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抗日義勇軍——抗戰戰場上的一首壯麗悲歌

東北抗日義勇軍是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後,由東北軍為主體聯合各地民眾“自發組織”的“救國軍”,“自衛軍”,“保安隊”,“民團”和山林隊等抗日武裝之總稱。主要成分是留守東北各地的東北軍正規部隊和警察大隊。東北抗日義勇軍是在鬥爭中建立,發展和壯大起來的。事變開始到32年初的半年時間裡義勇軍在北滿,吉東,東滿就有二十萬之多,而遼南,遼西和遼北則有三十萬之眾,總人數達到五十多萬人《中共滿洲省委文件彙編》第78頁。作為一個地區的自發抗戰,其參加階層之廣泛,鬥爭之迅猛,犧牲之慘烈在十四年抗戰中是絕無僅有的。

東北抗日義勇軍——抗戰戰場上的一首壯麗悲歌

東北軍民敵後作戰

東北抗日義勇軍是如何建立起來的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的第五天(1931年9月23日)張學良發出電令委託遼寧警務處長黃顯聲(中將軍銜)將軍組建民眾抗日武裝(《九一八抗戰史》第45頁),為各地抗日義勇軍興起奠定了“政令”基礎,由於國民政府不允許東北抗日武裝以正規軍名義作戰,黃顯聲經過深思熟慮為各地建立的武裝取了“義勇軍”這個響亮的名字。由於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前,黃顯聲預感到情況有變,報請張學良批准發放武器對地方武裝包括警察在內進行武裝,張學良回電照準並批覆:“將東北軍入關所繳獲的二十萬枝步槍發放”,黃顯聲將瀋陽城內2000人的警察編成一個總隊,黃顯聲將瀋陽及其周邊警察共編為12個總隊,這支隊伍成為“九一八”當夜瀋陽城內奮起反抗的唯一有準備和組織的武裝力量。與此同時,黃顯聲還令原東北軍部下和部分親隨分赴各地建立擴大地方武裝,鄧鐵梅就是其中傑出代表。撤出瀋陽後黃顯聲根據張學良電令開始以各警察總隊為基礎建立義勇軍隊伍,同時收攏各地彙集而來的東北軍餘部和各路抗日誌士不斷擴大抗日隊伍。

東北抗日義勇軍——抗戰戰場上的一首壯麗悲歌

東北軍將士是義勇軍的主體

張學良對東北抗日義勇軍建立的貢獻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在北平由東北軍部分軍官和愛國人士組成了東北民眾紅救國會,閻寶航,車向忱,王化一等成為主要負責人,張學良對此非常重視,救國會成立之初就提供了三十萬大洋作為救國會建立的經費,經過他們的努力各地義勇軍開始紛紛組建,隨後張學良又撥發三十八萬大洋作為建立各地抗日武裝的軍費,並在武器上提供了有利的支援。同時張學良指示要救國會需要派人到東北聯絡各地留守東北軍愛國官兵,號召他們參加抗日,救國會經過商討一致認為派遣黃宇宙最為合適,因為黃宇宙參加過北伐,又熟悉東北,而這位為義勇軍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名將黃宇宙則“辭別新婚妻子,不懼生死的欣然領命”,張學良親自接見了黃宇宙,並親自在白綢上親筆寫下:“遼吉黑軍政民:茲派黃宇宙秘書前往代為慰勞,並協助協助組織聯防部,以防鬍匪。”張學良為何要寫下“以防鬍匪”?原因很簡單:

蔣介石在1931年9月23日發佈自南京的《國民政府告全國國民書》宣佈已經下令“我全國軍隊,對日軍避免衝突”。

此時對已經侵略中國東北的日軍進行抵抗卻不能以國家軍隊之名,這對東北軍民來說實在是無法接受,卻又不得不接受的恥辱!

