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易懂的淺析「區塊鏈」概念

通俗易懂的淺析“區塊鏈”概念

2015年的“互聯網+”引起了全民關注,而如今“區塊鏈+”已從概念走進現實。

區塊鏈+支付、區塊鏈+徵信、區塊鏈+能源、區塊鏈+保險……區塊鏈技術正不斷點燃人們的熱情,無論是傳統機構還是新興公司,都選擇迎頭趕上,斥資佈局。

其實最開始瞭解到區塊鏈是因為比特幣,那究竟比特幣是什麼,區塊鏈又是什麼呢?

我們先看一個鬥地主的故事:

商務男,老爺爺和小男孩在一起鬥地主,地主贏了得10塊錢,農民贏了每人得5塊錢。為了避免賴賬,他們約定每人拿出來100塊錢,存在聖誕老人那裡,聖誕老人負責記賬。記賬表格如下:

通俗易懂的淺析“區塊鏈”概念

通俗易懂的淺析“區塊鏈”概念

聖誕老人是他們都信任的中心,每次打完牌都把比賽結果告訴聖誕老人,聖誕老人負責記賬。

例如商務男作為地主贏得了第一局比賽, 那接下來的賬本就是:

通俗易懂的淺析“區塊鏈”概念

三個人可以愉快的打牌了, 記賬的事情就交給了聖誕老人。但是這種中心記賬是有一些問題的:

1. 聖誕老人年邁已高, 要是突然掛了怎麼辦?

2. 村裡有黑客出現, 把存在聖誕老人那錢偷走了 怎麼辦?

3. 聖誕老人坐地起價, 要求每次記賬都收手續費 怎麼辦?

4. 聖誕老人挪用公款, 把300塊錢拿出去放貸了, 沒有及時收回怎麼辦?

5. 聖誕老人記錄了每個人的私有數據, 他把這些隱私信息賣掉了怎麼辦?

6. 聖誕老人開了個互聯網大賭場, 同時記錄1萬個人鬥地主, 忙不過來怎麼辦?

以上其實都是中心化交易的一些風險,為了解決這種問題,一種新的去中心化的記賬技術產生了, 這就是比特幣。 他是由是日本人中本聰發明的。

去中心化的方式如下:

記賬不再依賴聖誕老人一個人,系統有無數個人可以參與記賬,參與記賬的人系統會給與一點獎勵,所以記賬又叫挖礦,記賬的人叫礦工。

通俗易懂的淺析“區塊鏈”概念

商務男,小朋友,老爺爺打完牌後,把比賽完畢後的轉賬記錄, 以大喇叭廣播的方式告知所有的記賬的群眾(礦工), 第一個腦子靈活,運氣好,算賬快的人就得到了記賬權,他記好賬後就以大喇叭廣播的方式, 告訴其他的礦工,看我的賬本寫好了,你們直接抄我的賬就行了。

這個賬本同步存儲在每個群眾的賬本里面。 分佈式記賬系統解決了中心記賬的問題。

關於裡面的技術細節,我們後面會一一介紹。用代碼的方式帶大家實現。

中心化和區中心化用一個圖可以容易的理解:

通俗易懂的淺析“區塊鏈”概念

以上結論:

• 比特幣不是一種貨幣, 他是一個分佈式的總賬系統, 電子總賬在每個參與者電腦上備份, 實時的同步和對賬;

• 總賬記錄這一定數量的比特幣從一個參與者到另外一個參與者的過程, 每次記錄都會廣播到網絡;

• 比特幣本身沒有價值. 比特幣的價值在於, 第一個通過去中心化的分佈式信任系統實現了價值轉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