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擁軍29年捐六百萬 擬全部財產做慈善不留給後代

老人拥军29年捐六百万 拟全部财产做慈善不留给后代

老人拥军29年捐六百万 拟全部财产做慈善不留给后代

△站在榮譽牆前的賈紫焰

擁軍29年,截至今年建軍節,重慶人賈紫焰的擁軍捐款已超過600萬元。

“因為有軍人在前方保家衛國,我們才能在後方安居樂業。”8月21日,75歲的賈紫焰告訴記者,因為電影《英雄兒女》,以及對軍人的敬畏,他從1989年開始走上擁軍之路。他計劃將全部財產用於擁軍做慈善,不留給後代。

賈紫焰是重慶南岸區紫焰桂花酒廠創辦人,從1989年開始,每逢建軍節和春節,他都會帶上水果和自家養殖的活豬,去慰問駐南岸區的部隊官兵,有時還會組織文藝團體到部隊慰問演出。

重慶市南岸區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為了激勵軍人報效祖國,賈紫焰在1994年賣掉祖宅,自籌27萬元申請設立“立功軍人獎勵基金”,以獎勵獲得軍功的重慶南岸籍現役軍人。目前,共發出約126萬元獎金,有421位軍人獲得獎勵。2016年,賈紫焰獲得了“全國愛國擁軍模範”稱號。據不完全統計,29年來,其擁軍捐款已超過600萬元。

老人拥军29年捐六百万 拟全部财产做慈善不留给后代

△賈紫焰住所牆上的“擁軍感言”

一部《英雄兒女》開啟了擁軍念頭

記者:擁軍的想法是怎麼來的?

賈紫焰:我年輕時很喜歡看長春電影製片廠1964年製作的電影《英雄兒女》。我很佩服軍人勇敢無畏的精神,就是這部電影讓我產生了擁軍的念頭。1989年,我開始規模化養豬,有些積蓄了,於是產生了擁軍的想法。改革開放後,一些人只向錢看,加上城市家庭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不把擁軍工作做好,誰還願去當兵?我這樣做,能起個帶頭作用,可以讓更多人參與擁軍活動。

記者:具體是如何做的?

賈紫焰:從1989年開始,每年建軍節和春節,我都親自帶水果和自家養殖的豬去部隊慰問官兵,但覺得還是不夠。1994年,我向南岸區民政局申請設立了“紫焰立功軍人獎勵基金”,專門獎勵獲得軍功的南岸籍在役軍人。5年前,我把駐南岸區的立功軍人也加入了獎勵範圍。今年建軍節,我給部隊送去了五千斤西瓜和其他慰問品。我是南岸人,生在南岸,就要回饋南岸。

老人拥军29年捐六百万 拟全部财产做慈善不留给后代

△二女兒賈玉莖常跟隨父親到部隊擁軍

全部財產用於擁軍和做慈善,不留給後代

記者:擁軍資金主要來自哪裡?

賈紫焰:1989年規模化養豬以後,1993年,我又創辦了紫焰桂花酒廠。我把養殖場和酒廠的大半收入都用在了擁軍事業上。1994年設立“立功軍人獎”時,我們一家住在酒廠裡,祖宅空著也是空著,就賣掉籌集了27萬元。到今年,總共花費了600餘萬元用於擁軍。

記者:許多人有錢了,都是想著投資,比如買房之類。

賈紫焰:我認為,錢是身外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房子能遮風擋雨,出門也有公交車。我也跟我女兒說過,如果我把財產留給他們,就是在滋生他們貪圖享樂、不勞而獲的苗頭,所以我的財產將會全部用於擁軍和做慈善。

記者:29年來,哪次擁軍活動您印象最深刻?

賈紫焰:2005年春節,我和老伴一起去某部慰問官兵。天氣冷,部隊官兵看我老伴穿得單薄,就送給她一件軍大衣。10幾年過去了,我老伴仍把這件衣服收藏著,一直捨不得穿。

記者:花這麼多錢,家人支持嗎?

賈紫焰:全家人都非常支持。慰問官兵時,我的小女兒賈玉莖也會隨同一起前往部隊,小女婿也在部隊磨練了8年。我和老伴都有一種軍旅情結,我們羨慕、敬畏軍人。我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要把擁軍付諸實踐。雖然我已經75歲了,但還要繼續做下去。不僅自己做,還要代代傳,我要把擁軍事業一直傳承下去。

記者:身邊還有其他人在一起做這樣的事嗎?

賈紫焰:我的乾兒子高小林、我的女兒賈玉莖,目前都在做擁軍事業了。2008年,我動員並聯合了30戶個體戶,成立了重慶首個個體勞動者擁軍慰問團,我們以“少進一次餐、少喝一瓶酒、少抽一包煙”的節省精神,籌集經費。過去我個人的行為,終於“社會化”了。我相信只要有人出來組織,有人帶頭,擁軍的力量會更加厚實,更加強大。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