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審美,書法註定和你無緣

黃賓虹在浙江美術學院任教時,教授們為畢業生當場作畫作為紀念,黃賓虹的桌前很少有人問津,他們都覺得黃賓虹的畫太難看了,沒人願意求畫。誠如木心所言,這些美院學生已經畢業了,然而他們的審美卻還在路上。

驚悉黃賓虹畫作拍出3.45億天價後,有一部分人表示懷疑——“黃賓虹的畫好在哪裡?”

所以說,不懂審美,世界與你無關。

吳冠中說:“今天中國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現在很多人窮,窮的不是物質,也不是文化,而是審美。不懂審美,生活剝露出最務實最粗俗的一面,越來越追求實用化的背後,生活越來越無趣、越來越枯萎。所以有人說,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且不說在在文人畫徒有其名的今天,黃賓虹會因為大眾庸常的審美而遭到冷落,即使在文風盛行的晉代,也同樣如此。

《王羲之題扇》的故事大家應該瞭解吧!同樣的故事還有另一個版本:王羲之在紹興的任上,有一書生獲得王羲之的“床幾”題字,書聖題字可謂是榮耀之極。但被粗俗的父親看到,覺得王羲之毀壞了床第,竟生生被刮掉,使兒子懊惱不已。

沒有審美,書法註定和你無緣

就書法審美而言,大多數國人都已病入膏肓。

書法的審美,簡單的說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用和古代作品的相似度衡量作品,這是最低層次的,是表面的,也是最容易欣賞的。比如一看就是臨的誰的什麼帖,甚至形似也神似。

第二個層次,更進了一步,是點畫都來自於古代碑帖的元素,但把這些元素組合在一起之後,很和諧,而且撲面而來的有了個人氣息,這就有了個人風格和性情。

第三個層次,也是更高的層次,就是按照書法經典的審美取向來行筆書寫,寫出的作品既符合古典書法的審美標準,又有耳目一新感覺的書法作品。這些作品,融合眾家,在線質、墨法、章法上雖然都根植傳統,但又有了新的突破。

沒有審美,書法註定和你無緣

(胡抗美先生書法作品)

比如,胡抗美先生的作品,他的狂草線條奔放不羈,很難看出是古代經典的哪帖哪家的線條,但又分明有張旭的狂放,懷素的剛勁,黃庭堅的險峻。

沒有審美,書法註定和你無緣

(劉洪彪先生書法作品)

劉洪彪先生的草書,他的點畫,從古典碑帖裡直接對號入座,很難。但他的點畫又分明來自北碑的厚重蒼茫,他的流暢使轉,娟秀委婉的一面,又分明有張旭懷素和二王一脈的影子,他的章法,有了明顯的現代氣息,對書法形式是個很大的推動。他們都有深厚的古典功底,都踢過腿,站過樁。甚至於他們都能寫很好的楷書。但他們沒有停步,他們在不斷的探索,他們是真正的藝術家。

所以說,沒有審美,書法與你無關!沒有審美,你的書法終將陷入平庸。唯有審美,可以使有限的書寫得到無限的延續。

關注【美術影音app】,獲取書畫圈裡更多新鮮資訊;加入【藝術圈子】,與更多藝術愛好者實時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