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被貸款」風險重重 北京多部門開查「租房貸」這四地政府對房租上漲說「不」

租房“被贷款”风险重重 北京多部门开查“租房贷”这四地政府对房租上涨说“不”

近日關於“租房貸”的話題引發社會關注,一些住房租賃企業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租房貸”,導致消費者“被貸款。而據媒體報道,使用以“貸”租房模式的包括我愛我家的相寓、自如的“自如白條”、58同城的“58月付”等。

對此,北京市住建委昨日表示,針對住房租賃企業違規使用“租房貸”,目前正聯合市銀監局、市金融局、市稅務局等部門調查取證,一旦查實,將從重處罰,聯合懲戒。

租房“被贷款”风险重重 北京多部门开查“租房贷”这四地政府对房租上涨说“不”

事件:長租公寓用“租房貸” 致租戶“被貸款”

8月20日,杭州鼎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長租公寓公司宣佈破產,4000戶先行支付了租金的租客受到影響。據報道,這4000戶租客通過一個名為51返唄的APP一次性把租金付給鼎家,如今租客不僅拿不到先行支付的押金,依然要每月按時向該APP還錢。

據多家媒體報道,在多家長租公寓租房時,只要選擇“押一付一”方式,公寓管家都會要求租戶做“租金貸”,即租客與金融機構簽署一至兩年貸款協議,金融機構將貸款打到租賃企業賬戶,租客再按月還貸款抵房租。

此外,一些中介熱推的“信用免押金”的租房模式,實質上也是貸款。租金全款被中介套現,借貸平臺賺取的利潤則被中介和借貸平臺瓜分,風險卻留給了租戶。而且在推介過程中,中介不告知租客具體模式以及存在隱患,租客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貸了款,一旦支付不及時會進退兩難。

據報道,使用這種以“貸”租房模式的包括我愛我家的相寓、自如的“自如白條”、58同城的“58月付”等。

租房“被贷款”风险重重 北京多部门开查“租房贷”这四地政府对房租上涨说“不”

出擊:市住建委發聲 違規“租房貸”將聯合懲戒

針對住房租賃企業違規使用“租房貸”,北京市住建委昨日表示,目前正聯合市銀監局、市金融局、市稅務局等部門調查取證,一旦查實,將從重處罰,聯合懲戒。

早在8月17日,市住建委便聯合市銀監局、市金融局、市稅務局等部門,集中約談自如、相寓、蛋殼公寓等主要住房租賃企業負責人,明確要求住房租賃企業“三不得”和“三嚴查”,其中就包括不得利用銀行貸款等融資渠道獲取的資金惡性競爭搶佔房源,另外,將嚴查不按約定用途使用融資資金的行為。

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政府表態說明調控力度全面收緊,對關乎民生的租金上漲,調控開始全面加碼,對企業開始嚴控。張大偉介紹,從市場佔比看,自如等企業機構佔租賃市場房源20%,二房東佔據比例大約40%,籤合同時可以直接見到房主的租賃房源只有40%。

他認為,各類型租賃企業都有挪用租金建立資金池的現象,容易出現爆倉風險,也是違規違法的行為,“租賃企業挪用客戶交付的租金,延遲交付給業主,存在違法嫌疑,而且帶來了巨大的資金風險。”

張大偉認為,當下資本大量進入租賃市場,但並沒有多少是增量供應,“蓋房子出租在目前的租售比下,是不可能賺錢的。”他認為,這種情況下大量資本進入的是存量改造,本身並不新增供應,只是通過升級或者分割獲得投資溢價。

延伸

全國27.9%租房人群在一線城市

這四地政府對房租上漲說“不”

8月23日,北京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重申,市住建委已經會同市銀監局、市金融局等調查“租房貸”,將嚴查這些中介機構的資金來源和流向,一旦查實將從嚴處罰。

此外,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房租市場均已經受到各地監管層關注,隨著各地政府推出一系列舉措規範住房租賃市場秩序,一線城市的房租將會平穩。

租房“被贷款”风险重重 北京多部门开查“租房贷”这四地政府对房租上涨说“不”

北京:10家房產中介承諾不漲租金

針對有些住房租賃企業盲目漲價的情況,8月17日,北京市住建委聯合多部門集中約談自如、相寓、蛋殼公寓等10家主要住房租賃企業負責人。明確要求住房租賃企業:不得利用銀行貸款等融資渠道獲取的資金惡性競爭搶佔房源;不得以高於市場水平的租金或哄抬租金搶佔房源;不得通過提高租金誘導房東提前解除租賃合同等方式搶佔房源。

相關參與企業負責人共同承諾落實“三不得”要求,並承諾不漲租金,且拿出手中共計超過12萬套的全部存量房源投向市場。同時開通打擊“黑中介”12345投訴舉報熱線,據報道,熱線首日共接到投訴舉報52條,曝光23家中介機構,並將其中12家企業列入異常名錄,10家由工商部門進一步查處。

