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以水爲師

很喜歡老子的一個故事。

傳說老子的老師常樅要過世的時候,老子去請教老師最後的教化。常樅喚老子近身,叫老子去看自己的嘴巴,問道:“你看我的牙齒還在嗎?”

“沒有,牙齒都掉光了。”老子回答。

“那麼,你看我的舌頭還在嗎?”

“孩子,還鮮紅一如從前。”老子說。

常樅說:“這就是我要教你的最後一課。在這個世界上,柔軟是最有力量的。我死了之後,你要以水為師,水是這世上最柔軟的東西,但是天下最剛強的東西也不能抵擋水。”

說完後,常樅就過過世了。

這雖然是無法考證的傳說,但卻道出了老子思想的精髓所在。

做人,以水為師

老子在《道德經》中就說到:“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堅,無有入無間。”意思是說天下最柔軟的東西,才能駕馭天下最堅強的東西,唯有“無有”才能進入沒有間隙的實體。

還有如:“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等等。

老子的哲學,可以說是水的哲學。水,擁有我們所共知的柔弱、柔軟、柔順、柔韌的特徵,但這種柔並非是怯懦,而是“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做人,以水為師

做人,以水為師,首先學會柔。

柔,是讓我們學會退一步海闊天空。生活不是戰爭,不需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那種堅決。相反,我們如果學會柔,以柔克剛,才是最高的境界。柔,可以讓對方感覺到與我們相處起來很舒適,這樣我們朋友就會越來越多,路也就越走越寬。

做人,以水為師,要懂得珍惜。

水是生命之源。大家都知道水的珍貴,然而卻往往忽視豐沛的水,善以水為師,懂得珍惜每一滴水的人實在太少了。我們的青春就如水一樣,對我們的生命來說都異常珍貴,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珍惜。只有懂得珍惜,才不會虛度年華。

做人,以水為師,既要奔放也要學會寧靜。

水,遇到過去不去坎時,它繞道而行;遇到需要奔流的時候,毫不吝嗇,勇於開出生命的水花;需要沉澱之時,懂得積累,平靜得不起一絲漣漪。做人也應當如此。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挫折阻力,當我們不能邁過時,不如學會放下,繞道而行;當我們需要成長時,不如靜下心來,慢慢積累;當我們生命中能綻放之時,也沒必要遮遮掩掩,唯唯諾諾,努力去綻放生命的精彩。

做人,以水為師

做人,懂得以水為師,就能成其大,在短暫的生命中活出應有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