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睡彭于晏,我更想睡他……的牀!

“你想象過家的樣子嗎?”

“我以後的家可能不會有客房,不會有客廳,不會有書房,但是一定會有一張舒服的沙發和一張溫暖的床。”

然而,就有這樣一個人,32年來一直致力於打造中國式家居時尚,並將這種家居時尚推向全國,推往世界。他就是中國家居業掌門人,紅星美凱龍的創始人——車建新。

比起睡彭于晏,我更想睡他……的床!

20年前,我問自己,“我是誰?”

答案是:“一個好木匠”

1966年,車建新出生在常州金壇一個清貧的家庭。17歲時,面對日益貧寒的家境和並不理想的成績,剛讀初三的他選擇了輟學,當上了一名建築木匠,開始造房子。

剛入行,車建新很是沮喪,沒有技藝,也沒有人願意教自己。第一次泡石灰,就因為不懂要領,將石灰漿灌到了雨鞋裡,等到他回家脫下鞋時才發現,整個腳部的皮膚都被石灰漿腐蝕到嚴重脫皮了。那天,車建新偷偷的哭了。

父親發現後,並沒有安慰他,反而非常嚴肅地對他說:“17歲的男子漢了,哭什麼,不會請教別人!”他忽然明白技藝不會自己找上門來,只有自己積極主動的去探尋、學習,向專家“請教”,才能獲得一技之長。

後來,車建新來到縣城一家傢俱坊打工,轉做了一名傢俱木匠。為了得到大家的認可,他總是搶著幹活,別人出去玩他也不去,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還常常吃不飽。

比起睡彭于晏,我更想睡他……的床!

為了學到技藝,他更是費盡心思。平時不僅要緊跟著師傅學習技藝,還要把師傅一家照顧周到。白天他要給師傅端水打飯,晚上還要給師孃擦地做飯。

如此勤快好學的車建新,很受師傅喜愛。從打墨、掛斗、吊線到刨木,做件,師傅都手把手地教他完成,很快他就掌握了師傅的絕活。

兩年後,他雖未出師,但也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木匠,還帶起了徒弟。然而他並不滿足於此,在他眼裡“打工是永遠不會有出頭之日的”,於是他決定走出來,自己幹。

5年前,我問自己,“我是誰?”

答案是:“一個勤勞的創業者”

1986年,20歲的車建新向姨夫借了600元錢,帶著自己的5個徒弟創辦了一家手工作坊,專做新款傢俱。他接的第一個活就是做一套組合傢俱。

“傢俱店老闆給了我一張圖紙,問我能不能做,我說能,其實我以前從沒做過。我看書、看圖,琢磨怎麼做,我還跑到當時我們常州最好的第一木器場的車間裡跟老師傅們學,還假裝買主到傢俱店裡問這問那,回來照著做”。

比起睡彭于晏,我更想睡他……的床!

做完這第一筆生意,車建新淨賺了200元,這讓他和徒弟們信心大增。但是美好的開頭卻沒有持續下去,後來接的活,非但沒有讓他盈利,還虧本了。

那時,他和徒弟在家裡做好碗櫃和椅子,然後拿到常州集市上去賣。由於家在金壇鄉下,距離常州很遠。

運輸費昂貴不說,途中傢俱還會有不同程度的磨損,常常要折價才能賣出。雖然收益甚微,但並沒有打擊他創業的積極性。

1987年,他為了擴大規模,改進經營模式,將只有6人的手工作坊,擴大至有近十幾個工人的青龍木器廠。那時的他平均每天要工作18個小時,不僅要學習研究新的傢俱技藝,還要自己去聯繫客戶、聯繫業務。

創業三年後,他終於有了一定的原始資本積累。於是1991年,他在常州投資100多萬元創辦常州第一家大型傢俱專營商場——“紅星傢俱城“。

比起睡彭于晏,我更想睡他……的床!

“變則通,新則靈,只有不設限,才能實現”

緊接著,他開始了一輪擴張,迅速在滬寧一線創辦了南京、無錫、蘇州、南通、揚州、鎮江等近20家紅星傢俱城,開啟了連鎖經營模式。並於1994年成立了常州紅星美凱龍傢俱集團。

極速的擴張很快打響了品牌,卻也留下了不少隱患。人才和管理跟不上,流通環節又佔去大半資金。到了1995年時,竟有14家傢俱城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車建新出走海外,潛心專研學習別人的經營、管理,回國後依據學習的經驗並結合實際,將傢俱城升級為“大賣場”的經營模式。

2003年,為迎合市場的發展和客戶的需求,車建新又創新“商場+連鎖”的經營模式。由紅星美凱龍自建商場,然後邀請歌家居品牌入駐商場銷售,看起來是個商場,實際則是傢俱批發市場。不僅能讓客戶親自體驗到傢俱品質,還能以低價提貨。

比起睡彭于晏,我更想睡他……的床!

到了2018年,車建新又依據紅星美凱龍現有的網絡佈局優勢及品牌影響力,首創家居互聯網新零售戰略:以設計為入口,以家裝業務為主線;整合家裝上下游產業鏈,為客戶提供集裝飾設計、硬裝施工、材料銷售、傢俱購買、軟裝配飾於一體的全案整裝服務。全面解決用戶痛點,顛覆傳統裝修的用戶體驗。

如今,紅星美凱龍已在181個城市開辦了262家家居商場,公司市值超1000億。而那個只能借錢創業的小木匠也搖身一變成了坐擁千億資產的家居業大亨。

一路走來,車建新嘗過創業的甜,更深知創業的苦。但他始終堅持奮鬥,從不停滯前進的腳步,才終於打造出可以站上世界舞臺的民族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