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書偶記:從《琴道》到《古琴之道》

淘书偶记:从《琴道》到《古琴之道》

最先接觸古琴,還是在蘇州。最先知道的古琴著作,是老桐的《琴道——七絃琴之文化精神》;現在,老桐的《古琴之道——琴道、琴學、琴人、琴修》也出版了。前者被炒到一兩百元一本,也不敢收藏了;後者價格公道,趁早收它一本。

「老桐」是一個筆名,實際上並非一個人,而是呂建福、崔益華共同的筆名。兩人一同師從吳兆奇先生,這些年來出了很多成果,其中就包含這兩本書。另外,據說呂建福很早就探索出古琴入門的教授方法,能在一週之內教人入門,當然「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若要登堂入室,還需慢慢切磋。

一般認為,吳門琴派是由吳蘭蓀、吳浸陽創立的,至吳兆基而集其大成。其標誌事件是雨果唱片的「古琴音樂系列」中包含了吳兆基演奏的《吳門琴韻》。

據說,吳兆基是練氣功的,還將氣功理論用於習琴,網上有視頻,應該說言之有理。此外,吳兆基還練太極,他的太極只有八式,是他自己簡化的,號稱大道至簡。有人出於好奇,跟他學,但沒多久就放棄了,因為來來去去只有那幾式,太無聊了。又聽說,吳兆基練氣功走火入魔(可能只是輕微的出偏),我也沒求證過,姑妄聽之而已。

淘书偶记:从《琴道》到《古琴之道》

我有很多朋友是吳門琴派的傳人,但吳門琴派在世的名宿我還無緣得見,只是風聞其名而已。諸如,吳兆奇,是吳兆基的弟弟,「老桐」的老師,看照片非常慈祥。另如,汪鐸,是吳兆基的外甥,蓄鬚以來,仙風道骨,很有宗師風範。還有,裴金寶,兼斫琴的,只在劇場裡遠遠地看過。

倒是吳兆基的女兒(已經不記得名諱),大隱於市,一次偶然的機會,曾經光顧過我的課堂,並演奏過琴曲。當時聽來,頗為震撼,可以說是「嘆未曾有」。回想起來,也很多年了。

古琴入選世界非遺,就再次熱起來了。很多琴家的子女,不管之前有沒有學過,都出來開館收徒了。個別琴二代、琴三代技不如人,而因此埋怨父、祖的得意門生的,也大有人在。但吳門琴派似乎還算和諧,我還沒聽說此類事情發生。

這些年,很多琴派都在出書,老書影印再版,新書結集出版,非常熱鬧。我搜集了梅庵、虞山、蜀派的一些著作。吳門的也有幾本,包括《吳門琴韻》、《氧氣生活·吳門琴韻》特刊、《琴道養生文曲譜集》等,也算是碩果累累了。

淘书偶记:从《琴道》到《古琴之道》

老桐的《琴道》、《古琴之道》,嚴格說來,都算是吳門琴派的著作。呂建福本人是高校教師、金陵刻經處研究員,理論基礎紮實,又善於探索,看《古琴之道》,他也開始斫琴了,應該是玩得很開。

《古琴之道》,厚厚的一本,印刷精美,內容詳實,推薦一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