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抗戰之殤——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

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在我的案頭始終放著關於抗戰史的一些書籍,比如《中國抗日戰爭史》,《東北抗戰史》,《東北軍軍史》,《東北軍十四年抗戰史研究》,《東北抗日義勇軍戰史》,《東北抗聯戰史》,《第四野戰軍軍史》,《抗美援朝戰爭史》,《八年抗戰之經過》,《劍橋民國史》。不知不覺刷頭條已經三年,而成為作者僅僅半年有餘,不為稿費,不為出名,業餘時間會和寫一些文章和網友們交流分享讀歷史的心得,寫文章其實我還有個不想直說的原因——是我發現一些作者不對歷史依據進行考證而胡編亂造,在盲目鼓吹部分地區的抗戰同時,進而對東北三省抗戰進行詆譭,這個現象越來越讓人無法容忍!這部分作者對歷史缺乏基本的瞭解,也缺乏對歷史敬畏的態度,不少謬誤甚至達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東北抗戰之殤——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

奇文欣賞

這位作者,你能告訴我哪一本歷史書記載了六萬桂軍在上海陣亡了四萬?還造成日軍9500人傷亡?整個淞滬會戰日軍傷亡不過四萬,三天潰敗日軍這麼大的傷亡數據來源是哪裡?桂系參加淞滬會戰大場反擊作戰的番號實際為48軍的173.174.176三個師和第七軍171師,其中48軍176師只有一個旅,171師513旅旅長高仰如(後被槍決)臨陣脫逃所部潰散,因此桂系參加大場反擊戰實際只有六個旅的總兵力,但作為三路反擊大軍中一路的桂軍剛好遭遇日軍進攻,部隊暴露在日軍火力之下,導致桂軍士兵陣亡四千多人,傷,失蹤5000餘人,僅僅三日就因傷亡慘重撤離戰場,此次反擊作戰失利幾乎帶動大場陣地全線崩潰,三天後大場失守,導致國軍淞滬參戰部隊開始陸續撤離。第七軍另外兩個師參加的主要是淞滬會戰後的吳興長興阻擊戰,整個上海戰場桂系總傷亡兩萬餘人。陣亡旅長兩人,副師長一人。隨後桂系補充了十個團的新兵,每團1500人,共計一萬五千餘人,補充兵員缺額,就是明證!

東北抗戰之殤——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

《廣西抗日戰爭史》第38頁

各種歷史文獻記載清清楚楚,為何網上各類造假奇文層出不窮?有煽情者,有鼓吹者,各有其代表,無一不是為了抬高自己貶低他人,部分作者甚至不惜貶低唯一進行了十四年抗戰的東北來抬高自己,侮辱東北抗戰更是成為了他們增加流量的法寶,更有甚者部分跟帖者用大量無知和不負責任的評論藉機極盡汙衊之能事!要知道東北軍抗戰代表的不僅僅是東北,還包括河北甚至黃河以北的六年局部抗戰,是當之無愧的主力!要知道在這六年大部分時間裡,只有東北軍在華北和東北不間斷的抗日!是誰給了你們這麼大的膽量汙衊東北抗戰???

東北抗戰之殤——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

天理昭彰不怕雷劈?

東北軍之淞滬會戰

作為東北軍絕對精銳主力的67軍和49軍在淞滬會戰爆發之時正在華北戰場浴血奮戰,至淞滬會戰末期才奉調淞滬戰場,為掩護淞滬參戰國軍部隊撤離,67軍奉命在無險可守的松江城阻擊三日,面對日軍第六,第八,第一一六,三個主力師團的進攻,67軍死戰不退,中將軍長吳克仁,軍參謀長,師參謀長,旅長共計五個少將以上將領陣亡,同時重傷師長,旅長一名,八個團長全部陣亡,67軍幾乎全軍覆沒。49軍第105師第626團團長顧惠權陣亡,所部傷亡過半;第109師在阻擊滬杭公路北犯日軍的兩晝夜激戰中,4個團長3人陣亡,直至全軍覆沒。三萬多東北子弟血灑疆場,東北軍57軍的111和112兩個師在淞滬會戰之後分別進行了靖楊之戰和江陰保衛戰,餘部整理4000餘人還參加了南京保衛戰,直至全軍覆沒,你們抬高自己不惜黑東北軍抗戰於心何忍?

東北抗戰之殤——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

67軍軍長吳克仁

東北軍一槍不放丟三省?

