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美國要發動貿易戰爭?它能得到什麼好處?


今年國內最大的焦點話題就是中美貿易戰,貿易戰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關於貿易戰的各類文章也汗牛充棟。但事實上貿易戰只是表象,是舊有國際經濟體系和結構失衡的結果。兩夥人打架的原因往往不是因為你在人群之中瞅了他一眼,而是因為長久的利益紛爭或者是理念不合。

有不少朋友問過為什麼美國可以在貿易層面這麼強勢,其實貿易層面強勢的背後是金融霸權的。

下面,筆者簡要說一說美國金融霸權的基本邏輯。

1

上個世紀,在構建佈雷頓森林體系的談判時,宏觀經濟學開創者凱恩斯提議:在國際貿易合作中,順差者應當與逆差國一樣,有調整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的義務。

通俗的說,就是別人欠了你的錢,按理說應該是由他來負有償還的責任。但凱恩斯的意思是,借錢的人也應該負起責任來,比如說利息就不要收了,然後欠十萬減一減,變成八萬吧。時間也延長延長,比如無期限。

這是一種“債務人邏輯”,即欠債者不但可以欠債不還,不進行必要的緊縮與結構調整,且其負債責任在債權人一方。

這種耍流氓的提議,最終並沒有通過。

通過的是以“債權人邏輯”為基礎的“懷特方案”,佈雷頓森林體系為戰後世界經濟復興和快速增長提供了全球貨幣制度的保障。

佈雷頓森林體系的確立,標誌著美元成為世界貨幣,美國的金融霸權得以正式確立。

2

但其後的三十年,由於美元與黃金掛鉤,而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雖然取得了國際核心貨幣的地位,但是各國為了發展國際貿易,必須用美元作為結算與儲備貨幣,這樣就會導致流出美國的貨幣在海外不斷沉澱,對美國國際收支來說就會發生長期逆差;而美元作為國際貨幣核心的前提是必須保持美元幣值穩定,這又要求美國必須是一個國際貿易收支長期順差國。這兩個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個悖論。

佈雷頓森林體系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雙掛鉤制度”,也就是說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和美元掛鉤(即“雙掛鉤”),實行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度,即一國政府把本國貨幣的價值固定對應美元。

3

但後面,狡猾的美國人發現佈雷頓森林體系的“雙掛鉤制度”實際上束縛了它其通過貨幣擴張刺激經濟增長。

1971年8月美國人關閉了“黃金窗口”,即美元不再與黃金掛鉤。美元從此由一種“資產貨幣”轉變為“債務貨幣”,進而擺脫了該體系對其擴張性赤字政策的束縛。(資產貨幣通俗說就是基於黃金、白銀的貨幣。

債務貨幣的主要部分是由政府、公司以及私人的“貨幣化”的債務所構成。美元在債務產生的同時被創造出來,在債務償還的同時被銷燬。流通中的每一個美元,都是一張債務欠條,每一張欠條在每一天裡都在產生債務利息,而且是利滾利地增加著,這些天文數字的利息收入歸創造出美元的銀行系統)

這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違約行為(臭不要臉)。

4

美國人從此改變了人類社會形成了上千年的金融邏輯,即從以債權人為核心、要求債務人做出緊縮措施並欠債還錢的“債權人邏輯”更改為“債務人邏輯”——欠錢的人才是大爺、借錢的是孫子。

而美元作為一種純債務貨幣成為國際貨幣體系的核心貨幣,並形成了具有“自增強機制”的“美元體系”。從此,美國從一個超級發達的製造業霸主變成了更加恐怖的金融霸主。

於是,美國通過輸出美元這種債務貨幣來進口全世界商品——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負責生產商品、美國負責輸出美元,再通過各個債權國家——中國、日本、中東產油國用美元購買美國國債、公司債或股票等還流“商品美元”途徑,完美地構築了一個“債務人邏輯”的循環(信用週轉體系)。

5

這種“債務人邏輯”的一個重要後果,就是美國國內的低儲蓄、高消費,表現在經常賬戶上就是赤字常態化。 通俗說就是,美國人不存錢,愛消費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有全世界的國家買單,一個結果就是消費主義橫行!這也就是美國對中國逆差的原因!美國一邊享受美元的各種便利,一邊卻指責中國對其貿易順差,要求中國減少對美貿易順差,就好比你欠了別人10萬,他卻說你借錢給他讓他不自在,趕緊麻溜地把這10萬塊錢減成5萬,不減,揍你!



