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民間故事)

1. 任務

在抗戰最為緊張的時候,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譚世民,趁赴前線視察的機會,投靠了汪偽。作為高參,譚世民知道太多黨內的秘密,國軍從此將可能處於更加被動的局面。他本人還是個特工,曾留學美國,併為中情局工作過一段時間,據說,連“特工王”戴笠都向他請教過諜戰謀略。

汪偽政府如獲至寶,升譚世民為偽國民政府中將高級參議。

譚世民叛變後,軍統南京站在第一時間就收到了重慶方面的電報。站長華一驍立即下令各分站轉移。饒是如此,還是有兩個分站被一窩端了,被殺、被捕了30多名兄弟。最讓華一驍揪心的是,他費盡心思安排在汪偽內部的兩名內線也被捕了!

接下來,南京和上海兩處美國諜報機構被日軍破獲,疑是譚世民提供的信息和作的行動指導。

戴笠指示華一驍:譚世民的危害性難以估量,務必在半月之內除掉他,不惜一切代價!

華一驍畢業於戴笠創辦的杭州青訓班,算得上是戴笠的得意門生。他曾被送往蘇聯特工培訓基地受訓3年。在蘇聯學習、實習期間,華一驍單獨探到一處深藏於莫斯科的納粹蓋世太保的情報點,並擊斃兩名、活捉一名蓋世太保,還因此受到了朱可夫元帥的接見。

可是,如今面對如此嚴峻的任務,沒了內線的華一驍一時間竟有些無從下手。到了第十天,華一驍用盡了一切辦法,仍舊查不到譚世民的出行蹤跡。

這天晚上,華一驍和副站長老萬在上海路一間“自己人”開的咖啡館裡,邊喝咖啡邊思考對策。突然,一個夥計敲門進來,遞給華一驍一張散發著幽香的紙條。

華一驍打開紙條,裡面有一張“首都大劇院”的電影票,紙條上寫道:華一驍先生,請去看此場電影,你會得到你想要的。不必懷疑,既然知道你的行蹤,要殺你早就殺了。

電影票是一張包廂票,位置是30排右8號廂,開映時間是明天晚上8點。華一驍決定去看那場電影。

隔天晚上,他提前3分鐘來到大劇院,進了第30排右8號包廂。電影是周璇主演的《馬路天使》,開演前10秒鐘,燈光全熄了。就在這時,一股幽香鑽入華一驍的鼻子。他微微扭頭,發現身邊多了一個著學生服的清秀女子,胸前掛著兩朵白色的黃桷蘭花。

“你知道我想要什麼?”華一驍直奔主題,低聲說。

“譚世民的行蹤。”女子的嗓音若黃鶯婉啼。

“你是什麼人?對我有什麼條件?”華一驍問道。

果然,女子說:“雲南白藥百瓶裝一百箱、盤尼西林百盒裝一百箱、阿司匹林百盒裝一百箱、奎寧一萬支、紗布繃帶……”

雖然女子對第一個問題沒有回答,但聽了她的條件,華一驍已幾乎可以認定她是什麼人了—只有八路軍或新四軍,才非常缺乏這些藥品。華一驍笑道:“雖然數量不少,但我還是可以辦到的。不過,我如何才能相信你說的是真的?”

“在刺殺譚世民成功後,你再把東西交給我,划算吧?”女子說。華一驍略一考慮,說:“好。”

女子靠近華一驍,低聲說:“譚世民即將去瀋陽,飛機後天下午5點20分起飛。如果情況有變,你會看見有人胸前只戴有一朵黃桷蘭,如果戴兩朵,說明一切正常。”

華一驍說:“你不怕我耍賴?”

女子說:“小女子對你仰慕已久。像你這樣的人,是完全值得我信賴的。我叫阿蘭。再見!”說完,她便出了包廂。

華一驍獨自在包廂內沉思:自己的行蹤,她怎麼會知道得如此清楚?如果阿蘭是共產黨,那麼她提供的情報應該是可信的。如果她是日偽的人,其目的是什麼?提供假情報,引我上鉤?沒必要,她如此神出鬼沒,若是要殺我,早就殺了。

