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媒體下半年深度預測:增長恐慌,流量窪地

2018新媒體下半年深度預測:增長恐慌,流量窪地

《爆裂》中伊藤穰一描述未來世界有3個特點,不對稱性,不確定性,複雜性。

新媒體時代更加如此,小號突然能蹦出10萬+,大號也能突然被封,流量體系下,新媒體越來越複雜和有趣。今年從微信,包括各家的動作來看,2018年在今後的5年內看,無疑都會一個極為重要的變革年。接下來會解讀上半年印象深刻的新媒體事件,以及對下半年趨勢做出預測。

本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行業篇:包括內容,流量,平臺和變現。剩下的為企業篇和個人篇。整體7500字,閱讀大約需要15分鐘。下圖為文章的結構:

2018新媒體下半年深度預測:增長恐慌,流量窪地

一. 行業篇

1. 關於內容

(1)內容某種意義上是高危行業,需架構在正確的價值觀上,暴走漫畫,二更食堂,內涵段子等相繼踩線被封。內容創業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從0-100,但是也有可能瞬間清零。

(2)純靠機器審核內容,這個階段無法奏效。從Facebook,到快手,國內外的解決方案是一樣的,機器不行人來填。

(3)內容依然是“存量市場“,存量指的是優秀創作者,一個好的作者和普通的不是0和1的區別,而是0和10。

(4)公眾號內容紅利並沒有過去。在早期大航海時代,從業者中“老中醫”居多,類似於六神磊磊,咪蒙,黎貝卡這樣的作者,很多從紙媒出來。

現在的邏輯是精耕邏輯,我把其稱為內容產品型當道,更像西醫。出發點從過去的:我有什麼能輸出,變成了:用戶想要什麼,差異化提供。做內容更像是做產品,團隊前期通過通過MVP試錯,找到PMF,也就是用戶的Aha moment。

咪蒙旗下孵化的時尚號“洪胖胖”先是調查問卷收集了5200份數據,覆蓋10個500人大群,2個100人親友群,同時深訪200人,詢問粉絲需要什麼,關心什麼。最後找到了真人漫畫和素人改造的突圍形式,打開率達到了40%。

2018新媒體下半年深度預測:增長恐慌,流量窪地

可以預計的是,之後把內容當成產品來做仍然會有突圍點。

(5)今年是短視頻內容平臺的決勝年,從抖音的爆紅,到騰訊已經推出了“下飯視頻”、“速看視頻”、“時光小視頻”三個加持,微博也推出了“愛動小視頻”。可以預見的是短視頻內容在後半年的紅利會進一步放開,企業生產短視頻從原來的加分項,會慢慢過渡到必備選項。有時候紅利期就擺在這兒,就看企業能不能邁過這道坎,需要有試錯的勇氣。

(6)微信本身的原創標,並不符合嚴格意義上媒體圈對原創的定義。洗稿層出不窮,從年初六神磊磊和周衝對撕,到差評被騰訊撤資。版權維護賠付週期長,確權困難,行業沒有什麼好的辦法。想要解決,古典互聯網估計沒戲,可能之後要靠區塊鏈應用了。目前差評在文章底部會標註來源,這會逐漸成為大號們的標配。

2018新媒體下半年深度預測:增長恐慌,流量窪地

圖:差評新引用圖

(7)用戶的眼光越來越挑剔,現在公眾號展示邏輯非常方便他們取關。一旦關注,需要穩定的達到預期產出,而對於個人及中小機構,持續高產困難。可以預見很多號會減少更新頻率。

(8)標題黨現象會被逐步治理,但如何起標題依然是一門學問。市面上甚至出現了專門起標題的機構,在某些APP先進行海量用戶的A/Btest。

2.關於流量

(1)今年是很多大號“出微”年。吃完微信紅利後,部分頭部大號出於數據,業務擴展,安全性,等多方面因素做起了APP。但這兩年字節跳動系瘋狂搶量,APP的下載成本水漲船高,實際的CAC要比一個微信關注高很多。出微之路效果如何,到年末會有一個結果。