東北抗日義勇軍——抗戰戰場上的一首壯麗悲歌

抗日義勇軍也是抗聯的前身

張學良特使——黃宇宙歷盡九死一生聯絡各部的傳奇故事

黃宇宙河南新野縣校場村人,畢業於北大後留學於日本明治大學,早年參加北伐擔任連長,1926年在安慶火線加入中國共產黨。受命之後黃宇宙將張學良手諭縫在褲腰裡,裝扮成河南藥材鋪到東北的“討賬先生”,匆匆登上了去往東北的火車。到達瀋陽後發現車站日軍戒備森嚴,剛一下車就爬上往北開的煤車繼續北進,到了虎臺車站跳下來沒走幾步就被關東軍士兵發現抓獲。被關進了火車站東北角的一個小鐵皮房子。被關在房子裡的黃宇宙突然聞到一股濃烈的血腥味,仔細打量四周才發現遍地白骨和碎肉塊,還有幾隻大狼狗,其中一隻向他猛撲過來,由於黃宇宙軍人出身又練過武術,順手抄起一根人的大腿骨猛擊惡犬的頭部,經過了將近一根小時的搏鬥,四條惡犬先後被打死,此時已精疲力盡的黃宇宙這才有時間冷靜思索自己的處境,他想起了自己的使命恐怕無法完成了,不由得傷感而無助。

東北抗日義勇軍——抗戰戰場上的一首壯麗悲歌

青山處處埋忠骨

正在這時鐵門打開,日軍又扔進來一個人,來不及思索的黃宇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來人胯下鑽出,並打翻了日本兵手中的馬燈,黑暗中的日軍以為是狼狗跑出,驚慌中衝黃宇宙衝出的方向大喊起來,此時黃宇宙連滾帶爬藏進了高粱地,逃過了一劫。恰遇一個東北老鄉將其藏在家中,給他做了早飯又給了一身新的衣服和鞋子,黃宇宙辭別老鄉後又經過了兩天的山路終於到達海龍縣東邊道鎮守使辦公駐地。

經過了衛兵再三盤查,黃宇宙見到了於芷山(投敵漢奸),黃宇宙闡明瞭身份並拿出張學良手諭,於芷山以手諭是假為名拒不受命。將黃宇宙軟禁在一間小屋裡。下午三點多鐘進來一位30歲左右的年輕人,自成自己是東北大學的學生,是於芷山的秘書,他聽完黃宇宙的來意後非常同情的說到:“於芷山已經投敵,我放你走”,在這位青年的幫助下黃宇宙再次死裡逃生。經過沿途尋找見到了東北軍駐防的一個團長,並經他指點黃宇宙又經歷幾番波折,終於在通化見到了日後抗日義勇軍名將唐聚五。

東北抗日義勇軍——抗戰戰場上的一首壯麗悲歌

前赴後繼孤懸關外

唐聚五瞭解到了黃宇宙帶來的張學良要創建抗日隊伍的詳情後開始聯絡各部,黃宇宙也積極奔走,最終於1932年4月21日在長白山恆仁縣成立了遼寧民眾抗日自衛軍,唐聚五為總司令,黃宇宙為副司令統帥遼寧各地十八路抗日隊伍,在長白山上高高舉起了抗日大旗!至此黃宇宙終於完成了使命,隨後返回北平向張學良和救國會彙報了東北抗日救亡的鬥爭情況。直至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黃宇宙在太行山區組織抗日遊擊隊,1938年8月黃宇宙在陳賡領導下於太行山區擊斃日軍谷川少將,1938年12月被任命冀察戰區第一遊擊司令,1940年國共摩擦,被鹿鍾麟和胡宗南判刑十五年,後被營救出獄,但是他的妻子被國民黨特務殺害。堅持太行山區的抗日鬥爭。建國後擔任黑龍江省文史館館長,1998年病故於哈爾濱。

國民政府對東北抗日義勇軍的打壓和迫害

九一八事變的爆發使得東北大地迅速掀起了五十多萬義勇軍抗戰的有利態勢,此時如果國民政府進行全力抵抗是合乎民意的,當時駐北平的日本特務機關長松寶孝良在給關東軍司令部的密報中說到:

“彼時中國農民能一致全心而抵抗,則帝國之在滿勢力行將陷於重圍,偌大地區,偌大人口能否為帝國統治,均無確實之把握,同時反滿抗日之力量之集結,實行大規模之遊擊擾亂,則.....勢必苦於應付”但此時的國民政府先是公開告國民“下令全國軍隊對日避免衝突”,更為可恥的是不但自身不抗日,還對東北抗日義勇軍進行了打擊和分化。身居國民黨訓練總督的何應欽下發密令:“民眾自行組織之義勇軍弊害頗多,對於未組織者令其緩辦,已組織者設法令其中止,靜待法制公佈然後施行。”(國民黨黨部檔案《訓練總監部公函教字第978號》1931年11月14日)

