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要辦一件「頂級」大事,意義非凡!

中英貿易關係將迎來大的突破,兩國有望實現高水平的經貿合作。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報道,中國和英國打算在英國脫離歐盟後達成頂級自貿協定。報道稱,24日在北京召開的中英經貿聯委會第13次會議之後,中國商務部發表聲明稱,兩國同意“積極探討英國脫歐後雙方商談高水平自貿協定可能性”。

英國人也回拋了橄欖枝。路透社25日報道稱,英國已向中國企業發出開放市場的強烈信號。中國是英國脫歐後希望達成自貿協定的國家之一。

英國國際貿易部投資部長格拉漢姆·斯圖爾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英國脫歐為其創造了40年來首次可以獨立實施貿易和投資政策的機會,英國一定會更加開放,中國投資者應把握英國良好的營商環境帶來的機會。

從媒體到官員,中英兩國都對這一次“頂級”合作充滿了期待。而“頂級”這一標籤又該如何解讀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改革開放處處長、研究員張煥波在接受參考消息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頂級”,意味著該自貿協定是一個寬領域、高水準的面向新一代貿易規則的協定。其開放程度、開放標準都處於世界最高水平,可以與其他高水平自貿協定媲美。協定範圍可以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規則等領域,包含電子商務、競爭政策、政府採購、環境等“21世紀經貿議題”。

張煥波認為,中英兩國若能達成自由貿易協定,將具有重大意義。首先,會對中英兩國產生巨大的互惠效應:中英兩國產業結構互補性強,雙方更加緊密的經貿制度性安排會進一步釋放需求空間,同時為兩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其次,會在國際上產生正面的、積極的示範效應。英國是世界上最具資歷的發達國家,是國際規則的重要制定者;中國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願意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中英自貿協定許多規則也將具有引領性。這也會進一步向世界表明中國在對外開放上的積極態度。

有分析認為,未來的中英關係一定程度上依然受制於英國與歐盟的關係。如果英國“軟脫歐”,最終保留在歐盟的關稅聯盟內,那麼中英經濟關係就不會發生變化。而如果英國“硬脫歐”,離開歐盟整體經濟框架,情況會變得複雜。

對此,張煥波表示,中英達成自貿協定確實面臨一些挑戰。如果英國“硬脫歐”,將帶來巨大不確定性,可能會延緩中英間協定的達成。此外,當前一些國家推行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也可能引發一些反對中英合作的阻力。

張煥波強調,從全球化趨勢來看,多邊貿易體制陷入發展緩慢的困境。在此背景下,高水平的雙邊貿易協定變得相對有效,也被認為是對多邊貿易體制和規則的有益補充。英國在脫歐後,具有高度的靈活性,還具有與其他國家達成緊密經貿協定的願景。中國正在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一帶一路”倡議獲得國際高度認可,這都為兩國簽訂自貿協定提供了有利支撐。

作為東西方歷史悠久的兩個國家,中英關係互利性強這一特質不會改變。如果能在當前的國際環境下實現高水平的合作,兩國在未來迎來的機遇一定多於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