(2)訂閱號玩法變少的情況下,個人號和社群被重新重視。但重點已經轉移,社群開始分化,裂變式社群在一些垂直領域接近被玩壞,在某些領域還有紅利。轉化式社群是重點,基於社群的商業模式已經跑通,參考寶寶玩英語,利用兼職分銷,客單價2000左右,年初月營收已過3000萬。

(3)個人號方面,上半年爆粉軟件盛行,可以從群內直接加所有人為好友。但被查到解封難。預計下半年微信打擊力度會加大。

(4)線下流量並沒有想象中好拿,今年一些大號嘗試開線下店等方式,目前看到做成的不多,更多是一種輔助流量+品牌效應。與線下商家合作是另一種形式,但需要對資源的強控制,把利益分配好。其中的佼佼者可參考樊登讀書會。

(5)線下漲粉的方式,從年初的紙巾機,到體重秤層出不窮。對於有些行業,例如地方號等,以接廣告為主,仍是有效的方式,對於垂直領域基本不適用。隨著大玩家的進入,這些渠道粉絲的單價也會逐步上升。

(6)裂變類的工具,比如建群寶,小U管家等相繼被攻擊。企業如果想要做大流量,還是得自建裂變系統。可以參考跟誰學自建的U盟系統,千萬流量下把高途課堂的業務做起來。

(7)裂變尤其是朋友圈的裂變,效果很好,但這樣的生態不是微信想看到的。微信2個核心內容入口,社群被拼多多,遊戲等小程序衝擊下已經初顯混亂。朋友圈又被被營銷海報等充斥,

微信下半年對朋友圈營銷汙染會加強整治。

(8)公眾號玩法吃緊,吃緊指的是市面上沒有啥新的爆發式增長方法。可以理解成短時間裂變係數K值非常大的活動,就算出來也會被微信封殺,類似新世相三級分銷。細水長流的玩法會成為安全首選,類似薄荷閱讀的打卡玩法。

(9)隨著訂閱號的增長衰弱,服務號以另一種形態重新崛起。崛起的邏輯,一方面服務號的玩法多樣化,比如Wifi粉等大多通過服務號完成。預計下半年服務號增勢還會非常猛。

(10)由於目前流量的分散性,很難和用戶用戶行為產生關聯。針對於電商或者產品為目的公眾號,會建立一套微信CRM 系統,根據標籤等進行用戶分類實現自動化營銷,千人千面。這塊會是下半年乃至今後微信營銷的重點方向。國內已有三方廠家嘗試,有些超級大號會選擇自建。舉個例子,同一天的的千聊公眾號推送,兩個人收到的消息是不一樣的。

2018新媒體下半年深度預測:增長恐慌,流量窪地

圖:千聊推送文章

(11)朋友圈整體放量年初已經嘗試,目前騰訊廣告體系下,只有朋友圈還可以大規模放量。尤其對本地類,婚慶,教育等一些企業ROI都不錯。下半年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會瞄準朋友圈投放。

(12)小程序是現在少數的流量窪地,增長的重心會逐漸挪到小程序上。小程序作為一個起始入口,再往社群或者公眾號導流。比如今年公眾號躥升比較快的“林清玄讀書會”,幾個月內漲粉超500萬。

2018新媒體下半年深度預測:增長恐慌,流量窪地

圖:林清玄讀書會小程序截圖

其核心邏輯有以下3點:

  1. 大IP流量,可以反覆的利用。這次是林清玄。還有很多大咖會以另外的一種方式迴歸。
  2. 聯合線下資源,包括圖書館,教育局等資源。完成線下流量的線上翻轉。
  3. 通過小程序的“投票”玩法,將線上的流量再次擴大。

(13)增長的設計中,遊戲化的玩法會成為主流,硅谷最火Slack,國內增長最快的拼多多,其前身都是遊戲公司。核心邏輯是用戶進階體系的設計。

(14)另一種流量玩法,類似於雲集微店,面向3-5線城市拉人頭的玩法,可以理解成把原來的導購搬到了線上。之後越來越多的廠商嘗試這類制度吸流量,這個行業的核心還是2/8定律,即20%,甚至2%的人,拉來80%的下線。下半年對KOL的爭奪會更加激烈。

