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海房價會降嗎?博弈激烈穩中漲跌

國家統計局的數字顯示:從2016年7月起,北海新建商品住房價格連漲17個月。


為遏制房價上漲,北海限售、限購、限價,種種措施接連而出。終於,2017年12月、2018年1月,北海房價連續下跌,17連漲終成歷史。

2018年,北海房價是漲,還是跌?

四大因素會促使房價下跌

千辛萬苦才堪堪壓住房價,豈能容忍房價立即再度反彈?預計2018年北海仍繼續堅持兩大策略:一是房價與裝修明確分開(精裝房子要籤購房合同和裝修合同),二是嚴格監控房價備案(成交價不得高於備案價)——這是因素一:官方嚴控房價。

2017年北海樓市火爆是因為同時撞上四個意外情況:北方霧霾、大中城市調控、國家領導人視察、北部灣城市群。2018年北海還會有這樣的好運氣乎?估計不會——這是因素二:缺乏強烈的市場刺激。

北海去年力推全域旅遊,成績雖然斐然但旅遊地產在中國已失卻往日風頭。北海已經成為國內非常知名的越冬城市,但近期不盡人意的空氣質量以及臭名遠揚的傳銷現象猶豫了不少看房人。健康地產對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苛求會讓2018年的北海樓市躊躇——這是因素三:城市光環在褪色。

2017年北海房子一年賣出了往年差不多兩年的數量。但生猛的只是上半年,下半年又漸漸回到了高庫存。在新樓盤大舉入市、新項目不斷開工的衝擊下,樓盤打折促銷又頻頻再現——這是因素四:供過於求,房價難漲。

五大情況會刺激房價上漲

北海樓盤高度依賴中介。因為外地人是購房的絕對主力但很多匆匆而來。如果沒有中介帶看,面對著陌生的城市甭說買房,能找到售樓中心都相當了不起。不過,中介帶看卻増加了購房環節和銷售成本,從而讓房價難跌甚至要漲——這是情況一。

北海樓市雖然又回到了高庫存,但現在已經難以構成威脅。因為城區(南珠大道以西)已經沒有多少可供開發的住宅用地。尤其是海景房方面,現階段的優質地塊幾乎被消耗殆盡。當市場認為土地將很快成為稀缺資源的時候,房價下跌只能是一個期盼的符號——這是情況二。

雖然整體上高庫存,但敏感地帶後續房源卻不多。例如銀灘西區的碧桂園、恆大、冠山海、壹海江山的在建項目進入尾盤已經清晰可見。隨著自身庫存壓力的漸漸減輕,它們極有可能會帶動北海房價居高不下——這是情況三。

北海城市建設已經告別了粗放階段,現在是對城市的精雕細琢。斷頭路快速消失、新建道路接連出現、市政配套不斷完善。銀灘西區的綠色步道、茶亭路的黃金北岸、銀灘東區的西村港大橋、馮家江的水環境治理……種種利好消息明顯拉昇了對北海的未來期望值,房價持續上漲毫不意外——這是情況四。

2018年北海房價會降嗎?博弈激烈穩中漲跌

春節期間,北海霧霾雖然令人失望,但霧鎖瓊州萬車滯留更引發對海南購房的反思。相比之下北海雖然仍有種種不足,但整體上北海卻有著極為明顯的均衡性,反映在購房上就是綜合性價比的異常突出——這是情況五。

房價的激烈博弈

2018年是北海房價的博弈年。

城市軟環境的建設和外地人的認可程度構成了房價博弈主線。會不會繼續實施城建計劃、能不能如期推進城建項目?會不會堅定打擊傳銷、能不能快速清除傳銷?會不會堅持環保優先、能不能常現藍天白雲?考驗著北海政府也影響著北海經濟的發展、影響著北海房價的漲跌。

這是2018年北海樓市最為擔憂的地方。

官方對房價的嚴控和開發商的漲價衝動又構成了房價的另一層博弈。

官方的策略是剝離非房價因素、制定房價上限。開發商的對策是價外收費:額外收取團購費諮詢費裝修費信息費等等名目費用之後將房價下調。這個博弈的結果有可能是房價下跌了但購房款不降反升。

如果具體一點,很有可能是兩極分化:高端樓盤穩中有升(地段資源稀缺),中低端樓盤穩中有跌(數量供過於求)。而反映在統計數字上:北海房價2018年或會持續下降,但實際購房款或不降反升(價外收費)。

即使遇上惡劣的市場環境,2018北海房價也不會明顯下跌——開發商們會通過花樣繁多的贈送名目(如購房送家電送裝修送物業費等等)來維繫房價的穩定。不經幾番掙扎、不到退無可退的時候,有幾個會降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