上海:全面實施住房租賃合同網籤備案制度

上海房屋租金終止了連續9個月的回落,在7、8月份呈現微弱上揚,並未出現房租暴漲的現象。租賃住房建設和人才安居工作被列為上海市政府的重點工作,今年上海已推出一系列舉措規範住房租賃市場秩序。

據統計,2018年至今,上海已成交超過30幅租賃地塊。這些地塊普遍位於張江、前灘、市北、莘莊等熱門區域,周邊年輕工作群體規模很大,租房需求旺盛。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上海已在租賃房需求量大的創新園區、產業園區、軌道交通站點等區域,先後推出29幅79.9公頃的土地,用於租賃住房建設,大體可興建租賃住房2.2萬套。

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市場監管處副處長劉紀來介紹,上海住房租賃公共服務平臺自今年上線試運行,已實現房源發佈、實名認證、合同網籤等基本功能,並提供租金查詢、金融服務、法律問答等便民服務,進一步規範上海住房租賃市場秩序,為市場參與各方提供安全、便捷、暢通的服務。7月1日,上海已全面實施住房租賃合同網籤備案制度。通過網籤合同備案,對租賃企業加強監管。

廣州:上線官方租房平臺確保房源信息真實

廣州租房體驗長期以來相對較好。根據廣州鏈家研究院提供的數據,目前廣州的存量房屋(商品房+房改房)大概有310萬套,加上城中村房屋,總量應該超過400萬套。在租賃領域內長期流通的房源數量大概有120萬套。以平均一套房住2-3人計算,基本可以覆蓋目前廣州市租房人口。因此,廣州租房市場在供需端保持了比較良性的關係,賣方市場不至於過度強勢。

此外,去年10月,廣州市上線了官方租房平臺陽光租房網,由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主辦,廣州市房地產租賃管理所承辦。該平臺完全由政府建設,由市、區、街、社區運營管理,具備管理與服務雙重功能,確保房源信息真實。

廣州鏈家研究院院長周峰表示,廣州不會出現所謂“壟斷房源”的情況。據他分析,廣州有大量城中村,想要影響整個租賃市場,起碼得擁有租賃市場10%的市場份額,但像自如在廣州市場份額1%都不到。

深圳:探索限價租賃房制度防止企業惡性競爭

深圳市已經7月底出臺了整頓房地產市場亂象的一個通知,將租賃市場的亂象整治也列入房地產市場亂象整治的一個重要措施。

據央視報道,深圳市在穩定租金方面,主管部門現在正在先行先試,探索限價租賃房制度,特別對於新出讓的一些用地建設的租賃住房,包括的一些配建的一些房地產項目,配建的這些租賃住房。

“必要的時候,對於這些租賃市場的專營機構,對於它的租金價格我們要進行備案管控。”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王鋒介紹,“像房地產市場對於限價的這些手段,建議用到租賃市場的價格管控中,這樣防止企業惡性競爭,哄抬租賃價格。”

租房“被贷款”风险重重 北京多部门开查“租房贷”这四地政府对房租上涨说“不”

專家建議:健全市場數據監管建立房屋租賃指導價

2018年初,房天下發布“2017租房數據報告”顯示,全國一共有超過1.2億人租房,其中27.9%集中在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按照報告發布的數據,2017年北京租客有612萬人,上海租客776萬人,廣州和深圳則分別為292和300萬人。按此數據與城市常住人口的比例來看,上海租住比最高達到32%,北京其次為28%,深圳24%,廣州為20%。

“所以說,房價是經濟問題,房租是社會問題。”恆大研究院副院長、房地產行業首席研究員夏磊表示,“房價上漲影響經濟穩定,而房租上漲在悄無聲息間,損害著人們的生活品質、消費意願,減少著一個城市的競爭活力,弱化著一個城市居住群體的多樣性,給一個城市的競爭力埋下了隱患。房租上漲比房價更可怕。”

對於一線城市的租房問題,夏磊認為,“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政策指引下,不僅要防止炒房子,更要避免炒房租。在租賃市場上,還有很多信息不對稱、不透明,需要法律、制度規範,更需要監管的強介入。”

中原地產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對於個城市租房市場,應健全市場數據監管,目前對於租金尚沒有統一和權威的數據發佈,包括市場存量房源數量、不同機構的租金水平等缺乏完整、透明的公開數據,可以強化內部調研,完善監管部門內部的數據庫。”

前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院長鬍景暉建議,“應該通過全國住建系統建立房屋租賃指導價,指導價每個月在各種平臺進行公示;有了指導價,出現異常交易,老百姓可以向政府舉報,政府一定能查清楚,如果哄抬,可以取消資質;此外建議住建部門儘快和一行兩會建立聯合工作機制,嚴格監管進入長租公寓領域的資本。降租金不是個難事,我們可以仿效香港,推出空置稅。”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 記者

陳斯《租房“被貸款”風險重重 北京多部門開查“租房貸”》

陳昆《全國27.9%租房人群在一線城市 這四地政府對房租上漲說“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