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年輕人生活迷茫的困境?

當今社會日新月異,在逐漸滿足物質文化生活的時候,不少年輕人卻對周遭的事物感到厭倦,覺得生活缺少滋味,找不到生活的頭緒,陷入迷茫的困境當中。

如何看待年輕人生活迷茫的困境?
這種迷茫的困境是大多數從大學畢業後的年輕人必須經歷的過程,面對生活的壓力,不得不投入工作以養活自己。而不喜歡正在做的工作又是最殘酷的現實。我問過身邊近2年入職的7個新同事,7個人都表示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卻又因為生活的壓力不得不選擇日復一日的工作著,而我也正好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卻也不得不日復一日的工作。這樣的工作長久以來積壓了無數的負面情緒,一點一點的侵蝕著自己。 面對壓力,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找一些感興趣的事情來做,用愛好沖淡工作給生活帶來的陰霾。恰恰現在的年輕人又經常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對某件事物突然間充滿了好奇,於是一頭熱的投入其中,但往往堅持不了一兩週,又對這件事物失去了興趣。

因為筆者也是這類年輕人,所以深有體會。我之前對PS充滿了興趣,於是在網上瘋狂的找photoshop的安裝程序,經過了大半天的搜索終於安裝好了PS,並且加了一個資深視頻講解的QQ,開始看教學視頻,但上手PS僅僅一週便果斷的選擇了放棄。之後我又對C-walk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看了無數C-walk大神的視頻,被深深的吸引,又在網上下載了很多教學視頻,開始跟著學,但僅僅兩週的時間,又選擇了放棄。期間經歷了對攝影、黑客技術、寫網文等等東西的興趣,卻往往在很短的時間就放棄了自己去做這些事。

根其原因,我覺得每件事都是因為沒人手把手的教,覺得自學太難了,所以選擇了放棄。

等我仔細觀察周圍的朋友後,發現原來不止我一個人是這樣的,周遭的朋友大多數都經歷了一樣的過程,對某樣東西充滿興趣又因為做不到而選擇了放棄。於是生活在“感興趣——動手做——放棄”的過程中。太多的這種過程造成了自我否定,覺得自己學不好新鮮的事物,對感興趣的事只能感興趣,沒辦法自己親身去做。所以無數的興趣更換之後,漸漸的覺得生活缺少了些滋味,找不到宣洩的出口,開始變的壓抑,覺得活的很迷茫。

這種生活的迷茫造成的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辭職,然後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或者做一段休整。可是經過調整之後又不得不面對生活的壓力,該找一份工作來做。這樣就陷入了一種死循環,而這種死循環往往要在而立之年成家立業不敢在肆意妄為的時候才得以破解。

如何看待年輕人生活迷茫的困境?

其實面對迷茫,最好的辦法是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一個短期的目標是催人奮進的興奮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很好去努力了。這種想要的東西,不同於暫時狂熱的好奇,也不同於遠大空洞的夢想,這種想要的東西應該是跟自己生活能聯繫在一起,既能解決生活必須品又能滿足精神享受的。比如筆者愛好文學,那就將本職工作中積累起來的功底和愛好聯繫起來,寫一篇怡人的小作品,投一篇稿,當稿費寄來是同時,又能捧著有自己文章的雜誌仔細品味,那是再好不過的享受了。我的一個朋友喜歡玩手機,於是他瀏覽各個論壇和網站,最終成為一個技術流,為很多朋友代購了新手機,或者幫朋友解決手機問題,又或者常年霸佔各種手機小遊戲的榜首,等等的東西讓他不僅可以獲得一定的酬勞,還真真實實的享受了手機帶來的樂趣。這就是把興趣和生活結合起來,達到一種物質和精神雙重享受的最簡單的辦法,而這個享受,一定要先確立一個目標,比如一個月掙400的外快,或者一個月練成兩塊腹肌。

比起長久的在自我矛盾中迷失,不如拋開所有的煩惱,找一個能帶來實際收益又喜歡的事先做一做,不要把迷茫怪罪在青春上,迷茫只是迷茫而已,當知道怎麼前進,自然就不會迷茫了。希望還在迷茫中的朋友都能酌一壺煙雨

敬過往春秋,終於走出萬里,回首感謝自己不曾辜負時光。

如何看待年輕人生活迷茫的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