東北抗日義勇軍——抗戰戰場上的一首壯麗悲歌

東北抗戰犧牲的英烈

同時國民政府還汙衊東北義勇軍是“烏合之眾”,“抗日不足,擾民有餘”,而在這之後爆發的歷時三月有餘的“錦州攻防戰”義勇軍卻用積極配合錦州駐軍進行正面作戰甚至敵後牽制作戰來打破了這個汙衊。但國民政府始終在這一系列指導思想之下不但沒有給義勇軍任何有效支持,極盡排斥打擊,分化,義勇軍唯一的補給僅靠北平救國會獨力支撐,隨著長城抗戰張學良下野之後何應欽的走馬上任,國民政府馬上強令解散了北平抗日救國會,這使得義勇軍失去了來自關內幾乎唯一的糧餉和武器來源,又遇到了嚴寒,最終走入低谷。大量義勇軍不得不退入關內隨後加入了馮玉祥創建的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國民政府雖然一直“抗日無兵”,但絞殺同盟軍卻派來了大量嫡系部隊對其進行施壓進行瓦解。最後馮玉祥不得不宣佈下野,隨著同盟軍的瓦解和被收編,數萬義勇軍將士也被編入中央軍和西北軍,這期間就發生了抗日義勇軍著名將領第一軍軍長鄧文被特務殺害的事件。

血肉長城————東北抗日義勇軍結局

長城抗戰後退入關內的部分義勇軍連同察哈爾同盟軍一部分進入了中央軍嫡系部隊,其中有一支聲名赫赫的是義勇軍將領馮佔海所部91師兩萬多人,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1938年4月,91師原本作為東北軍53軍一部援皖駐於沈丘地區。同年8月,由53軍下轄的91師轉隸中央軍嫡系部隊的85軍參加武漢會戰,在萬家嶺大捷作戰中付出巨大傷亡。10月與日軍本間師團血戰甘木關,271旅旅長王錫山壯烈殉國,全師再次傷亡近萬名官兵。此戰雖獲第九戰區通令嘉獎,然自九一八事變後跟隨馮佔海抗日的91師此時終於消耗殆盡。 1939年,馮佔海被任命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中將參議。後來無兵無將的馮佔海被國民黨政府頒佈“退職令”,令其退出軍界。

此外察哈爾同盟軍餘部則大部分加入了西北軍29軍,使得29軍從一萬餘人迅速擴編到了八萬多人。而義勇軍成建制進入29軍的就有三個旅,組成了騎兵第九師。其餘則被編入29軍各部。

東北抗日義勇軍——抗戰戰場上的一首壯麗悲歌

義勇軍三岔河作戰

除了以上退入熱河和關內的義勇軍外,還有相當一部分留在了東北繼續堅持抗戰,隨著一二八淞滬停戰協定的簽訂上海戰事結束,關東軍隨後得以集中主力在東北發動了數次大討伐,黑龍江馬占山部在發動了兩次哈爾濱反擊戰和一次齊齊哈爾反擊戰之後逐漸開始陷入困境,32年末退入蘇聯輾轉到達新疆並留在了當地,遼寧義勇軍也隨著日軍不斷增援而鬥爭環境開始惡化。轟轟烈烈的義勇軍糧彈皆無開始逐漸走入低谷。除退入關內外一部分加入了東北抗聯,抗聯共有11個軍,其中六個軍是抗日義勇軍,另外五個軍大部分也是義勇軍餘部。他們繼續在後來近十年的時間裡轉戰白山黑水,繼續譜寫中華兒女慷慨而又悲壯的戰歌———義勇軍進行曲,現在這是東北軍民用鮮血所譜所寫的國歌!

