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三國時最窩囊的諸侯,因患「被迫害妄想症」,做出了這個決定

三國時期,群雄並起。各路諸侯擁兵自重,互相攻伐吞併。在長時間的戰爭之中,有很多諸侯戰敗身死,成為勝利者登天的臺階。其中有一路諸侯不僅闇弱,在中原逐鹿之中敗下陣來,而且死得極其窩囊。

他是三國時最窩囊的諸侯,因患“被迫害妄想症”,做出了這個決定

這個諸侯叫做韓馥,是東漢的冀州牧。當時董卓進京,要求廢掉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即漢獻帝。所有的朝臣都反對廢帝,但都懼怕董卓的血腥手段,噤若寒蟬。只有袁紹敢出聲反對。董卓氣得拔出劍要殺袁紹,袁紹也拔出佩劍,非常霸氣地說道:“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袁紹的叔父袁隗害怕袁紹被殺,勸下董卓,袁紹揚長而去。

他是三國時最窩囊的諸侯,因患“被迫害妄想症”,做出了這個決定

此時的袁紹也比較害怕,索性棄官不做,逃到冀州。董卓看到這個麻煩已經離開了洛陽,也願意順水推舟,封袁紹為勃海太守。袁紹至此歸冀州牧韓馥管轄。但是袁氏一門的名聲實在太厲害,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袁紹此時的威望還高過韓馥一頭,屬於強賓壓主。韓馥害怕袁紹,每天派人監視、限制袁紹。

他是三國時最窩囊的諸侯,因患“被迫害妄想症”,做出了這個決定

之後董卓改立漢獻帝,權傾朝野,在洛陽胡作非為。東郡太守橋瑁邀請各路諸侯共同舉兵,討伐董卓。由於袁紹的巨大影響力,韓馥無法再繼續控制袁紹,只能支持他起兵。同時韓馥也是討董聯軍中的一路。

他是三國時最窩囊的諸侯,因患“被迫害妄想症”,做出了這個決定

雖然袁紹脫離了韓馥的掌控,但還是一支客軍,仰人鼻息。韓馥害怕袁紹羽翼豐滿之後,轉過頭來對付自己,於是經常少給袁紹軍糧,希望他軍心動盪。袁紹和韓馥之間的嫌隙越來越大。

他是三國時最窩囊的諸侯,因患“被迫害妄想症”,做出了這個決定

袁紹的謀士逢紀建議袁紹拿下冀州作為成就霸業的根基。強攻不僅損兵折將,而且不利於袁紹的名聲。他給袁紹出了一個主意:暗中聯繫公孫瓚一起打冀州,約定事成之後,一家一半。韓馥懦弱,只能利用袁紹的勢力抵抗公孫瓚。袁軍一進城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拿下冀州。袁紹深以為然。之後公孫瓚應約進攻冀州,韓馥果然把袁紹迎入城中。

韓馥的謀士荀諶看出了袁紹的野心,勸韓馥早一點投降,還能保住一條性命。韓馥自覺沒有勝算,也就很光棍地投降了。袁紹很高興,給他封了個沒有實權的官職。但是韓馥仍然惴惴不安,逃到張邈那裡去。

有一天袁紹派使者來張邈這裡有事相商,被韓馥無意間看到。韓馥還以為是袁紹想要殺了自己,嚇得躲進廁所。韓馥覺得已經走投無路,於是用一把書刀解決了自己的生命。

參考文獻:《後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