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重鎮武川縣青山遮不住蓄勢吐蒼翠

北魏重鎮武川縣青山遮不住蓄勢吐蒼翠

武川縣地處陰山北麓,大青山中部,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首屈一指的旅遊資源富集縣份。其中心地帶距呼和浩特市僅33公里,境內有呼-白(呼和浩特-白雲鄂博)、呼-錫(呼和浩特-錫林浩特)、集-固(集寧-固陽)三條主幹線縱橫貫穿,是通往希拉穆仁草原、葛根塔拉草原、二連浩特口岸的“綠色大通道”。

武川縣不僅是聞名塞外的紅色旅遊革命老區,而且還享有著“北魏重鎮”、“帝王之鄉”、“龍鳳之鄉”、“馬鈴薯之鄉”、“塞外紅色之鄉”、“中國綠色名縣”之美譽。

北魏重鎮武川縣青山遮不住蓄勢吐蒼翠

自然資源得天獨厚

北魏重鎮武川縣青山遮不住蓄勢吐蒼翠

武川縣境內山峰聳立、層巒疊嶂、怪石林立、飛瀑滾玉、林密草深、鬱鬱蔥蔥,優美的自然風光成為許多野生動物棲居的家園,斑羚、梅花鹿、狼、狐狸,青羊,啄木鳥、百靈等飛禽走獸名目繁多。每年盛夏來臨之際,是武川縣旅遊的黃金時期。這裡的夏天,百花盛開、綠草如茵、參天大樹、隱天蔽日,泉瀑淙淙,空氣清新,是難得的避暑好去處。金秋九月,又是一幅色彩斑斕,令人心醉的美麗油畫。冬天來臨,銀裝素裹、原馳蠟象,皚皚白雪、天地一線,遠山近樹、影影綽綽,天籟之音、嫋嫋不絕。在這裡,你不僅可以與狍子、梅花鹿、獾子、斑羚、狼、狐狸、野雞、野兔等大自然的寵物零距離接觸,而且還可領略遊牧民族的古樸風俗。

北魏重鎮武川縣青山遮不住蓄勢吐蒼翠

武川縣境內河流密佈,生生不息,境內的四大優良牧場一望無垠、草樹相間、鳥語花香,構成了獨特的高山牧場景觀,這裡的山、水、林、草融為一體,形成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景觀。武川縣在打造旅遊勝景的攻堅戰中,特別強調田間種植結構的科學佈局,經過不斷摸索和調整,現已打造出系列綠色有機農莊示範區,中棚馬鈴薯種植區、花田經濟作物種植區等既保障農民增產創收,又為旅遊業增彩添色的特色示範園區。

北魏重鎮武川縣青山遮不住蓄勢吐蒼翠

歷史資源厚重廣集

武川縣不僅綠色生態資源富集,而且還擁著有深厚的人文歷史資源。走進武川縣就如同在翻閱一本厚重的歷史文獻,在遊牧文化與中原文化的碰撞中,融合成了武川縣獨有的陰山白道文化。歷史文獻記載,武川縣在蒙塵的歷史煙雲裡,曾經是通往蒙、俄茶絲之路的第一關隘,是古來兵家必爭之地,也是陰山南北戰略要衝的致命咽喉,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卓爾不凡的歷史文化。

北魏重鎮武川縣青山遮不住蓄勢吐蒼翠

在北魏之初,武川鎮是設置最早的邊陲軍事重鎮之一,趙、秦、漢、北魏、金五個朝代的長城在這裡蜿蜒穿梭;這個偏居一隅的北方小鎮,曾經夢圓了無數英雄豪傑的鴻鵠之志。從這裡走出的關隴集團武川軍團,在歷史上如雷貫耳,影響了中國歷史近兩百年;這裡還孕育了北周隋唐三朝的十位皇帝、六位皇后,素有“龍鳳之鄉”的美譽。中國歷史的著名人物,創建北周的宇文泰、隋朝創始人楊堅、唐朝創始人李淵、李世民父子,這些顯赫的人物無不與這塊黑土地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近代的抗日戰爭時期,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李井泉、姚喆、楊植林等我黨重要人士,曾以武川縣為游擊戰爭活動中心,建立了名揚中外的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這裡一度成為陝甘寧邊區的北方門戶,也是與國際反法西斯陣線蒙古和蘇聯保持密切聯繫的重要國際交樞紐線;在這裡,通過實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孕育和培養了大批優秀民族幹部。

北魏重鎮武川縣青山遮不住蓄勢吐蒼翠

北魏重鎮武川縣青山遮不住蓄勢吐蒼翠

武川是中原各族與北方遊牧民族交往的重要場所,透過歷史煙塵和兵燹(xian)戰火帶我們見證留存在這塊土地上的歷史痕跡。這裡現有保存較為完好的秦漢、趙長城,遊牧貴族狩獵地遺址,土城梁古城遺址,金塹壕、魏帝行宮遺址、五皇廟、關帝廟、班定召、老爺廟、牌樓館、民族英雄吉鴻昌的題詞——化險為夷、通往北部草原的古驛道遺址等。抗日戰爭年代,得勝溝有司令部、教導所、衛生所、警衛室、兵工機械所、練兵場遺址;綏遠省委、晉綏專署、地委遺址;李齊溝“郝區政府”及井爾溝遺址等。現在,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遺址,成為緬懷歷史、教育後人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武川縣是中原各民族與北方遊牧民族交往的重要場所,是蒙古族等少數民族相對集中的生產生活區,也是農耕文化與遊牧草原文化的交匯融合處,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飽含濃郁後山特色的習俗風情,且具有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武川民俗涉及範圍廣泛,內容豐富多彩。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如:二人臺、爬山調、扭秧歌、剪紙、刺繡等民間鄉土文化;後山羊肉、莜麵宴、土豆宴等美食文化。