2. 初刺

眼看就要到上頭限定的時間了,華一驍沒有其他方法獲知譚世民行蹤,他決定相信阿蘭。

南京機場外圍,每隔數十米就是一個崗哨;跑道邊的草地上圍了一層鐵絲網,網內和網外有數隊日偽士兵,日夜不斷穿梭巡邏。

第二天晚上,華一驍帶著一支衝鋒槍、一把手槍,以及數枚煙霧雷和手雷,開始了行動。

下半夜,華一驍穿過跑道外圍的灌木林帶、草地緩衝帶,突破鐵絲網,潛至距起飛點130米的位置,進入了有效射程。

華一驍一直潛伏到隔天下午5點整,這時,只見三輛轎車緩緩駛向一架待飛的飛機。一箇中隊的日軍士兵立即圍上去保護。

通過沖鋒槍的瞄準具,華一驍看見,一個40出頭、中等身材,一身軍裝、佩戴中將軍銜的人下了轎車,應該就是譚世民。

華一驍隱隱感覺有些不對勁:身為特工的譚世民,出行怎麼可能如此招搖?另外兩輛轎車上下來的是幾個男女軍官,有日軍,有偽軍。有些是同機人員,有的是送行人員。華一驍認出其中一個日軍少尉女軍官,竟然是阿蘭!難道阿蘭是日軍女間諜?阿蘭的胸前戴著一朵白色黃桷蘭!難道情況有變?

眼見大漢奸即將登機,華一驍來不及多想了,他瞄準譚世民的頭正要扣動扳機,誰知距他五六十米的地方突然槍聲大作。十餘個幾乎與青草同色的人破土而出,手執衝鋒槍,向譚世民方向猛烈掃射。

倒下的都是譚世民身周的人。日軍的火力全部集中向對方射擊。那群人毫不怕死,一邊掃射,一邊向飛機衝去。兩個隨從護著譚世民,打開車門,譚世民一矮身,正要鑽入車內。“砰!”華一驍開槍了,子彈從譚世民右耳下側穿了進去。頓時,日偽軍的火力,約有三分之一向華一驍方向集中過來。

華一驍接連扔出三枚煙霧手雷,在一大片煙霧的掩護下,他敏捷地做著避彈動作,逃往機場內部—藉著那些建築物,成功撤離的把握性要大些。

“哧”的一聲輕響,華一驍感覺右大腿像被火燎了一下,中彈了!他一個趔趄,險些跌倒。

一輛黑色轎車從煙霧中衝過來,一個清脆的聲音叫道:“上車!”華一驍拉開車門,一頭紮了進去,開車的正是日軍少尉阿蘭。

阿蘭的駕車技術嫻熟至極,轎車做著各種高難度的特技動作,躲避著槍彈衝上跑道左側的公路。待大隊日偽軍騎著摩托追上去時,只看見長江邊的亂石灘上,仰翻著一輛彈跡斑斑的空車。

子彈沒傷著骨頭,華一驍暫時還跑得動。他脫下外衣裹著傷口,以免沿途滴血。兩人逃進江邊一片密林,穿過密林,進入市郊,此時天已全黑。

接著,阿蘭帶著華一驍進入一家釀酒的大戶人家的院子。一個老頭兒趕緊把兩人迎了進去。阿蘭管老頭兒叫“王善人”。王善人拿來了碘酒、白藥、棉紗等,為華一驍處理傷口。

“阿蘭小姐,你已經暴露了,乾脆就加入我們組織吧?”王善人邊給華一驍上藥邊說。

阿蘭說:“我再考慮考慮。”

王善人出去後,華一驍問:“他們才是共產黨?你不是?”

阿蘭搖搖頭,笑道:“我和共產黨是合作關係。為了救你,可把我的大好仕途完全葬送了啊。”

華一驍盯著阿蘭胸前那朵已經發黃了的黃桷蘭,問:“你究竟是哪個組織的?為什麼要救我?你今天只掛了一朵黃桷蘭,是什麼意思?不讓我殺譚世民?”