關注不迷路。如果您覺得不錯,麻煩您點個贊,謝謝!

更有豐厚獎品不定期回饋,謝謝!


家族財富密碼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不管他是什麼類型。美國發動貿易戰,最終當然是為了獲得相關的政治利益或者經濟利益,這一點不管是什麼時候都不會變的。

美國發動貿易戰,是因為他在正常秩序下無法獲利。

今天的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他領導並制定了二戰以後的國際秩序,成為國際秩序的實際維護者。

但是美國又一個商業國度,可以說是一個大企業聯盟的集合體,其國內發展的核心思想就是以經濟利益為先,所有的其他策略都是在圍繞著這個核心運轉。因此美國在參與國際經濟事務時,一般會遇到兩種情況:一種是依照現有

國際經濟秩序,美國能夠從中獲利。另一種就是依照現有國際經濟秩序,美國無法獲利、甚至利益受損。

在有利可圖的時候,美國就會宣揚並推動現有國際經濟秩序;粉碎現有經濟秩序所遇到的難題,儘量將所有國家都納入到這個國際經濟秩序中來。

美國在戰後建立起“世貿組織(WTO)”,主要目的是在為本國龐大的工業生產力尋找可以宣洩的市場。同意倚仗自己是國際經濟秩序領導者的優勢,對其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國家和地區提出種種要求,以求得到其他方面的利益。

比如中國在80年代改革開放以後,就一直想加入世貿組織(WTO),但是在美國的刁難下,在2000年的時候才艱難“入世”。而俄羅斯由於與美國處於競爭狀態,所以至今也沒有加入世貿組織(WTO)。

如果無利可圖,美國就會依靠自己自身的體量去“耍流氓”

隨著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美國從過去的全體系工業國家,逐漸發展成為以金融、銀行業為主導的金融國家,這就導致美國的工業在世界競爭中漸漸處於下風。同時由於美國為了遏制其他國家發展勢頭的需要,成立了一些新的、以政治目的為核心的新經濟同盟。

這兩種情況,都使得美國企業生產的產品,已經無法在現有的國際經濟秩序下佔據優勢,而這種情況已經越來越嚴重,僅依靠美國自身已經無法改變現狀。

使得美國必須要利用自身強大的實力來跳出原有規則,以違背原有規則的方式重新獲得利益,這就美國在全世界開打貿易戰的主要原因。

美國開打貿易戰的核心就是為了利潤,表現的方式一是直接獲取經濟利益,二是通過打擊自己的競爭對手來獲得間接利益。

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美國是否遵守自己制定的世界經濟秩序,其最根本的評判標準就是這麼做是否能讓自己獲利。如果可以獲利就去做,如果自己無法從中獲利甚至受損,那麼美國就會“耍流氓”,利用自身體量上的優勢和其他國家打貿易戰。

這就回到了本文的開始,美國為什麼要發動貿易戰,是因為他本身的國家制度所決定的,構成美國基石的並不是那些普通的社會民眾,而是美國國內的大企業集團聯合體。

這些大企業集團如果無法通過正常渠道獲取足夠利潤的時候,往往就為倚仗美國龐大的經濟體量去欺負比他弱小的國家,以違反現有規則的方式去搶奪他國財富。這就導致美國的國策在制定時會出現比較嚴重的偏差。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國內製定的“301法案”,依靠這個法案,美國在經濟競爭對自己不利的時候,可以任意的制裁某一個國家。這種以國內法去替代世貿組織規則的做法,理所當然的引起了世界各國的不滿,但是由於美國在國際上處於強勢地位,很多弱國為了防止美國其他侵害手段,往往會選擇忍氣吞聲,以經濟利益換取國家政權的穩定。

貿易戰時一把雙刃劍,在用它傷害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受到相對應的傷害。

美國為了一己私利,肆意破壞自己制定的國際秩序的行為,理所當然的引起了世界各主要強國的不滿和反抗。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由於美國國力強盛,所以只能將這種不滿埋在心裡,忍而不發。但隨著美國國力逐漸的衰弱,追趕上來的世界各主要國家,已經不肯再忍受美國的肆意侵蝕,開始與美國正面對抗,這就加劇了貿易摩擦的幾率。

