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限,吃一頓就少一頓,每一餐都不能辜負

美食,是人最深的鄉愁。一個人長大後,總有些滋味,只能停留在回憶裡。無論去過多少地方,吃過多少珍饈佳餚,你最懷念的,還是媽媽做的家常菜。因為,時光將味道烙在了我們的味蕾上,隨生而生,永不磨滅。

梁實秋《雅舍談吃》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筍煮肉”

“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美食者重在食物的質,而非量。

“瘦肉鮮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佐酒下飯為無上妙品”

人之最饞的時候是在想吃一樣東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間。

生命有限,吃一頓就少一頓,每一餐都不能辜負

今所謂“炸活魚”,乃於吃魚肉之外還要欣賞其死亡喘息的痛苦表情,誠不知其是何居心。...獸食人,人屠獸.......野蠻殘酷的習性深植在人性裡面,經過多年文化陶冶,有時尚不免暴露出來。

蚌肉而言,色白而腴,味脆且香,以雞湯煮的適宜,實在是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

生命有限,吃一頓就少一頓,每一餐都不能辜負。

生命有限,吃一頓就少一頓,每一餐都不能辜負

汪曾祺《四方食事》

油條兩股拆開,切成寸半長的小段。拌好豬肉(肥瘦各半)餡。餡中加鹽、蔥花、薑末。如加少量榨菜末或醬瓜末、川冬菜末,亦可。用手指將油條小段的窟窿捅通,將肉餡塞入、逐段下油鍋炸至油條挺硬,肉餡已熟,撈出裝盤。此菜嚼之酥脆。油條中有礬,略有澀味,比炸春捲味道好。 這道菜是本人首創,為任何菜譜所不載。很多菜都是饞人瞎琢磨出來的。

生命有限,吃一頓就少一頓,每一餐都不能辜負

大紅袍不易得,據說武夷山只有幾棵真的大紅袍樹。功夫茶的茶具很講究,但我只見過描金細瓷的小壺、小杯,好茶須有好茶具,一般都是湊起來的。張岱《紅樓夢》櫳翠庵妙玉拿出來的也是各色各樣的茶杯。符文說“玉書碨”、“孟臣罐”、風爐和“若深甌”合稱”烹茶四寶“。”四寶“當然也是湊集起來的,並非原配,但稱”四寶“,也可以說是”一套“了。

生命有限,吃一頓就少一頓,每一餐都不能辜負

米粉揉成小枕頭狀的一坨,蒸熟,是為餌塊。切成薄片,可加肉絲青菜同炒,為炒餌塊;加湯煮,為煮餌塊。雲南人認為騰衝餌塊最好。騰衝人把炒餌塊叫做“大救駕”。據說明永曆帝被吳三桂追趕,將逃往緬甸,至騰衝,沒吃的,餓得走不動了,有人給他送了一盤炒餌塊,萬歲爺狼吞虎嚥,吃得精光,連說:“這可救了駕了!”我在騰衝吃過大救駕,沒吃出所以然,大概我那天也不太餓。

生命有限,吃一頓就少一頓,每一餐都不能辜負

汪曾祺《汪曾祺談吃》

有些東西,本來不吃,吃吃也就習慣了。也就是口味這個東西是沒有定性的。有些東西,自己儘可不吃,但不要反對旁人吃。不要以為自己不吃的東西,誰吃,就是豈有此理。一個人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對食物如此,對文化或者其他的東西也是一樣。

說到底,人生在世冰霜苦旅、得失流離,到頭來,真正能令人慰藉的,也無非就是樸樸素素求碗熱湯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