3.關於平臺

(1)今年微信整體產品迭代快了很多,微信團隊自己也經歷了成長。過去都是1-2年憋一個功能。今年採取小步快跑的策略。

(2)今年是微信公眾號大幅改革年,上一次是2014年。公眾號也確實到了不得不改的時候。腰部以下賬號正在加速逃離,今年年3月發文的公眾號只剩120萬,相比去年10月減少了30萬個。在時間戰場上,抖音和快手等衝擊下,朋友圈的活躍時長也下在下降。

(3)首先是服務號被重新重視起來,菜單欄的改版,更加直達服務的需求。下半年針對於服務號應該還會有動作。

(4)上半年訂閱號改版,大致可以分為,對讀者和對運營者兩方面。針對讀者:

  • “朋友留言”上線;
  • 公眾號留言點贊數量超10個用戶可收到通知;
  • 公眾號閱讀樣式改版,點贊變成心形;
  • 訂閱號展現形式變化,變成瀑布流。

主要是改善閱讀體驗,刺激的他們留言和互動,把社交分發的特徵更加顯化,提升閱讀效率,讓讀者黏在微信體系。

(5)針對運營者,有幾個改進點:

  • 文章發出後可以修改錯別字,最多5個字。
  • “熱議話題”功能上線,入口在“看一看”以及入選熱議話題的公眾號文章底部。
  • 公眾號後臺大改版
  • 上線訂閱號助手APP。
  • 公眾號後臺改版,樣式中作者的位置更加明顯。
  • “檢測標題黨”功能正式上線
  • 轉載樣式改版,可直接轉載
  • 針對於作者可以直接打賞

針對於運營者,主要是賦能,給他們更多的位置曝光。另一方面通過上線APP和方便發圖文,讓創作成本進一步降低,鼓勵現有的體系內又增加一波創作者。可以理解成把“美篇”和“簡書”的用戶吸一波過來。

(6)從公眾號的生態來看,這些舉措,一方面做增量,增長原創量,吸引優質賬號。另一方面,要淘汰劣質的流量,讓用戶更方便取關他們。

(7)新的瀑布流的呈現下,用戶路徑發生了質的改變。原來的用戶路徑:打開賬號-打開內容。現在路徑為:打開內容-進入賬號。

2018新媒體下半年深度預測:增長恐慌,流量窪地

圖:新瀑布流示意圖

這種情況下,粉絲品牌價值被弱化,內容的價值提升。這也是訂閱號的初心,強調內容。在單純的訂閱號體系裡粉絲是使用權,而不是所有權。想要養粉絲的,還是得結合社群,服務號,小程序等。或者乾脆自己做APP。

(8)當然,微信此舉也是避免被管道化,給後面做信息流廣告埋下伏筆。

這可以理解為微信的核武器,對於原教旨主義的張小龍來說,不到逼急的程度不會使用。國外的facebook等,主要都是靠信息流廣告盈利,騰訊之前內部高管說要提升廣告的收入。現階段微信的廣告營收,還是會以朋友圈廣告放量為主,在今年肯定不會貿然使用。

3.2 關於“看一看”

(1)“看一看不應該做成另一個今日頭條,過去的一年是打基礎的階段,18年才是真正面臨壓力的時候,看一看的產品開發和迭代的節奏會加快。”這是張小龍在上半年的一次內部講話。據說要求是一週一次的小步迭代。

(2)看一看的確迭代動作很快,大動作比如上線了“朋友圈熱點“,但更多的是一些微調,可讀性比去年同期要好很多,但仍稱不上驚喜。在俞軍的用戶價值公式中:用戶價值=(新體驗-舊體驗)-替換成本。目前來看新體驗和舊體驗的並沒有特別大的差別。

(3)關於“替換成本”,大部分人習慣了朋友圈+外部資訊APP(今日頭條等)的模式,如何減少替換成本壓力。目前已經有用戶反饋收到,“看一看精選”這一產品內測,會直接推送到消息列表。

2018新媒體下半年深度預測:增長恐慌,流量窪地

圖:看一看改版截圖

(4)“看一看“除了入口太深的問題,真正要解決的還是內容效率問題。從更新的入口來看,最差就做成消息列表的“騰訊新聞“,但這應該是下限。最後的效果會在下半年展示。但大家可能要降一點預期。怎麼說呢,偉大的創新不一定是從無到有,就像羅永浩發佈TNT所說的,如果能提升200%效率也算。

