只能在「如何降低高風險」這個點想辦法

1 . 既然「資金一次性投入」是高風險,那就分多次投入來降低風險。

比如:手中有5000元資金,平分為2份在不同日期買入BTC。

在3月15日的高點64300買入2500元,2500 / 64300 ≈ 0.03889 BTC;

在3月16日的低點54000買入2500元,2500 / 54000 ≈ 0.0463 BTC。

此時平均成本為:

2500 * 2 / ( 0.03889+0.0463 ) ≈ 58692元

成本遠比在64300的高位梭哈划算。

需要說明的是此處只是舉例說明,所以簡單地分為2份,事實上這並非是很好的策略。

2 . 既然「跌幅無限制」,那就引入價值平均(俗稱定時定額)的定投策略來變相削減跌幅。

定時定額,就是大家通常以為的定投。此處需要說明的是,定時定額方式的有利方面是操作簡單、省心省力;不利方面是對跌幅的削減完全是隨機的,看運氣,運氣不好也會虧,當然虧得肯定比梭哈少得多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專業定投的人士通常會選擇更高級的「量化交易模型」來提前模擬各類可能的走勢,選擇最優方案。

比如:急速偏離增投移動平均法等,都是針對不同場景下可控的量化交易模型,它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成本,是更高級的定投。

你可能真的誤解或低估定投了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定投週期是從2010.1.15至2017.10.16,為期7年零9個月,「定時定額」會較為機械地在最後日期贖回,收益75%左右;而「量化交易模型」會在根據策略,更加靈活地大概率在最高點贖回,能達到差不多115%左右的收益。

單純「定時定額」:從2010.1-2017.10,歷時7年零9個月,收益大約75%;

引入「量化交易模型」:從2010.1-2015.6,歷時5年零5個月,收益大約115%。

「量化交易模型」等內容都較為系統,後續我們會在定投學院的課程中用足夠的篇幅來展開,課程矩陣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大家盡請期待。

3 . 既然「大額資金的損失,容易出局」,那就增加場外賺錢的能力,比如干好本職工作、做一些副業。

場外賺錢的方式很多,區別在於收入的多少。定力哥推薦大家做一些高成長性的事,既然在早期接觸了區塊鏈行業,那麼可以儘量在這個行業深挖。

比如:持續輸寫作出,打造個人 IP;加入各大社群,尋找平臺參與具體事務,比如我們的定投學院等。

或許金錢上暫時的回報不高,但是對於還處在「 人無我有 」商業階段的行業來說,指不定加入了一個超強增值的團隊,不經意間就財富自由了呢?況且個人能力的提升才是最有價值的。

從上面的論述中,關於「韭菜穩妥割韭菜」方案的初步改進,我們得到以下幾個結論

▶ 「 風險 」無法避免,對優質項目長期持有是規避「 風險 」唯一方式;

▶ 資金的分批投入可以降低風險;

▶ 價值平均策略(定時定額)是減少損失的最簡單方式。

這大概就是定投最原始的面貌了——定時定額,長線配置。

經過上面的闡述,想必大家對定投的產生和其最基礎的運用有了一定的認識,有效降低風險是定投的基本特徵

。但是,定力哥得提醒你的是,無論是使用「定時定額」還是更高級的「量化交易模型」,我們也必須正視一個現實

定投並非是幣圈自帶光環的主角,而是幣圈中的弱勢群體為了降低風險、穩住籌碼,主動放棄眼前的誘惑和利益,退而求次選擇獲取長期利潤的對抗性策略。

換句話說:定投是想暴富但是沒條件、沒能力暴富的人,採取的一種穩中求利的智慧策略。如果你是莊家罩著的人,專業技術過硬、抗風險能力強的人,那就別在定投上耗時間了,趕緊一夜暴富去吧!

三、改進定投原始形態

顯然,你已經發現了,定投可不只是「 定時定額」,「 定時定額 」是不能解決一切問題的。

你可能真的誤解或低估定投了

你可能真的誤解或低估定投了

你可能真的誤解或低估定投了

由此可見,定投的原()始()形()態()不涉及這些高級方法策略,它存在一部分「漏洞」:

就像一輛高速行駛的破車,每一個漏洞都意味著一分危險,每一分危險都意味著一覺醒來,我們的資金很可能已經流入了別人的口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