2016年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上臺,為了美國的利益在全世界範圍內大打貿易戰,這將是美國最後的瘋狂,也是美國徹底衰退的開始。


落下m


美國自建國之日起,就有著貿易保護的傳統。美國經濟得以成為全球第一就離不開政府的貿易保護政策。

早在1791的時候,美國政府就通過徵收額度較高的進口關稅,甚至在極端情況下禁止一些產品的進口,來進一步保護國內薄弱的製造業。正是在保護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美國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強國。

在美國這一政策的影響下,許多國家先後實行過高關稅的貿易保護政策,比如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意大利、丹麥、日本等發達國家。但是高額關稅帶來了一系列負面影響,其中最顯著的一點就是:破壞了全球的經濟穩定,並且導致了1929-1933年全世界的經濟危機。美國的進口額和出口額都在急劇下降,美國國內的物價大幅度下降,失業率額卻大幅度攀升。  

為了儘快從經濟危機的陰影下走出來,1945年,美國同西方27個國家共同簽署了多個雙邊貿易條約,決定對更多的進口商品進行關稅減讓。二戰結束後,美國更是大力推行自由貿易主義。

現在美國似乎好了傷疤忘了痛,動輒揮舞關稅的大棒,稍有不從著便變本加厲,近期,美國不顧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潮流,公然踐踏國際規則,主動挑起貿易糾紛,悍然用關稅措施向全世界發難,試圖以此來打壓他國的崛起。殷鑑不遠,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最終會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環球網


美國發動貿易戰的主要原因,是想通過打壓貿易伙伴以解決自己發展道路上遇到的問題。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的金融資本主義逐漸取代了以實體經濟為主的工業資本主義。華爾街越來越成為了美國政府幕後的操縱者。



美國的實體產業在國內喪失了比較優勢後,大量向海外轉移,特別是向正在招商引資謀求發展的中國之類的國家轉移。


這使得美國的製造業在GDP中的佔比持續下降,從1980年的20.46%下降到2016年的11.71%。


這引起了美國一些人士的擔憂。他們覺得萎縮的國內製造業不但影響了人們的收入和就業率,而且還會危及國家安全。


大家都清楚,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科技創新的主戰場,同時也是各國綜合實力的具體體現。



美國政府也提出“製造業迴流”,期望提振經濟和就業。


於是,特朗普在競選總統時承諾,他當上總統後將致力於改變“連合法的美國人都找不到工作”的狀況,改善產業工人的生存現狀,讓“停滯不前,已經不偉大了”的美國,“重回偉大”。


這就有了美國仿照232法案(關鍵詞為“國家安全”)對進口鋼鐵和鋁徵收高額關稅,以及揚言對進口汽車也要加徵關稅。美國這一個回合的貿易戰,是要在打擊外國企業的。


同時,逼迫本國的相關企業迴歸,甚至外國的一些企業也去美國建廠,特朗普想以此來推動美國實體經濟和製造業的發展,兌現其當初的競選承諾。


美國此番貿易戰祭出的另一件法器是301法案(關鍵詞為“知識產權”)。其實以301法案為依據,對中國的部分商品加徵懲罰性關稅,挑起對中國的貿易戰,也首先是穩定本國人心。


然後想通過貿易談判,求得更好的貿易條件,並不是要和中國斷絕外貿生意,因為特朗普自己的公司也跟中國有很大的生意往來。


現在,美國的普通老百姓認為,中國之類的全球化的代工廠偷走他們的工作機會,偷走了他們的工程師紅利,使得他們的勞動報酬增長越來越慢。



美國的精英們認為,17年前是他們將中國抬入了WTO,因為在他們眼裡,中國到現在都不是市場經濟的國家,當初答應讓中國入世,是出於種種難於啟齒的目的的。


但中國人卻只摘走了自由貿易的花朵,把美國精英帶去的基本價值的種子拒之門外。所以他們失望至極。

美國精英們的看法反映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每年給國會遞交的《中國履行WTO承諾情況的報告》中。


在2017年的這個報告中,直接對總統和國會負責、代表美國進行“特別301調查”的貿易代表稱,美國同意讓中俄入世是錯誤之舉,原因是這兩個國家並沒有成功轉型為市場經濟體。


