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发明的飞艇,再危险也要坐一次:可坐一次就没了命!

自己发明的飞艇,再危险也要坐一次:可坐一次就没了命!

留学SoEasy)标题表述的是一个有关帝国理工校友的事儿,虽然年代久远,但也值得了解了解。

帝国理工的航空系建系于1920年,但是如果从1909年在机械工程系里开始讲授航空课程算起的话,到2018年航空系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帝国理工航空系自然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工作人员和校友,比如

  • John H. Argyris - 有限元分析的发明者之一,彻底改变了工程科学。
  • Harold Roxbee Cox - 通过对翼颤和结构稳定性的研究为飞机安全做出了贡献。
  • Richard Tetley Glazebrook爵士 - 帝国理工学院航空学院第一任教授。
  • 阿诺德希尔爵士率领团队调查彗星客机灾难。
  • Andreas Mogensen - 入选欧洲航天局宇航员队。
  • Kirsty Moore - 第一位女性红箭飞行员。
自己发明的飞艇,再危险也要坐一次:可坐一次就没了命!

如果浏览航空系著名校友专栏,其中有一位名为V. C. Richmond的中校(1893-1930)的生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ichmond是英国飞艇设计师。之所以被帝国理工算做校友,是因为他在20世纪20年代担任过帝国理工学院航空系的客座讲师。

Richmond最初为皇家海军提供航空服务,继而为皇家空军提供服务。他最辉煌的经历是作为设计师研发了R101飞艇,但最终却在1930年10月5日的处女航中在飞艇坠毁事故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事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从帝国理工的网站介绍上看:“Richmond率领卡丁顿皇家飞艇工厂的R101飞艇设计团队。R101的证明航程于1930年从卡丁顿开往印度。不幸的是,飞艇在法国博韦的卡丁顿坠毁,杀死了Richmond和其他47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接下来的官方调查发现,灾难不是由其设计引起的,而是由氢泄漏造成的。”毕竟Richmond也算是帝国理工的校友,在介绍事故原因时也不忘为校友的设计做一下开脱。

那么百度百科又是如何介绍R101飞艇的呢?

自己发明的飞艇,再危险也要坐一次:可坐一次就没了命!

R101在设计之初就被掩盖了他的设计缺陷。

R101完工于1929年,是一艘空中巨无霸,长740英尺,仅内蒙皮就用掉了一百万根牛肠衣。最高荷载为100名乘客和60吨货物。充满气囊就需要500万立方英尺氢气。为何不用更安全的氦气?就和现在街边贩卖的氢气球一样,很少有充填氦气的,原因是氦气很贵。R101采用了保守设计,用了较安全的柴油发动机,而不是汽油发动机,结果发动机就重出去8吨。由于R101超重严重,但是受政治因素影响,主导工程的决策者们期望尽早的把这艘庞然大物以一种从天而降的方式降临到印度国土,期望给印度人极大震撼,让他们感觉英国人就是来统治他们的上帝!

R101第一次试飞时就发生了氢气泄漏,一名检查员打报告给航空大臣,认为飞艇不适合承载乘客,但是不知为何这份报告被弄丢了,这个隐患就这样被压瞒了下来。卡丁顿公司为了给飞艇提供足够的浮力,又把飞艇延长了40英尺。

1930年10月4日,R101飞艇载着48名乘客及船员,开始前往印度的航程。当它进入法国后,飞艇逐渐丧失高度,飞艇前部的外蒙皮突然被强风撕破,氢气飞速泄漏,艇首向下倾斜,向地面撞过去,随着一声巨响,飞艇撞到了小山顶部,随即燃起大火,整艘飞艇瞬间变成一团巨大的火球。除了6名艇员被从舱里抛出来侥幸逃生外,包括设计师Richmond在内的人员全部在大火中丧生。

R101飞艇坠毁结束了英国人对飞艇的研究,于是他们开始一心一意搞飞机去了。

88年过去了,人类的航空航天技术突飞猛进,四代战斗机开始列装,五代战斗机呼之欲出,空天飞机研发如火如荼。回眸人类的航空发展史,从1903年莱特兄弟首次试飞开始,经历了多少挫折坎坷,甚至付出了多少生命的代价,才有了今天的技术发展与进步。感谢帝国理工的校友V. C. Richmond中校为推动人类航空技术进步所付出的努力(留学SoEas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