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回家,這些要提前知道!

農曆春節臨近,搶車票、買年貨,小夥伴們又開啟回家過年的節奏。不過,“搶票回家、專業代刷”、“海外代購、折扣多多”、“測新年運勢”等等打著過年幌子的詐騙信息最近又開始多了起來,小編為大家推出新年防騙攻略,教你認清騙子們的經典“套路”!

套路一: “測新年運勢,屬X的最順”

詐騙手段:

到了年末,朋友圈經常會出現“點開替自己和家人測測新年運勢!屬X的命最順”這類算命遊戲。市民劉先生在朋友圈看到一個算命測試頁面後,出於好奇玩了一下,沒想到事後莫名其妙地接到各種網絡公司、中介、房地產銷售中心打來的推銷電話。

朋友圈分享的一些算命遊戲鏈接,大多需要輸入姓名、電話號碼後,點擊“開始測試”,才能顯示結果。警方表示,這一類算命遊戲很可能是騙子製作的假微信鏈接,需填寫自己和家人的姓名、生日等信息,或稱可以轉運,目的就是獲得個人信息。

防騙:

大家不要過度迷信,不要將自己和家人的信息透露給陌生人,以免對方通過獲得的信息進行詐騙。

套路二:“搶票回家,專業代刷!”

騙子手段:

春運火車票一票難求。騙子一邊打著“幫搶購火車票!百分百有票,保證你年底能回家”的口號,一邊製作虛假購票網站,對購票者稱售價打折或百分百有票,對方上當後再以信息不全等理由詐騙。

防騙:

旅客購買車票一定要選12306等官方代購網站,不要相信其他渠道,不使用所謂搶票神器,以免信息洩露。

套路三:“年終回饋,積分變現!”

詐騙手段:

南京市民張女士收到一個通訊運營“客服”發來的短信,稱她的手機預存話費積分12月底將歸零。點擊進入短信中提供的積分兌換網址,網站信息顯示,她累計的積分可兌換300元現金,但需要提供銀行卡、身份證和密碼等信息。張女士沒多想,就輸入自己的銀行卡號和密碼。沒過多久,她就收到短信,提示卡內1000元已被取走。

小編提醒,騙子利用偽基站或虛擬手機號給手機用戶發送積分兌換鏈接,謊稱“年終回饋用戶,您手機積分可換×百元現金紅包”,用戶點擊後手機會被植入盜號木馬。

防騙:

用戶可通過官方APP直接確認手機積分狀況,若點擊鏈接後要求提供銀行卡號和密碼,要退出並舉報。警方提醒,運營商基本不會推出直接變現的促銷活動,大家一定要多個心眼!

套路四:“違章罰款,年前結清!”

詐騙手段:

這是典型的違章罰款詐騙,騙子通常會冒充交管人員,發送假的違章二維碼給司機朋友們,稱“今年您有×次違章未處理,請於年底繳費”。來不及確認的司機極易上當。(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防騙:

司機朋友們,收到此類信息切莫盲目相信,違章過的司機可到官方網站查詢信息,若收款賬號為個人則一定是詐騙。

套路五:“海外代購,折扣多多!”

詐騙手段:

網絡代購詐騙中,騙子以“年底回國、代購尖貨、折扣多多”為誘餌,吸引對代購不熟悉的人關注,向買家實施詐騙。

防騙:

買家不要貪便宜,到正規網站上網購,或直接到實體店購買。發現對方有問題立即報警或舉報其信息。

套路六:“年底缺錢?快來貸款!”

詐騙手段:

年底要採辦年貨,一般家庭開銷都會很大,騙子也瞅準了這一點,在微信上散播貸款消息,並稱“利息低、到賬快”,等對方上當後再以預付利息、保證金等詐騙。

防騙:

大家需要貸款一定要通過正常渠道獲取,不要相信微信上一些來路不明的資金源,遇到後及時舉報危險信息。

詐騙手段:

“由於天氣原因,您的航班已被取消,請點擊鏈接”,騙子會冒充航空公司客服,利用年底旅客回家的急切心情,以改簽退票為由,誘騙旅客點鏈接實施詐騙。

防騙:

目前機票改簽不存在所謂的“快速鏈接”,務必主動和航空公司確認,不盲目點擊不明鏈接。

套路八:“社保結餘,繳費取錢!”

詐騙手段:

騙子冒充社保局或相關部門人員,稱“您今年社保有結餘,提現請繳費”,以社保卡提現或社保賬戶出現問題為由,詐騙卡主提供信息或繳費。

防騙:

社保卡卡主可以通過社保官方網站確認自己的社保賬戶信息,平日裡也可經常確認社保賬戶資金情況。

套路九:“年底兼職,掙錢回家!”

詐騙手段:

騙子偽裝成中介或代理公司,以委託或介紹兼職為由,騙取對方手續費或勞務費。

防騙:

到正規招聘網站上找兼職信息,拒絕先交費再委託,此外,不要選擇刷單、虛假評論等違法違規工作。

套路十:“集贊有獎!快快分享!”

詐騙手段:

市民經常在朋友圈看到“轉發到朋友圈,手機××個贊兌換好禮”的信息,這可能是騙子的誘餌,以此騙取個人錢財或隱私信息。

防騙:

拒絕誘惑,拒絕填寫個人信息到陌生鏈接網站。不要轉發陌生鏈接到朋友圈,以免連累到家人和朋友。

年底回家,这些要提前知道!

年底要提高警惕,收到不明信息時,不要輕信,不要隨意掃描二維碼或點擊不明鏈接,更不要輸入自己的賬號和密碼。如果不能判斷信息的真偽,應該及時通過官網或者其他正規渠道核實電話的真實性,不要因貪圖小便宜而導致財產損失及個人信息遭受洩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