美國對中國在知識產權方面的指控由來已久,每年的《關於中國履行WTO承諾的報告》中都要提及。


2016年的報告中說,“中國對知識產權和執法體制上存在的不足,依然給美國對中國的投資造成了嚴重的阻礙”。


其結果是導致中國再次被USTR列入“特別301報告”的“重點觀察名單”中,並且具體剖析了中國在“技術本地化”“在線盜版”“盜版軟件”“藥品”“商業秘密”“假冒”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指出中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假冒商品製造地和銷售者。


有人說,美國此番貿易戰的目的就是要遏制我們的“中國製造2035”,所以被列入打擊的主要是高科技產品。


其實這種陰謀論不能說沒有,但調子太高了,或者說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細看一下,這些高科技產品也都是知識產權密集地哪。



至於說“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我們何嘗又不是每天都在唱衰帝國主義?不是有人就“嚴密論證”出我們已經成為老大了嗎?


美國發動這次貿易戰的原因除了解決自身發展道路上的問題和對自己以前做法的反思與修正外,也表明美國承認自己的經濟發展已經後繼乏力。


美國在2000年的GDP總值,全球佔比為31.97%,之後一路下滑,2016年的全球佔比只有14.84%。


美國人選擇沒有從政經歷卻是成功商人的特朗普,很大程度上也是希望特朗普能用他商業方面的成功之道帶領國家走出困境。


而特朗普上任後從中東撤兵,和德日韓加收保護費,修建邊境牆,甚至不停的退群,都是在節流。


要想改變經濟狀況,光有節流肯定不行,還得開源。


可以說這次的貿易戰就是為開源服務的,所以特朗普大喊大叫要相關國家減少對美貿易順差,加大購買美國商品的力度。


特朗普心裡很清楚,美國的國債總額已經超過了年GDP的總值,再不剎車就不是保不住霸主的問題,恐怕生存都得看人家的臉色。


當然被扯進貿易戰之中的各國,也對這種情況心知肚明,但喊幾聲還是需要的,畢竟好處享用了有些年份了,現在要去掉,真還有些捨不得。


可是,哪個國家的領導人不知道長期的貿易順差對自己國家也不好?


一旦美國被掏空(美國當然不會讓這種情況成為事實),自己手上的白條(所購美國國債)也無法兌付,只能是一堆廢紙。


所以,相關國家都知道美國是想耍賴。不過是希望他也儘可能的多出點血罷了。


當然,因為對手是殺傷力相當大的美國,所以各方都小心翼翼的先做好保護工作。


我們看到,剛剛過去的7月份下旬,國務院和政治局接連召開以經濟工作為主要內容的會議,要“支持擴內需調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堅決遏制房價上漲”;


正是在抑制超級地租,限制資金和資源流向政府債務平臺,限制國有企業的槓桿,限制資金流向房地產,讓中國的產業鏈更低成本獲得資源和信用要素,減少利益擠出。



至於這次貿易戰中美國能得到的好處,有些已經初步顯現,有些需要時間驗證。


首先是特朗普的支持率上升,美國的經濟狀況有了好轉。


上個月的民調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又創新高,達到了45%,為共和黨贏得今年的執政“中考”增添了一點砝碼。


美國的失業率降為4%左右,明年中期有望達到3.6%,成為近50看來最低。GDP增速加快,美元加息預期增大。這都經濟好轉的紅利。


其次是為日美、歐美貿易談判爭得了籌碼

。上個月日美和歐美密集進行了貿易談判,分別初步達成“三零”貿易意向。


當然,有得必有失。自古道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國的世界名聲在貿易戰中也是江河日下,什麼大國擔當,什麼貿易自由,統統被“美國第一”砸了個粉碎。


美國發動的貿易戰,其實是在飲鴆止渴。


幸生


美國為什麼要搞貿易戰?因為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在美國看來,他們就是世界的老大,過去是,現在是,未來也是,容不得別人超過他,所以特朗普搞貿易戰,在很大程度上,其實就是為了限制中國的發展,維護美國的霸權地位。

但是特朗普卻不知道,他這麼主動挑起貿易爭端,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貿易戰對美國的壞處遠遠超出給美國帶來的好處,其結果最終受傷的還是美國自己。

具體到 為什麼美國要挑起貿易戰爭,我認為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最直接的原因是縮小美國的貿易逆差。