(5)今年“搜一搜”變革同樣加速,最明顯的是搜索一些關鍵詞,會跳轉京東商品鏈接。但目前判斷,微信可能給京東618造勢,會大於實際意義。騰訊則像馬化騰所說,只有兩個半業務,社交,數字內容和金融。騰訊不會自己做電商,一來需要強大的供應鏈等管理體系,二來這種貨架式電商,轉化率低,不是電商的未來。

(6)但“搜一搜”的野心遠不止於此,未來會成為大入口。之後“WSO”會越來越流行,除了小程序的直達服務,關於小程序,包括如果後面有短視頻出現,起名佔坑,提前做好非常重要。

3.3 關於抖音

(1)如果說微信的核心切入點是利用了手機通訊錄,抖音的核心點是利用了手機於攝像頭。前者代表了是社交,後者則通過內容,現在是社區模式。抖音想要轉成社交,需要大量的社交關係鏈導入或者自生成,今日頭條在這塊幫不上什麼大忙,下半年預估抖音還有新的產品動作。

(2)目前抖音的分發及展示模式,決定了了粉絲的價值。目前行業內抖音一個粉絲3分錢,相較於公眾號1個閱讀平均1塊錢,差距還比較大。

(3)隨著字節跳動押注抖音,其日活還會攀升。雙微一抖,下半年會逐漸成為標配,抖音逐漸會成為企業事件營銷,品牌營銷的發酵地之一。

(4)企業目前對抖音的效果還集中在品牌宣傳,比如帶火了“答案茶”“海底撈吃法”。隨著抖音和淘寶的打通,有部分的微商也會轉移過來。

(5)上半年抖音螺旋式刷量的方法很火,但玩的過火的很快又被封號。要相信字節跳動的技術實力,包括在抖音上跑腳批量本加人也會越來越難。

(6)與微博頭部清一色的娛樂明星相比,抖音頭部有很多草根明星。高顏值+才藝的玩法依然會適用,但紅利期可能到年末結束。之後抖音的會迎來MCN時代。

(7)抖音現在仍然是流量窪地,隨著用戶群的“中年化”,企業在抖音的營銷觸角會更廣。下半年會有一些抖音的代運營公司出現。

3.4小程序

(1)藉助騰訊政策的春風(比如開放個人小遊戲,開放直播接口等),及資本的助力,小程序又重新回到主舞臺。據阿拉丁統計,小程序日活超過2.8億,數量超過100萬個。

(2)能回到主舞臺的另一個核心原因,投資人開始接受“微信互聯網”這個概念,微信成為基礎設施,就像PC端的操作系統。下圖是42章經總結的5年10家微信生態中的明星創業公司。其中拼多多馬上要赴美上市了,估值300億美金。

2018新媒體下半年深度預測:增長恐慌,流量窪地

(3)小程序目前的階段就像處於早期的APP時代,從這個角度看,之前所有的APP都可以“翻新“一遍。比如現在很火的”畫畫猜測“”等,都是早期QQ空間或者微博上爆火應用。

(4)想攢出大流量,還需要創新。比如 “享物說”,利用區塊鏈的思想,用虛擬貨幣“小紅花”的玩法,把二手電商又盤活了。

(5)市場前期的的特點是不規範,亂象多,西瓜足跡和腳步地圖類似的撕逼事件,預計還會上演。

(6)之前違規的玩法,比如微信之前打擊的投票,集贊。在小程序上有很多變種出現,下半年這塊依然會有。要做到的是流量要及時轉移。

(7)小程序的留存是最頭疼的問題,最大的原因是微信目前開放的權限太少。一方面可以通過矩陣流量池部分解決,另一方面,為了促進小程序生態,微信應該還會放一些小動作出來,但短期仍然不會開放朋友圈分享功能。

