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地域文化舞動千年——安徽無爲魚燈

傳統地域文化舞動千年——安徽無為魚燈

民俗傳統跨越千年

在這個1000多年前建立起來的江邊小城,“魚”曾經是人們生產和生活的主題。舊時,長江經常氾濫,糧食顆粒無收,為了生存,人們利用長江水系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既種田又捕魚來維持生計。後來,為了慶賀糧魚豐收,祈求捕魚平安,由家中男丁舞動魚燈向魚龍祈福禱告,漸成習俗,每年正月都要玩“魚燈”慶祝。按照當時的習俗:玩“魚燈”第一天叫“開燈”,最後一天叫“收燈”。從“開燈”第一天起要擺“供桌”,由全村人負責祭禮,請道士做道場,一直到玩燈結束。

傳統地域文化舞動千年——安徽無為魚燈

在無為,魚燈又被稱作“吉祥燈”、“太平燈”“幸福燈”,素有“燒香打醮,抵不上紅燈一繞”的美譽。有傳染病災或者農作物蟲害等,村民們一律按“許願還願”的形式來玩“魚燈”。把玩“魚燈”作“神靈”來驅惡、趕魔,祈求平安無為魚燈歷史悠久,相傳在北宋宋仁宗期間,包公到陳州放糧得勝回朝後,為放花燈,曾普召全國各地向朝廷敬供花燈。據說:當時無為人敬獻了八條魚(魚燈),得到朝廷讚揚。就這樣,無為民間舞蹈“魚燈”就保留下來了。據清朝嘉慶《無為州志》記載:“州中元夕放燈,由來已久。燈前必設大牌,繪一獸形,虎面麒足,雄勢獰猙,振以金鼓,俗名‘虎頭牌’,實乃龍神可闢水怪。”無為魚燈主要分佈在以捕魚為生的黃雒河、裕溪河系鄉鎮帶,分支眾多,其中最出名的當屬無城鎮八里村的任家和黃雒社區的潘家。

製作技藝巧奪天工

作為魚燈工藝傳承人,每隔幾年,任俊堂都會“出山”,為家族和村裡製作新魚燈。

扎一盞結實又精巧生動的魚燈有不少講究。魚燈由50根竹篾軋製,削出的竹條必須大小合適、軟硬適中;魚身最難扎,要魚肚圓正、勻稱、肚大才合適,再蒙以紗布,紗布外刷膠,再貼上透明的油皮紙。做好一個燈至少要三天,魚身做好還要畫師一筆一筆地上色,雖費心費力,但每個魚燈都有寓意,都有託付。

傳統地域文化舞動千年——安徽無為魚燈

由於生產油皮紙已經倒閉,如今扎制魚燈的材料改成了薄透的特質紗布,竹蔑也改成了輕鋁管,魚燈內部的光源也由蠟燭改成了充電的燈,重量要比原先輕了許多,舞起來稍微省些力氣。

魚燈演出一般共有10盞。除了“獨佔鰲頭”和“麒麟送子”兩盞彩燈外,其餘8盞魚燈分別是頭紅(鯉魚)、二綠(鯤子)、三黃(鰉魚)、四黑(馬魚)、五金(金魚)、六鰱(鰱魚)、七鯽(鯽魚)、八(魚),象徵著“春夏秋冬,今年吉祥”。魚燈長約2米,魚燈表面繪上多彩精美的八仙圖案,寓意子孫後代“名有能耐、各顯神通”。

閃閃魚燈薪火相傳

魚燈除了表演外,“接燈”是另一件大事。為了保證魚燈文化的穩續傳承,每一盞魚燈和演出的銅鑼、圓鼓等樂器分別由三戶負責。負責魚燈演出的家庭,從家中新生兒誕生那刻起就要考慮下一代“接燈”的人選。如果該戶家庭沒有男子,就由長輩商議選擇適宜親賊家的子嗣來“接燈”。

傳統地域文化舞動千年——安徽無為魚燈

儘管如此,任俊堂還是擔憂“魚燈的技藝後繼無人”,村裡魚燈舞隊的骨幹大都是中老年人為主。“很多年輕人都外出讀書或工作,一戶人家有人會跳就了不起了。”任俊堂說,即使是自己家裡,有興趣魚燈技藝的子女也不多,希望政府在魚燈演出、傳播等方面給予更多支持。

在八里村,從老人到慢懂孩童,幾乎每位觀眾都能對魚燈表演說出一二。舞魚燈不僅是民俗,體現的更多的是文化,是人情。早在1956年,無為魚燈就曾到北京懷仁堂參加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受到了領導和舞蹈藝術家們的高度評價。現如今,無為魚燈知名度越大,人們的認同感就越高。每到節日,身在異鄉的舞燈人就會自發地回到故鄉舞起魚燈。非遺不僅是文化交流的紐帶,也具有凝聚人心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