雖然美國目前貿易額很大,但是美國的貿易一直處於逆差狀態,比如2017年,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額就達到2756億美元,這導致美國的錢基本上都被世界各國賺走了,所以美國只能不斷的通過發債來獲取財政收入,導致美國的債務不斷增加,目前已經高達21萬億美元,這麼高的負債,對於美國來說,是一個不定時的炸彈,隨時可能引發爆炸。

所以特朗普也意識到了這種高額負債潛在的危機,因此希望通過貿易保護來促進美國經濟的發展,減少貿易順差水平,提高財政收入。

第二個原因、振興美國製造業,增加就業機會。

最近十幾年,美國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製造業外流,很多美國本土的企業紛紛到國外去投資興業,導致美國自己的製造業空心化,他們很多的中低端產業都轉移、外包了,目前就剩下農業、波音飛機、金融、軍火、高科技等一些產業。

但是我們知道,美國人口3億多,不可能人人都去幹金融、高科技,如果中低端產業被幹掉了,將會導致失業率上升,而失業率高又導致了治安不好,在美國的大城市,很多人晚上都不敢出門。

所以特朗普當上總統以來就一直強調恢復美國的製造業,而要振興製造業那就得先把最大的競爭對手幹掉,因此作為全球最大製造業國家的中國就成為了特朗普的攻擊對象,所以美國貿易戰第一槍就是針對中國,今年3月份的時候,美國對鐵製品和鋁製品進口徵收關稅,其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針對中國,卻不曾想到誤傷了其他盟友。

第三個原因、鞏固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以及美國的霸權地位。

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世界超級大國,一直奉行的是單邊霸權主義,而美國之所以能夠稱霸世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

過去幾十年,美國依靠美元的霸權地位,光靠發行美元貨幣就可以坐享其成,世界各國都是為美國打工,但是最近幾年,美國實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美聯儲大放水,讓其他國家蒙受損失,所以目前很多國家都對美元這種霸權做法失去耐心,有很多國家已經開始慢慢剝離美元。

比如中國已經宣佈從2018年326日正式推出原油期貨合約,並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原油不在需要用美元計價,石油出口商們可以直接繞過美元計價基準,用人民幣交易,這將使得中國有能力掌握石油定價權!

其他國家也在打響去美元化進程,比如伊朗政府前段時間宣佈,進口流程不得接受商家的基於美元採購訂單。去年9月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宣佈,委內瑞拉將實施新的國際支付機制、創建一籃子貨幣,棄用美元;沙特自己也試圖讓本國貨幣里亞爾和美元脫鉤。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用實際行動努力擺脫美元的控制,很多情況下,美元已經不再是那麼重要了!

世界各國都在拋棄美元,讓美國感到深深的危機感,所以特朗普希望通過貿易戰來促進美國製造業的發展,以及引導世界資本向美國流動,以此來加強美元的地位。

實行貿易戰對美國弊端遠遠大於好處。

特朗普是一個務實的商人,一切都是以美國為主,他開展貿易戰,目的也就是為了讓美國經濟得到發展。


但是特朗普有兩個錯誤的地方,一個是高估美國的地位,另一個是低估美國對世界其他國家經濟的依賴。


首先當前的美國已經跟十幾年前的美國不能同日而語,十幾年前美國說一其他各國不敢說二,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各國實力都已經得到很大的提升,特別是中國,已經不是十幾年前的中國,現在的中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重要的一極,而且中國有龐大的人口和內需市場,就算美國開展貿易戰限制中國出口,但是中國仍然可以通過內需消化大部分出口產品。


還有一點特朗普大大低估了美國經濟對世界其他各國的依賴程度。


目前很多美國產品的原材料包括一些跟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都是依賴於其他國家的進口,如果特朗普一意孤行,提高進口關稅,那勢必會造成美國製造業生產成本的提高,還有居民消費的生活用品價格的提高,這麼做勢必會降低美國製造業的積極性,到頭來也會導致失業率的增多,同時也會增加其他國家對美國的報復行動,這麼做,最終的結果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貸款教授


美國之所以發動貿易戰,在我看來至少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就是特朗普的經濟行為,縮減與各國的貿易逆差,畢竟目前21萬的國債壓在頭上,也不是太好受。第二點就是特朗普想打破WTO多邊主義貿易協定,制定美國的單邊主義,對世界貿易重新洗牌,讓自己國家的利益最大化!發動貿易戰,給美國帶來的好處就是遏制了其它國家的發展,有利於美國維持超級大國的國際地位。


有些朋友肯定會問,為什麼美國和世界各國都是貿易逆差呢,美國的經濟發展動力靠的是什麼呢?

