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我國工業利潤爲何持續快速增長?有什麼隱憂?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最新的工業企業利潤數據。總體來看,今年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9萬億,同比增長17.1%,雖然增速比前6個月份放緩0.1個百分點,但速度仍然較高。從分項數據看,折射出當前經濟運行的諸多情況和問題。

第一,供給側改革取得明顯成效。

“三去一降一補”是供給側改革的要求,(1)在“去槓桿”方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降到56.6%,國企資產負債率為59.4%,這是三年來的最低水平。(2)降成本方面,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的成本和費用將為92.63,同比下降0.38。

解讀我國工業利潤為何持續快速增長?有什麼隱憂?

收入和利潤數據

第二,利潤和效益增長明顯。新增利潤來源主要是石化、鋼鐵和建材,這些行業對所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貢獻率為67%。例如: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利潤總額同比增1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36.1%,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增長29.2%,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45.2%,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97.8%,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9.6%。令人擔憂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僅僅0.9%

第三,國企利潤增速下降,私企增速上升。

前7個月的數據看,國有企業利潤增速同比30.5%,比前6個月少1個百分點,結束4連升。反過來,前7個月私營工業企業利潤增速10.3%,扭轉3連降。

從利潤總額來看,規模以上工業國企利潤總額1.19萬億元,私營企業總額1.02萬億。顯然,佔企業總數90%的私企利潤總額不如國企

解讀我國工業利潤為何持續快速增長?有什麼隱憂?

收入和利潤對比

綜上,今年以來,經濟運行在內外部需求因素推動下,明顯有下行壓力,加之去年下半年基數較高,今年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有向下的壓力。另一個隱憂是,工業利潤的大增源自上游原材料行業,製造業貢獻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