東北抗戰史之厚重在一些無良小編眼中總是被故意忽略,九一八事變發生之前,日軍在東北勢力滲透之深已經到了社會各個層次,而東北軍在東北全境總共駐軍不到19萬人,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在蔣介石不抵抗國策的影響下,遼南駐軍撤入關內者不足五萬人,遼寧未撤走之東北軍兩萬餘人奉命分赴各地組建東北抗日義勇軍,其餘東北軍都駐防原地,除熙洽,張海鵬,於芷山,吉星先後帶領兩萬東北軍投敵之外,吉林和黑龍江駐軍十六個旅共計十萬東北軍宣佈通電抗日,先後進行了北大營突圍戰,長春突圍戰,江橋抗戰和雙城阻擊戰,直到第二年2月哈爾濱保衛戰的失利才宣告東北軍作為正規軍抵抗失敗。但隨後東北各地義勇軍風起雲湧,最高時達到五十五萬人參與對日作戰,他們先後發起了哈爾濱反擊戰,齊齊哈爾反擊戰,11次進攻瀋陽,6次攻打長春,累計傷亡二十多萬人,僅兩年時間各路大軍擊斃關東軍兩萬八千多人,迫使關東軍對東北抗日隊伍前後進行了“十九次大討伐”,這期間義勇軍也給了關東軍沉重打擊,造成關東軍累計17萬人的傷亡,病,凍傷的減員(《日中戰爭十五年》),義勇軍失敗後餘部轉入抗聯,繼續堅持對日作戰,直至大部犧牲。十四年抗戰,僅僅2700萬人口的東北也付出了陣亡46萬士兵的巨大代價,淪陷區能興起如此大規模的激烈抵抗在全國範圍內來說絕無僅有!

東北抗戰之殤——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

盲目的吹噓是對歷史的不敬

桂系抗戰真的是天下無敵?

作為抵禦外侮的抗日戰爭功勞的證明最公平的無外乎軍功,國軍抗戰的青天白日勳章最能說明問題,到1945年國民政府共計頒發173枚(兩枚為丟失補發)。東北軍34枚,西北軍25枚,粵系將領21枚,晉綏軍6枚,黔軍5枚,桂系3枚,滇軍0枚,川軍0枚,其餘為國軍嫡系所獲得。青天白日勳章原則上不重複頒發,而桂系將領只有李宗仁,白崇禧和李品仙三人獲得,桂系其他將領無一授勳,事實上桂系將領每次大戰必有臨陣脫逃者,淞滬會戰171師513旅旅長高仰如(槍決),172師團長李發(槍決),臺兒莊戰役171師師長楊俊昌(十年監禁),桂南會戰135師師長蘇祖馨(撤職),新19師師長黃固(撤職),桂平反擊戰135師師長顏增武(軍法審判),廣西綏署第二縱隊司令唐紀(軍法審判),第135師405團團長曹震(槍決),桂林保衛戰城防司令韋雲淞(撤職查辦),一支依靠口音就能令日軍膽寒的部隊為何逃跑將領如此之多?而且每每這樣的文章都是作者“帶節奏”,下面必有大面積跟帖黑東北抗戰者。且看抗戰史的評價!

東北抗戰之殤——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

《桂系抗戰史述評》第57頁

東北丟失的責任到底是誰的?

作為東北最高軍事長官張學良固有其責任,但絕不是全部,他只是不抵抗國策的執行者,真正丟失東北和放棄東北的幕後元兇恰恰是國民政府的“抗戰領袖”蔣介石!這一點部分學者在“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環境下出於各種目的扔在出書立傳,甚至不惜為抬高國民政府的抗戰而刻意抹黑張學良,對於張學良的功過歷史已經給了很客觀的評價——初期執行不抵抗政策丟失東北,發動西安事變促成統一戰線,抗日有功。改變了中國近代史的進程,挽救了國家和民族,是愛國將領!作為軍閥不抵抗丟失地盤,失去軍餉糧餉來源,失去安身立命之本,會有這麼傻的軍閥?篇幅所限不一一贅述!如有興趣可文章之外討論!

