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博物馆应运而生 带动行业经济快速提升

“互联网+”博物馆应运而生 带动行业经济快速提升

中国历史悠久,文物资源丰富,为了使民众能够更好的了解历史,截止到2017年,我国共成立了4721座博物馆。如何将博物馆文化更好的向全社会传播成为我国博物馆首要考虑的问题。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仅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7.53亿,在互联网的深度普及下,我国博物馆借助互联网,将文物与用户直接联系起来,实现了“互联网+博物馆”的运营模式。

现阶段我国较多博物馆已经开始利用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和设备,通过还原历史人物角色、场景复原、历史再现等手段,来更好的展现历史文化,加深参观者对历史事物的认知和理解。此外,人机交互设备、全息技术、全景技术等在博物馆也都有应用。这仅仅是“互联网+”技术在博物馆应用的其中一个领域。

我国近九成博物馆对民众实行免费开放,这些博物馆主要依赖财政拨款维持运营。2015年,我国《博物馆条例》正式实施,明确博物馆可以从事商业经营活动,鼓励博物馆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自身发展。2016年,国家文物局联合五部门发起“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鼓励文物与经济社会领域积极融合。这些条例的颁布与实施,不仅可以更好的向社会传播博物馆文化,促进民众对历史的了解,同时也为依赖财政拨款的博物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在政策的引导与博物馆积极的响应下,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助力博物馆互联网化。2017年底,国家文物局与百度、腾讯、网易三家互联网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百度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启动了“AI博物馆计划”;网易云课堂与国家文物局合作开展国家文化遗产系列公开课;阿里巴巴与故宫博物院在电商方面进行战略合作。我国博物馆的“互联网+”模式开始迅速发展。

早在2013年,故宫博物院就上线了首款App《胤禛美人图》,不到两周下载量超过20万,并与阿里和腾讯合作,推出游戏、表情包以及各类周边。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2022年互联网+博物馆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截止到2017年底,故宫博物院累计开发的文创产品共有万余种,淘宝网店年收入近5000万元。凭借传统文化的大IP,故宫博物院在“互联网+”模式的支持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同时也带动了全国各地博物院积极开展“互联网+”的发展模式。

新思界产业研究人员表示,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用户普及率高,使得我国“互联网+”运营模式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行业覆盖面积较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博物馆仅仅依靠旧有的传播模式,不利于其健康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只有在观念、技术和模式上有所创新,才能使博物馆文化突破时空限制,更好推动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博物馆互联网化、年轻化、生活化,不仅能实现迅速扩大文化传播的目的,也可以为取消门票后的博物馆带来销售收入,维持博物院长期且健康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