美國真正的崛起是在1945年,那一年佈雷頓森林體系成立,美元正式和黃金掛鉤,確立了35美金兌換一盎司美金,到了70時代,法國總統用美金兌換了一船黃金回國了,兩個周之後,英國人也拉走了一船黃金。美國人一看這樣不行,從此規定美元和黃金脫鉤,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


但是美元的霸權地位反而越來越高,美國人和沙特各國商量約定,凡是出口的石油,一律都是用美元結算,這就是美元石油經濟,控制了石油,擁有了石油的定價權,美元的霸權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

這些年來,美元為了石油,在中東發動了很多次戰爭,這些戰爭花費了美國很多錢,以及每年的軍費開支等,都是美國的大開銷,美國的國債逐年提高,這都是主要原因。

美國和中國的貿易逆差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真正的貿易逆差其實沒有這麼多,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蘋果手機在富士康加工。每一臺按照799美金出口,但是富士康賺的僅僅是可憐的加工費用,最多一臺10美金左右,但是我們這些手機出口到美國,也算到了貿易逆差裡邊,這樣的例子很多,所以說不要僅僅看到表面現象,我們掙的大多數都是辛苦錢。


美國的經濟支撐來自於服務業,其中金融業佔居服務業的主要位置,高端製造業每年為美國GDP僅僅貢獻了10%,由於二戰結束之後,美國的低端製造業轉移,美國本土出現了產業空心化的現象,特朗普貪心啊,想重振美國的製造業,讓他為美國的GDP出一份力量。但是美國這些年,雖然和全世界貿易逆差,但是卻享受著低廉的商品、資源以及原材料,出口高附加值產品,美國每年的低膨脹得益於全球的低廉商品。

另外,美元霸權的現象若要長久,貿易逆差現象肯定得長期存在,沒有了美元的輸出,全世界怎麼會繼續使用美元呢,如果美元都回流美國了,那誰還和你繼續玩啊。特朗普發動貿易戰會減少貿易逆差,但是絕對不會發展貿易順差,如果真有這麼一天,美國人民的日子絕對沒有現在好過!


椰子熟了


在上臺之初,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提出“美國優先”、“重振製造業”、“僱美國人,買美國貨”的口號,但是這些承諾並不能憑空實現,需要有個符合美國利益的貿易環境和體系提供支撐。藉著貿易逆差的由頭,

美國揮舞著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棒在世界攪弄風雲,迫使各國與之談判和妥協,從而建立一個有利於美國製造業發展的貿易體系。

1、傳統國際產業分工加快美國製造業衰落

事實上,美國的巨大貿易逆差是由自己造成的。眾所周知,美國是消費大國,世界大多數國家生產的產品都流向美國。而且,美國佔據著產業鏈的頂端,只保留了產值最高的設計和研發部分,其餘中低端製造業都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例如中國、墨西哥、越南等等。這樣一來,美國的貿易逆差自然“水漲船高”。另外,這種國際分工體系也促使美元成為國際貨幣,可以說是為美元霸權服務。

儘管這種分工體系符合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但給美國留下了不少發展問題。美國企業為了縮減生產成本,必然要進行產業轉移。這樣一來,美國不僅要承受巨大的貿易逆差,還要面對製造業“空心化”的尷尬局面,隨著美國製造業日漸衰落,美國的工人將面臨大量失業。製造業衰落對美國的長期經濟發展也是不利的,製造業是服務業和金融業發展的基礎,這三者相輔相成,而不能一味強調服務業和金融業的發展。

我們可以看到,特朗普非常重視製造業。日前富士康的老闆郭臺銘宣佈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投資高達100億美元建廠,當時特朗普非常開心,出席了該工廠的破土動工儀式,盛讚郭臺銘是世上最偉大商業領袖之一,並稱威斯康辛州廠是“世界第8大奇蹟”。這次富士康投資美國工廠,不僅可以為美國削減貿易逆差,而且預計創造1.3萬個就業崗位。可以說,為特朗普承諾的“僱美國人,買美國貨”幫了大忙。