東北抗戰之殤——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

到底誰該背不抵抗的鍋

蔣介石為什麼要求東北軍不抵抗

原因只有一個:削弱東北軍,讓東北軍 從有地盤的最大的實力派變成沒有地盤的實力派,藉此用經濟手段掌握和控制擁有三十萬兵力的東北軍,消除異己,為己所用。失去東北對國民政府而言無足輕重。犧牲東北為蔣介石統一各個派系爭取時間,用東北作為代價暫時滿足日本對中國的領土要求。要知道31年10月蔣介石派到日本的特使帶去的口信就是:“如果日本能擔保中國本土十八行省的完整,則國民政府可同意與日本談和,或可在不損我國尊嚴之前提下讓出東北。”

東北抗戰之殤——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

蔣介石的如意算盤

東北軍在抗戰中的貢獻

在全面抗戰中國軍共計犧牲110多位少將級以上的將領(不含追授),其中東北軍將領24人,中華抗戰第一批300英烈名單中東北籍30人,中華抗戰第二批600英烈名單中東北作戰序列106人。關外犧牲46萬人(凍餓而死無法統計),關內26萬東北軍到抗戰勝利僅剩53軍數千老兵,還有15萬退入關內的抗日義勇軍,進步青年被收編進入西北軍和國軍嫡系部隊,至抗戰勝利僅剩留在新疆的餘部兩萬多人。以上綜合累計,東北抗戰犧牲近百萬人!2700萬人口的東三省在數量上不及四川一個省人口的一半,對抗戰史稍微有所瞭解的人還會討論哪個地方出兵多,哪個地方犧牲大?要知道整個國軍抗戰總犧牲軍人數是132萬人,這個數字裡含有東北軍,卻並不含關外孤軍苦鬥堅持了十四年抗戰的東北三省!

東北抗戰之殤——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

七十週年抗戰大閱兵之東北方隊

東北軍將士戰死在了哪裡

從1932年到1933年東北軍就獨自或參加了12次重要戰役和戰鬥,他們分別是北大營突圍戰,長春突圍戰,江橋抗戰,平定天津一一八暴亂,錦州攻防戰,雙城阻擊戰,哈爾濱保衛戰,海拉爾保衛戰,榆關防衛戰,熱河保衛戰,長城抗戰,灤東抗戰,僅長城抗戰東北軍就傷亡近5萬人,並積極支援綏遠抗戰,東北軍唯一的騎兵軍始終堅持在山西綏遠戰場,東北軍共

參加了十八次大型會戰,武漢會戰之後,當抗戰進入相持階段之時,各個部隊開始保存實力,中後期400多萬國軍開始龜縮大西南停滯不前達六年之久,東北軍託孤之臣于學忠卻奉命帶領51軍和57軍挺進山東敵後戰場開闢魯蘇游擊戰區,51軍114師以近乎全軍覆沒的代價撕開日軍重兵部署的防線,為全軍挺進山東開路,此後東北軍的這兩支軍級部隊雖暫時避免了被收編和吞併的命運,卻在這個國軍唯一真正意義上的敵後戰場和日軍四個師團苦鬥了整整五年,也保衛了山東和江蘇人民整整五年!直至消耗殆盡。東北軍49軍的命運更是悲慘,淞滬會戰之後元氣大傷,被蔣介石用“調包計”將自行補充的人和武器換走,卻奉命堅持江西抗戰,多次配合國軍進行長沙會戰,最終沒有逃脫被吞併的命運。滇西反擊戰又是東北軍53軍這個僅剩的血脈作為西線主力強渡怒江,攻克高黎貢山,血戰騰衝,攻克龍陵,打通中印交通線,兵峰直抵畹町和孫立人的新一軍匯合,並代表遠征軍赴越南接受日軍投降。尤其東北軍抗戰足跡遍佈東三省,河北,山東,山西,江蘇,上海,安徽,江西,雲南,湖南,湖北,數十萬東北軍將士之血也流淌在了松花江,黃河,淮河,和長江,也把身軀埋葬在了祖國的大江南北,這些地方的人們,今天的你們可還記得?

東北抗戰之殤——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

53軍遠征軍將士

國民政府的抗戰只有八年,國民革命戰史對六年局部抗戰也諱莫如深,因為他們無法解釋之前的六年發生了什麼,以至於部分地區只知國軍抗戰卻不知華北和華東敵後作戰之艱難,抗戰更不僅僅是依靠龜縮大西南的國民政府打贏的,國民政府帶著四百萬軍隊龜縮大西南面對四十萬日軍停滯不前六年之久,而東北戰場,華北戰場,華東戰場有無數中華兒女在兩百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上,面對一百多萬日軍卻四處出擊,若有良心當以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