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廣、深、天143家獨立醫學檢驗所名單

獨立醫學實驗室(Independent Clinical Laboratory,簡稱ICL),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第三方醫學檢測機構,或者專業程度更高依託醫科大學的臨床檢測中心。

國內ICL機構正在以雨後春筍的速度發展,目前中國已經出現了大量的獨立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根據醫世象的統計,僅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四地的獨立醫學檢驗所就已經達到143家:

上海獲得認證的57家獨立第三方醫學檢驗所

上、廣、深、天143家獨立醫學檢驗所名單

上、廣、深、天143家獨立醫學檢驗所名單

上、廣、深、天143家獨立醫學檢驗所名單

上、廣、深、天143家獨立醫學檢驗所名單

上、廣、深、天143家獨立醫學檢驗所名單

上、廣、深、天143家獨立醫學檢驗所名單

上、廣、深、天143家獨立醫學檢驗所名單

廣州獲得認證的31家獨立第三方醫學檢驗所

上、廣、深、天143家獨立醫學檢驗所名單

深圳獲得認證的20家獨立第三方醫學檢驗所

上、廣、深、天143家獨立醫學檢驗所名單

天津地區獲得認證的35家獨立第三方醫學檢驗所:

上、廣、深、天143家獨立醫學檢驗所名單

上、廣、深、天143家獨立醫學檢驗所名單

上、廣、深、天143家獨立醫學檢驗所名單

上、廣、深、天143家獨立醫學檢驗所名單

上、廣、深、天143家獨立醫學檢驗所名單

上、廣、深、天143家獨立醫學檢驗所名單

上、廣、深、天143家獨立醫學檢驗所名單

上、廣、深、天143家獨立醫學檢驗所名單

對於醫學獨立實驗室的快速蔓延社會聲音褒貶不一,主要爭議集中在實驗室結果的及時性及準確性方面,這也是獨立醫學實驗室發展初期的真實寫照;

其實任何新興事物都是從混亂無序經由不斷完善而有序發展;隨著近幾年衛計委對第三方檢測機構運營資質監管趨於嚴格,使得我國ICL整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專業度不輸三甲醫院醫技科室,為臨床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檢測手段,行業認可度不斷提高。

相對於醫院來說,獨立實驗室最大的疑問在於標本運轉週期,醫院內部能夠做到的檢驗報告週期,尤其是急診的檢驗週期是否能滿足臨床和患者的需求。隨著獨立醫學實驗室的連鎖化運營,以及檢驗標本的冷鏈運輸,一般檢測項目的標本運輸時間都可以滿足質量和報告週期的要求,有些區域化醫學檢驗中心,已經能夠做到急診標本兩小時內檢測,隨著獨立醫學實驗室在標本運輸上更為專業化的運作,這一點將越來越有效的得以保障。相對於醫院檢驗科,獨立醫學實驗室在更多方面具有比醫院更高的要求,也具有一定的優勢:

監管嚴格,資質齊全

獨立醫學實驗室(ICL),受衛計委嚴格監管,並統一納入醫療質量控制體系範疇,為了確保檢驗質量和醫療安全,獨立醫學實驗室必須同醫院醫技科室一樣經過室內質量控制和室間質量評價考核並參加各種認證:ISO(國際標準化組織) 15189《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的專用要求》,CAP(美國病理學家協會)《實驗室認可計劃,LAP》,CNAS醫學實驗室認證等。

項目種類多,檢測成本低

獨立醫學實驗室其優勢在於平臺多樣化和檢測規模化:

平臺全面——以分子病理項目為例,獨立醫學實驗室覆蓋了從DNA、RNA到蛋白質表達的檢測,平臺分別包括組織病理及免疫組織化學(IHC)及熒光原位雜交(FISH)平臺、Sanger測序平臺、NGS測序平臺、Affymetrix基因芯片平臺、定量PCR及數字PCR平臺、流式細胞平臺等。

發達國家的實驗室臨床檢測項目遠遠超過國內,歐美日的第三方檢測機構能夠提供的檢測項目超過5000種,而國內規模較大的檢測機構也只能檢測約500~1500個項目,我們預測未來幾年,我國ICL行業依然會高速增長。

第三方檢測機構能將區域內多家醫院樣本集中監測,等形成規模效應,極大的降低了檢測成本,由於醫療控費延伸至檢驗端,使醫療機構檢驗外包動力進一步增強,極大的拓展了第三方檢測機構發展空間。

技術優勢

基於第三方檢測機構的規模效應,使得其能夠將最新的檢測技術得以應用,這是絕大部分醫療機構所不具備的優勢;如近幾年興起的NIPT項目,腫瘤診斷與治療高通量測序技術,數字PCR技術等都能很好的詮釋這一點。

價格優勢

對於醫院來說,檢驗項目的收費都是醫保原價,但標本送到獨立實驗室都會有價格折扣,對於醫院來說,減少了設備、人員的成本,但診斷的收入卻不受影響;對於國家來說,標本集中送檢,減少了基層醫院檢驗科的重複建設,大大減輕了醫保的投入。

行業發展

我國ICL行業起步較晚,萌芽於上個世紀80年代,截止2015年開展了ICL業務的企業數量為356家,行業規模70億左右,年複合增長率在30-50%,行業滲透率在3%左右,同美歐日國家38%、50%,67%的滲透率相比相差甚遠。

隨著我國醫改紅利的持續釋放,我們預測未來幾年,ICL行業依然會高速增長,保守估計到2020年行業滲透率達到10%左右,200億市場規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