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自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我國兒童數量不斷增加,兒童市場不斷擴大,兒童品牌正逐漸成為家長們關注的業態。為了迎合日益高漲的“兒童經濟”需求,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也顯得更加有必要了。

法國蓬皮杜中心兒童展廳

所屬派系:腦洞派

為慶祝法國巴黎蓬皮杜中心建成 40 週年,巴黎的設計工作室 GGSV 受邀重新設計了其中的兒童展廳(Galerie des Enfants),搭建出了一個擺滿各式各樣雕塑部件的互動空間。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為了增添趣味性,GGSV 兩位設計師 Gaëlle Gabillet 和 Stéphane Villard 為整個展廳搭建了一個故事框架,即整個展廳是一個小劇場,上演的是兩位在蓬皮杜中心工作 40 年的虛構角色 Gellaé 和 Séphante 的故事。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兩位主角不會以具體的形象現身,不過展廳的佈置卻圍繞著這部“戲劇”展開。展廳總共分為三部分,“荒誕花園”,充氣小屋和中國藝術家劉寶林的現場表演。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1

荒誕花園

“荒誕花園”是孩子們步入展廳時,最先進入的部分。這個以一個蛋糕形狀的大型雕塑為中心的空間內,擺滿了奇形怪狀的“零部件”。這些“零部件”是兩位虛構角色在觀察博物館內他們看不明白的藝術作品後,用於搭建他們理想中的世界的道具。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2

充氣小屋

這些道具的誕生地,是位於“荒誕花園”背後的那座充氣小屋。小屋奇奇怪怪的外觀,是兩位設計師對蓬皮杜中心的致敬。這座在 1977 年建成的建築,骨架外露並擁有鮮豔的管線機械系統,與巴黎的傳統建築有著很大的差異,這在當時還引發了不少爭議。不過它的兩名主建築師 Richard Rogers 和 Renzo Piano 後來都獲得了普利茲克獎。這座建築如今也成為被人津津樂道的一座地標性建築。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小屋的內部設計非常魔幻,天花板上有一扇扇眼睛形狀的“天窗”,小屋地面的正中央,則是一個“噴泉池”,在故事的設定中,所有的“零部件”都從這座“噴泉池”中噴湧而出的。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特殊的空間及場景設置,讓孩子們可以用不同於以往的方式來觀展。“荒誕花園”中的所有“零部件”,都可以供他們自由地取用,搭建出任何他們想要創造的東西。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3

劉寶林藝術表演

在花園內,他們還會撞見中國藝術家劉寶林。他十分擅長將自己的身體變為一塊畫布,通過在身上塗抹各種顏色與圖案,將自己隱藏在周圍的環境中。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蓬皮杜中心還在展覽現場提供了不少服飾,孩子們可以試穿,只要在展廳中找到適宜的位置,他們也可以像劉寶林一樣將自己隱藏起來。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悉尼伊恩波特兒童野趣遊樂園

所屬派系:野生派

伊恩波特兒童野趣遊樂園(Ian Potter Children’s WILD PLAY Garden),或許是悉尼市內最“野生”的兒童樂園。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幾乎所有的玩樂設施都用天然材料製成,可以攀爬的小樹屋、用竹材製成的隧道,不同主題的遊樂場,沙子、水、木棍、鵝卵石、葉子、花朵,則是兒童們的“玩具”。在 6500 平方米的植物園內,孩子們可以在蜿蜒的走道上奔跑,攀爬小樹屋,或者脫掉鞋襪去噴泉小廣場踩水,玩累了可以坐在無花果樹下的原木座椅上休息。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野趣遊樂公園位於百年紀念公園學習中心,旨在為所有2-12歲兒童提供全新學習體驗。植物園探索區佔地6500平方米(相當於一個橄欖球場),在茂盛濃密的灌木和樹木中是穿梭其中的跑道和小徑,原有的無花果樹被保留下來並結合坐凳,為人們提供林蔭下的休憩之地。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在野趣遊樂公園內,孩子們可以跟隨著自流的溪河和噴泉,找尋茂密的竹林,在如遊動鰻魚般的蜿蜒小徑裡探索無花果樹林,或鍛鍊毅力,穿過平旋橋、攀爬樹屋。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竹林、山龍眼灌木叢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沉浸玩水的孩子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樹屋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隧道

自2006年開放以來成為極受歡迎的目的地,僅在2016年就吸引了20.7萬遊客。

倫敦重裝版野獸派樂園

所屬派系:柔軟派由建築設計團體 Assemble 聯合澳大利亞視覺藝術家 Simon Terrill 設計製作了“野獸派樂園”建築裝置,在 Vitra 設計博物館重新開放展出。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設計師用類似粗水泥的柔軟泡沫材料,完美復原了英國野獸派兒童樂園建築形態。這個野獸派兒童樂園的互動裝置能讓參觀者體驗到野獸派風格的原始空間概念。孩子們可以盡情地在建築上發揮想象力,成年人不妨將自己沉浸在戰後時期的超現實主義氛圍裡,挖掘新的野獸派建築視角。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這個兒童樂園以一種狂野而又奇怪的形象出現,但全泡沫材料的設計,又在最大程度上能減少兒童會遭遇的危險隱患。家長可以放心地讓兒童盡情玩耍,而不用時刻擔心他們會受傷。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荷蘭Beatrix 公園

所屬派別:科幻派

位於阿姆斯特丹南阿克西斯區的 Beatrix 公園,是這座城市最古老的公園之一。Beatrix 最近的一次建設工程,是要將臨近湖水的山丘改造成聚集著小公園的半島景觀,其中就包括要在附近的舊籃球場地上打造一個多功能的兒童遊樂區,這個遊樂園區除了滿足0-6歲兒童的活動需要,該遊樂區還吸引了很多大齡兒童。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Carve 為 Beatrix 設計了一個看起來很科幻的遊樂場裝置。這個裝置由相互聯結的三個部分裝置組成,不像是五顏六色的兒童滑梯或蹦床,它有著白色的外觀和光滑的曲面,極具未來感。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為了儘可能地滿足兒童的需求,創造更多的玩耍場景,設計師在這個形似章魚腳的裝置設計了球門、蹦床、滑梯等多個區域。

設計師在中間的內凹處置入了蹦床和繩索結構,兒童可以在裝置中攀爬;裝置的一側有一面可以反射周圍環境的鏡子,路人的身影在鏡中扭曲,十分有趣;另一側有一個內凹式的球門,兒童的活動區域可以延展至裝置外的場地;它的其中一端故意挖空的部位,是可以懸掛鞦韆的天然結構;裝置上開出來的大大小小的“洞口”,則成了兒童們自由探索的秘密空間。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把握兒童經濟,打造具有特色的兒童主題遊樂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