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進步還是倒退?熟悉的汽車後視鏡真將會被攝像頭所取代!

最初的汽車,當然是沒有後視鏡的,只需要回頭就行了。後視鏡就像方向盤一樣,都是逐漸被發現其重要性,而後成為標配的。說到這裡我才不會告訴你,在開掛的國家印度,後視鏡居然是選裝的!很多車壓根就沒有裝後視鏡。這都2018年了,你們人多也不能這麼玩啊!

是進步還是倒退?熟悉的汽車後視鏡真將會被攝像頭所取代!

汽車後視鏡誕生於1914年,藉助於反射原理,幫助駕駛者及時瞭解汽車兩側及後方的道路情況,一直伴隨著車主風雨兼程,駕駛者只需稍微一扭頭,就能看到車側和車後視野,是確保汽車安全行駛的重要裝置之一。雖然優點很直觀了,但是伴隨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點,像風阻係數大、視野存在盲區。

是進步還是倒退?熟悉的汽車後視鏡真將會被攝像頭所取代!

後視鏡對風阻係數是有一定影響的,但這個影響是我們不能避免的。就像A柱影響視線一樣,不能避免,我們還不能把它們去掉。(沒有A柱,我得喝西北風了)通常來說,後視鏡肯定是在需要優化風阻的範圍內。關注後視鏡,更多的是關注後視鏡與側玻璃之間那段的噪聲。也就是你車速達到80km/h以上時,空氣與車體發生摩擦而形成的氣動噪聲。

是進步還是倒退?熟悉的汽車後視鏡真將會被攝像頭所取代!

而對於後視鏡的造型,只要做的不太奇葩,避免迎風面稜角,儘量使其圓潤流暢, 後視鏡與側窗的距離20cm,僅此而已。直到我看到了這款車,奧迪官方宣稱旗下新能源轎車e-tron,新車內飾上最大的亮點,就是在主、副駕駛的車窗下方各增加了7英寸的OLED屏幕,來替代傳統的後視鏡。駕駛者可以通過放大和縮小來調整屏幕中的畫面,也可以調整電子後視鏡顯示在行駛、轉彎、停車以及高速公路行駛等不同狀態下的畫面,從而幫助駕駛者採集到視線盲區中的路面狀況。像WEY、凱迪拉克XT5等車型都採用了電子流媒體的內後視鏡,頭一次見到電子後視鏡運用在外部的。新意確實有,具體能否成功量產,還要看各地方的法律法規了。

是進步還是倒退?熟悉的汽車後視鏡真將會被攝像頭所取代!

還值得注意的是,這套新的後視鏡系統其實也不光是為了玩酷。因為攝像頭佔用的空間比傳統後視鏡小很多,所以車身風阻也更低。e-tron的風阻係數僅為0.28,這在SUV裡面已經是相當低的了。要知道低風阻對於電動車的續航里程的幫助絕對是不容小窺的。

不少人會問,汽車後視鏡對於汽車的阻力會很大嗎,其實不算很大,一般車的後視鏡都多少算個流線型,對空氣阻力沒有太大的提高,家用車由後視鏡問題帶來的油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對續航里程貴如油的新能源車來說,就十分重要了。而且很多帶有攝像頭的後視鏡,都能提供像併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等功能,恰恰彌補了傳統後視鏡功能上的一些不足。

是進步還是倒退?熟悉的汽車後視鏡真將會被攝像頭所取代!

在科幻電影裡,我們見到的汽車都擁有超強的性能、自動駕駛功能、甚至還有全息影像、AR等技術加持。例如在電影《我,機器人》中,自動駕駛已經完全可以代替人來操作。所以說,消費者對高科技的配置需要一定時間才會接受,科技必然會改變我們的生活,也許在自動駕駛普及後,後視鏡就會像手搖車窗一樣退出歷史舞臺。

是進步還是倒退?熟悉的汽車後視鏡真將會被攝像頭所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