2、貿易壁壘普遍存在,美國產品出口受阻

雖然美國把大部分製造業轉移到海外,造成本土製造業衰落,但是美國還是保留了相當一部分的中高端製造業,因此一些美國產品在國際上具備一定的競爭力。不過,當地國家出於保護本土製造業的考慮,如果美國產品要想進入其他國家,往往會遭遇貿易和行業的壁壘,這對美國出口企業是不利的。

比如說,美國、歐盟在汽車關稅上差距懸殊。目前美國汽車進入歐盟市場需繳納10%的關稅,而歐盟汽車進入美國市場的稅率僅為2.5%,顯然美國汽車在歐盟市場上不具有競爭力。正因如此,特朗普多次威脅要對歐盟的汽車加徵報復性關稅,迫使歐盟降低或免除美國汽車關稅。此前,美國駐德國大使Richard Grenel曾對戴姆勒、大眾和寶馬的高管表示,如果歐盟取消對美國進口汽車的關稅,特朗普也將暫停關稅威脅。

從這個角度看,美國大搞貿易保護主義,也是為了迫使各國降低對美國產品的進口壁壘。前段時間,美國還想要和歐盟、日本、加拿大、韓國等國家建立或重談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就是為了美國產品出口,提高美國產品在他國市場上的競爭力。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一直不願意和美國進行談判,因為日本農業精耕細作,沒辦法跟美國大規模農場產出的農產品相競爭。

3、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崛起,美國本土製造業遭遇重大危機?

此外,隨著美國之外的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制造力水平的大大提高,它們的中高端產業取得重大發展。當這些國家的產品出口到美國的時候,美國的本土製造業將不可避免受到衝擊,本土市場也將被擠佔,例如2016年以來,中國的光伏產品在歐美市場屢屢被髮起“雙反”調查。總而言之,美國的貿易逆差絕不是單純的商品流入流出問題,而是受全球產業結構分工決定的。

為了一己之利,美國妄圖採用簡單粗暴的貿易行為來解決問題,必然為世界所不能容忍。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對美國採取反制措施,美國必定為自己的行為承擔惡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經為美國算了“一筆賬”,如果美國總統仍然“一意孤行”,美國的經濟增速將放緩近0.6個百分點,去年美國的GDP增速才2.27%。如此一來,特朗普的“提振美國經濟”將成為一句空話。


金十數據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董巖:

美國為什麼要發動貿易戰?其實美國很早以前就想遏制我國的發展了只是才騰出手來而已。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美經貿關係經歷了從破冰到合作再到遏制、從貿易自由化到貿易 保護主義的歷史性鉅變:七八十年代美蘇爭霸,為爭取中國,中美關係破冰;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美國政府謀求中國合作“反恐”,在美國支持下,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2008年美國《國防戰略報告》將中國定義為“潛在競爭者”,隨後爆發次貸危機,美國忙於應對國內經濟。美國國內認為已經給了中國太多太多的戰略機遇期;隨著美國經濟復甦以及中國日益崛起,2018年《國防戰略報告》將中國首次定位為“戰略性競爭對手”,中美貿易戰從時間線上來說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在什麼時間節點爆發而已,選在這個時間節點上顯然對美國更為有利。

貿易戰的表象是貿易失衡,但是貿易失衡的本質是什麼呢?全球價值鏈分工中,中國主要是加工,導致“出口在中國,附加值在歐美;順差在中國,利益在歐美”,傳統的核算體系嚴重高估中美貿易順差。就拿蘋果公司的蘋果手機為例美國的蘋果公司獲得最大的利潤,組裝加工的中國收益頗微。在一部售價299美元的手機裡,蘋果公司利潤為80美元,而處在組裝環節的中國只能獲利幾美元,但是組裝後要從中國出口到美國每年僅蘋果的產品就有將近140億美元,美國人把這筆賬都算在我們頭上,同樣很多國際品牌的組裝環節也都在中國,但是中國同樣沒有賺到多少,出口卻算在了我們的頭上。

從內在邏輯上來說,美國的貿易赤字是現行美元的性質所決定的,美元作為一種債券只有花出去才有價值,美國印出美元,花出去卻換回實實在在的資源、技術、服務和工業成品等。美元買回的原料卻加工成成品再反買給世界各國最後使得美元迴流回國內,完成一個週期。所以美國的貿易赤字是必然的,貿易赤字只是美國發動貿易戰的一個藉口而已。本質上還是要限制我國產業的轉型,畢竟產業轉型後的威脅對美國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