特色景觀美輪美奐

北魏重鎮武川縣青山遮不住蓄勢吐蒼翠

北魏重鎮武川縣青山遮不住蓄勢吐蒼翠

哈達門高原牧場是內蒙古自治區精品旅遊線路之一,塞北聞名的高山草甸草原,資源分佈在大青山鄉五道溝行政村, 2010年被批建為國家3A景區。景區以遊牧文化、高山牧場森林公園為主體特色。

“塞外小延安”德勝溝是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1938年秋,八路軍大青山支隊挺進大青山,創建了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為全國19個根據地之一。在抗日戰爭中,大青山區以其特定的位置,成為整個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的中心地帶,被人們譽為“塞外小延安”。 2005年,被中宣部、國家發改委等13個部委命名為全國100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之一;2008年,大青山紅色旅遊區被內蒙古自治區紀檢委、組織部、宣傳部命名為全區廉政教育基地、全區國防教育基地、黨員培訓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被中宣部命名為第四批全國87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

北魏重鎮武川縣青山遮不住蓄勢吐蒼翠

塞水山莊旅遊區位於大青山山脈腹地,武川縣大青山鄉壩頂村西南,與烏素圖森林公園、牌樓館、大青山避暑山莊、哈達門高山牧場旅遊區等眾多旅遊景點相鄰。整體建設古樸典雅、自然大方。紅磚牆、白格窗、鐵圍欄與景區的山川景觀,自然風光融為一體,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

北魏重鎮武川縣青山遮不住蓄勢吐蒼翠

淖爾梁蒙古語意為有水的山樑,地處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北坡,方圓約60平方公里範圍劃定為本旅遊項目景觀保護區,用於旅遊產品及配套開發和項目建設。鑑於淖爾梁生態旅遊區豐富而獨特的旅遊資源,無論是觀賞度假,還是康體療養、科考都會給客人帶來無盡的享受。呼和馬場旅遊生態園位於武川縣西烏蘭不浪鎮紅山子村委會小東耗村,是呼市最大的牧家樂場所,集蒙古族草原風情的餐飲、住宿、娛樂為一體,

寶坤有機農莊位於得勝溝鄉、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紅色景區之內,以紅色觀光和綠色旅遊資源為依託,建設了農家樂、厚牆體溫室、育秧車間、農民技術講習所、得勝廣場、育雛中心、紅色旅遊接待中心等設施。

北魏重鎮武川縣青山遮不住蓄勢吐蒼翠

內蒙古青克爾牧家樂,北臨希拉穆仁草原,西接包頭市,南臨大青山抗日英雄紀念館,井爾溝抗日英雄烈士陵園,東接葛根塔拉草原風景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可為遊客提供自主採摘、開心農牧場、遊樂馬隊、遊牧農耕文化、篝火晚會、自由垂釣、卡拉OK、當地特色歌舞服務,遊客可以盡享極具特色的生活體驗和優質服務,感受帝王之鄉的人傑地靈和獨特魅力。

北魏重鎮武川縣青山遮不住蓄勢吐蒼翠

北魏重鎮武川縣青山遮不住蓄勢吐蒼翠

五道溝農家樂位於大青山腹地、哈達門高原牧場景區境內,隸屬於武川縣大青山鄉,五道溝農家樂被市旅遊局評為呼和浩特市唯一一家旅遊接待示範村,其中有9戶被呼市旅遊局授牌為“農家樂旅遊接待戶”。

德勝營農家樂背靠淖爾梁高山溼地草原,西臨卯獨沁抽水蓄能電站。德勝營農家樂以鹿、狍子特色養殖,食用菌種植基地、蒙古包餐廳為主要特色。

北魏重鎮武川縣青山遮不住蓄勢吐蒼翠

北魏重鎮武川縣青山遮不住蓄勢吐蒼翠

在把武川縣打造成“清新秀美、宜居親和、獨具特色的首府衛星城”的同時,武川縣委、政府按照旅遊業發展與農民脫貧致富齊頭並進的總體實施方案,因地制宜、科學合理地打出了一系列相得益彰的組合拳,把武川縣從頭到腳打造成了一個風光亮麗的宜居之城。

武川縣是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的靚麗風景名片,也是呼和浩特市的重要人文旅遊勝地,這裡資源豐富、民情淳樸,環境優美,是一個賞心銳目的理想休閒之地。為了把該縣打造成一個人文歷史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的塞外旅遊名城,武川縣更大的謀篇佈局正在如火如荼的行進中,相信當您再次踏入武川縣地界時,更有一番別樣的滋味令您樂不思蜀,會讓您真切地感受到什麼叫人間仙境?

(李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