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禁毒征文选登《斯人已逝 幽思长存》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

“天生毒种太缠绵,劫数原知定在天。不到此时终不悟,只差一念恨从前。”

金狮山内,雾气缭绕、升腾,迷离得好似一个永远不醒的梦魇。一百六十五年前的今天,一个伟大的灵魂埋葬于此。弥留之际,指天三呼“星斗南”,慢慢地闭上了双眼。

“毒品源源犯边关,祸国殃民罪滔天。销形蚀骨人似鬼,吞云吐雾家荡然。赤县神州今非昔,岂容魔怪舞蹁跹?”

面对鸦片源源不断的输入,面对大清白银的大量外流,面对官吏的贪污腐败和作战军人的萎靡不振,他知道,若继续如此,中华民族将连同它创造的古老文化一起,埋葬在一片毒雾中。于是,他上奏朝廷,请禁鸦片,查找烟馆,搜集资料,全省厉行,收缴烟具,配制“断瘾药丸”。“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于是,他锻造了“虎门销烟”的传奇。

然而,在那样的乱世,他的所作所为固然可歌可泣,但和腐朽的清王朝相比,又是多么地微不足道!他遭到了朝廷大臣的诬陷,连道光帝也对其悲愤交加,他终被革职放逐。

“虎门硝烟震帝京, 帝惧罪徐充伊宁。庙堂江湖皆如此, 忠臣终生忧黎民。”

残花残月,残酒残梦,一切的一切映衬着那颗形影单只的心。他依旧忧国忧民,即使在被放逐伊犁的日子里,依旧遍行西域三万里,带领新疆人民兴修水利,屯田耕战。只是,曾经的努力,再也无法挽回因吸食鸦片而支离破碎的家庭和中国男子的威严尚武。两百多年的大清王朝奏起悲歌,一帮帮面色蜡黄、骨瘦如柴的人们依旧躺在床上吸食鸦片,这是古老的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最后一个残影。

“漫天风雪花飘零,楼台不见月再明。盖世英名沉冤死,我为林公倍伤情。临终犹呼新豆栏,马革裹尸心未甘。中华英魂终不死,堂堂正气是汉关!”

时间的巨轮碾过两个世纪。而今,我站在林则徐纪念馆前,不断地遐想。想着一百七十六年前,广东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鸦片的情景;想着六十多年前,周恩来总理在国际大舞台上宣告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吸毒现象被彻底铲除的情景;想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毒品依然泛滥,各种贩毒吸毒现象依然屡禁不止,多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锒铛入狱的情景……此时,金狮山内依旧满目青翠,绿意葱茏,一个伟大的灵魂在此长眠。

“湟渠滚滚千古流, 林公滔滔爱民心。为民思想古耒重, 精神万载溜后人!”

今年(注:2016年)是林则徐诞辰230周年,也是第28个国际禁毒日,举国上下都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禁止吸毒贩毒行为。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更应当铭记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屈辱历史,牢记先辈们为禁毒工作所作出的努力,自觉抵制毒品,积极参与禁毒斗争,用我们灿烂的青春拥抱光明的未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禁毒征文选登《斯人已逝 幽思长存》

【来源:2016“五个一”活动福建百篇优秀征文】

学生禁毒征文选登《斯人已逝 幽思长存》

往期回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