東北軍和西北軍的血脈淵源

早在1930年中原大戰張學良率領東北軍入關,西北軍馮玉祥部土崩瓦解餘部退到了山西,張學良將西北軍餘部編為東北邊防軍第三軍,並撥發五十萬大洋解決了西北軍糧餉皆無的困境,使得西北軍亂世中得以生存。長城抗戰之後,西北軍在平津站穩腳跟,收編了大量察哈爾同盟軍餘部,29軍中僅成建制的義勇軍部隊就有騎兵第九師整整三個旅。這支部隊隨29軍轉戰各地,尤其在張自忠將軍犧牲後,騎兵第九師又被調入其生前所統帥的59軍繼續抗日,後又在蔣介石分散瓦解的政策下被拆分組建成了暫編54軍。

可以這樣說,東北軍和西北軍作為同樣失去了領袖都被列入了打壓和消耗的對象,但這兩支軍隊在全面抗戰中卻有數次配合作戰,都因血脈相連而互為依託,毫無保留的協同作戰。典型的戰例有臺兒莊戰役的淮河阻擊戰張自忠親率59軍增援于學忠的51軍,集中力量發起了正面反擊作戰,擊退日軍13師團並收復失地。其後的臨沂保衛戰東北軍57軍333旅奉命馳援困守臨沂傷亡巨大的張自忠和龐炳勳部,晝夜兼程趕到戰場的57軍333旅剛到達便以一旅之兵發起正面反擊,一鼓作氣擊退板垣師團之坂本支隊20公里,被包圍後仍奮戰十五日,隨著臺兒莊的勝利結束而最終取得臨沂保衛戰的勝利,在十四年抗戰過程中,東北軍和西北軍英勇作戰,分別以戰功獲得34枚和25枚青天白日勳章,分列地方派系第一和第二位!

東北抗日義勇軍——抗戰戰場上的一首壯麗悲歌

紀念抗戰名將張自忠將軍

東北抗日義勇軍取得的戰果

義勇軍戰鬥在東北三省及熱河省(今河北一部)的廣大地區,在三省大地的172個縣中有102個縣有義勇軍活動,屢次挫敗日軍的進攻計劃,義勇軍先後攻佔四十多個縣城,並且先後11次進攻瀋陽,6次進攻長春,兩次反攻哈爾濱,並進攻吉林,僅從九一八事變開始到1933年夏季一年多的時間裡就取得了擊斃日本關東軍一萬零五百餘人(《國民政府行政檔案》2號,330740)的戰果。初期一度使得日軍疲於奔命龜縮於瀋陽等待援軍。三年多的時間裡也給造成了關東軍斃,傷,俘,凍傷,病累計18萬人的的減員(《日中戰爭十五年》第112頁)。義勇軍抗戰時間最長者達到了9年,中華抗戰英烈王鳳閣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在十四年的苦鬥中,日軍外務省給出的數據是東北戰死的中國士兵累計達46萬人之巨,抗戰後何應欽統計國軍抗戰犧牲120餘萬人,卻並未包含關外的東北。即便是關內抗戰,現在的人們也不要忘記那二十六萬戰則當先的東北軍。別忘了

僅32年到33年東北軍就已經和日軍單獨進行了12次重要戰役和戰鬥。到了全面抗戰,他們戰鬥的的足跡更是遍佈山東,河北,江蘇,安徽,山西,湖北,湖南,江西,河南,雲南,貴州,東北軍將士的熱血揮灑於廣闊的中華大地。

東北抗日義勇軍——抗戰戰場上的一首壯麗悲歌

軍容整齊的遠征軍將士

1939年東北軍51和57軍便奉命挺進山東這個無人願去的敵後戰場開闢魯蘇游擊戰區

魯蘇戰區是國軍真正意義上的敵後戰場,東北軍數萬人的部隊付出了巨大傷亡才衝破了日軍重重防線到達山東隨後在日軍四個師團的重兵圍攻下進行了艱苦作戰,同時也牽制了這十萬日軍始終不能參與南下作戰。無日不戰堅持了整整五年,僅51軍便前後犧牲了七個少將以上軍銜的將領。從37年全面抗戰開始東北軍還有49.51.53.57.67五個軍加一個騎兵第二軍的近十六萬人馬。到全面抗戰開始僅一年多時間的武漢會戰結束,東北軍各部老兵就已經消耗殆盡,只得邊整補邊作戰,除了53軍外各部最終都難逃脫被撤銷番號的命運,而美械甲種的53軍則作為遠征軍西線主力強渡怒江攻克高黎貢山,血戰騰衝攻克龍陵後揮軍直抵畹町,終於和孫立人的新一軍勝利會師。美軍遊騎兵臂章上的青天白日徽章至今還記述著他們的功勳!而53軍至抗戰勝利時也僅剩下了數千東北老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