阿蘭說:“我是日軍裡的翻譯,陪同長官伊春中佐送譚世民到機場,發現飛機周圍的日偽軍比平時多了好幾倍。再看譚世民的下車動作有些笨拙,我頓時意識到此人只是個替身,是來機場吸引刺客的。我本來戴著兩朵黃桷蘭,在下車時悄悄摘下一朵。我救你,一是因為我向你提供的情報有誤;二是,我……我捨不得眼睜睜地看著你死。至於我是什麼人,現在既然已經暴露,告訴你也無妨。”

3. 再刺

阿蘭說,她本名叫魚田鏡子,中國名字叫俞蘭,是明朝與戚繼光將軍齊名的抗倭名將、著名武術家俞大猷將軍的後代。

當年,俞將軍在與倭寇的作戰中,很多次秘密軍事行動,都被倭寇事先知道,明軍屢次吃了大虧。俞將軍想盡辦法進行深挖,竟然發現在自己軍中,有幾個中下級軍官祖上來自日本!其中一位居然是俞將軍的一位謀士!

肅清間諜後,俞將軍在對倭作戰中,勢如破竹。滅完倭寇,俞將軍深感諜戰工作的重要,他讓自己兩個兒子東渡日本,“變”為日本人,讓自己的後代,伺機滲入日本軍隊。假如中日開戰,他們就能秘密為祖國效力。阿蘭早已跟共產黨地下組織進行了合作。

“我的行蹤,是共產黨地下組織提供給你的?”華一驍問道。

阿蘭說,共產黨對華一驍感興趣已久,認為他是個有能力、真正有愛國心的人,想要爭取他。

“若你在規定時間內完不成任務,將會受到什麼處置?”阿蘭問。華一驍黯然搖頭:“那得看上面的心情了。”

“上面明知譚世民是高手,為什麼要讓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殺他?”阿蘭問。華一驍也想過這個問題,只是不想往更深處去想。

阿蘭替他回答了:“一,你太優秀,太正義,他們容不下你;二,你跟過馮玉祥副委員長,他親共,所以他們懷疑你也是,打算通過這個等同於送死的任務除掉你!當然,你能殺了譚世民更好。”

次日,華一驍在偽《民國日報》上看到譚世民在瀋陽活動的消息。還在這張報上看到,昨日在機場襲擊譚世民的那十幾個人是美國花高價僱傭的南洋死士。

華一驍脫離了軍統,但他並未加入共產黨,只是與地下黨保持著密切關係。傷好後,他與阿蘭成了伴侶。憑兩人的機智與身手,要逃脫軍統加害,自然不是太難。

譚世民這個大漢奸,必須得殺!華一驍和阿蘭準備完成這個目標後遠走他鄉。可兩人行動多次,始終沒能成功,有兩次還差點兒送命。

軍統雖然對同胞幹了很多見不得光的事,但他們對日偽要人所採取的行動也有一定成效:1942年12月,製造“南京大屠殺”的元兇之一、陸軍中將冢田攻的坐機在太湖上空被擊落,冢田攻及其高參藤原武及同機11人全部斃命;1943年5月,日軍少將淺野克己遇刺於廣東東江;同年9月,汪偽另一大漢奸李士群在上海被毒殺……

譚世民身邊的防範更加嚴密。1944年9月,華一驍和阿蘭再次追尋到了在杭州公幹的譚世民。兩人瞅準機會,一個瞄準頭部,一個瞄準胸部,同時向大漢奸開了槍。

誰知,譚世民竟然躲開了射向他頭部的子彈,胸前那顆子彈被他身上的防彈衣擋下了。接著,譚世民一揮手,七八個手下閃電般撲向華一驍和阿蘭,將他們摁倒在地。

譚世民看了兩人一眼,面無表情地說:“善待他們。”

一年後,華一驍和阿蘭被押到一間辦公室。譚世民正等在裡面,他竟為兩人打開了手銬腳鐐。

“華一驍先生,俞蘭小姐,你們受苦了!”譚世民向兩人深深鞠了個躬,“感謝兩位和軍統的多次真假刺殺。如果不是你們,冢田攻和李士群等惡人也死不了那麼快;琉球海域的一百多艘日本軍艦,也不可能會被美軍擊毀得那麼徹底。上個月,日本已經投降。兩位有什麼打算?入國軍,還是去延安?”

原來,華一驍被派到南京,一開始,就是計劃用他及許多弟兄的犧牲,來掩護假叛變的譚世民,使得他能得到日偽高層的充分信任,獲取更多的機密情報。

華一驍心情複雜地說:“給譚將軍造成那麼多次驚嚇,實在是不好意思。日寇既已投降,我和阿蘭打算赴南洋經商,望將軍恩准。”

譚世民送了華一驍和阿蘭一大筆盤資,並親自送兩人上了去南洋的郵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