(8)目前小程序的榜單上,基本上還是遊戲,電商,工具等佔據。閱讀類的小程序目前仍然表現一般,類似輕芒等進行嘗試。最後結果不好說,還是用戶替換成本的問題。

(9)2017年9月小程序TOP100的榜單中游戲的佔比只有4%,今年3月已超過33%。其中社群成為了流量的爆發入口比如海盜來了,最強彈一彈,在很多人的社群中已出現。遊戲也是變現最明確的方向,下半年會有越來越多的工具類小程序涉足遊戲。

(10)對於玩家來說,小程序仍有烏雲,一塊是微信和蘋果的關係。5月微信出臺了除小遊戲類目的安卓內購功能,小程序暫不支持虛擬支付。這對課程,會員類的產品打擊不小。

(11)第二朵“烏雲”,是微信生態維護的力度。5月微信調整了了關於分享功能的調整,開發者無法知道用戶是否完成分享。微信目前也在小步試錯,給開發者一口糖,發現大家玩過分了,就打一巴掌。開發者要和小程序的產品們一塊交學費成長。

(12)小程序整體還有很多的玩法沒有釋放,後半年可能會逐步開放。包含直播,陌生人社交等。

3.5 其他

(1)“春天,十個海子全部復活/在光明的景色中/嘲笑這一個野蠻而悲傷的海子/你這麼長久地沉睡究竟為了什麼?”這是海子在生前最後一首詩。今年上半年很多社交應用開始復活,騰訊微視,騰訊微博,小米米聊等。

(2)從發佈起,今年是微信的第七年,目前還沒有其他社交軟件上位。可以預見的是,可以抗衡微信的社交應用,肯定不是從通訊錄的角度切入,陌陌是從LBS角度,釘釘是從B端切入,抖音是從攝像頭,或者還有其他可能性,比如Soul在嘗試性格測試類等。

(3) 歐盟推出GDPR(《通用數據保護條例》)後,QQ歐洲版4月已經下線,關於用戶的隱私問題在國外越來越受重視。這對本土化社交APP出口增加了難度。

3.6 變現

(1)為了提升LTV,多元化變現已經是趨勢,電商+廣告+知識變現,基本上成為很多自媒體的標配。還會出現不同維度挖掘用戶價值。包括可以結合一些線下場景,一些地方號,開始結合當地的開始做一些美食卡嘗試,也是一種很好的思路。

(2)知識付費是否是偽命題,已經沒有討論的必要了。目前已經形成穩定的產業鏈,但自從年初網易,千聊,最後新世相折騰了下,三級分銷已經完全被堵死。想要“興風作浪”基本難現,但細水長流還是可以的。

(3)知識付費市場,用戶仍然有很大增量,2017年有1.68億用戶使用過付費,今年還會有爆發性增長。比起找用戶,大平臺更發愁的是提升到課率及續費率。

(4)知識付費想要做好,對品質和配套服務的要求,會逐漸比老師名氣要求更高。行業內有名的老師已經被挖了一遍,

接下來就比拼各家誰真正的在做內容,誰是在做知識微商。相信在年末就會有答案

(5)知識付費融合了教育,出版和傳媒。目前能看到的出路,要麼做重,乾脆往教育方向靠攏,以學會技能點為 核心。第二種邏輯,要麼做輕,降低用戶的預期,類似知識星球模式,分享一些日常的思考為主

(6)軟文投放會成為紅海,某手握重金的垂直行業,正在四處投放。下半年競爭會更加激烈。大號價格會進一步上漲,以及帶動一批小號的商業化。但企業短時間如果盲目增加自身廣告條數,可能會得不償失。

二.企業篇

1. 很多企業對新媒體增長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增長本質是業績的增長,不是單純粉絲數增長。下半年越來越多的企業會認識到這點,不給公司做業績貢獻的新媒體基本上都很痛苦。

2. 新媒體的底層邏輯,從處理有限簡單問題,也就是web1.0時代,只要寫好內容就好。到處理無序複雜問題,內容大爆炸以及熱點無法預測下的盲人摸象,什麼平臺都去嘗試。到現在需要處理有序複雜問題,科學的建立整個新媒體體系,可能重點還是維護3個平臺左右,研究透即可。對企業新媒體負責人要求能力越來越高。

3. 企業新媒體體系,最難的是轉變思維。新媒體不是一個簡單的渠道,要考慮清楚是否要把(部分)業務遷移到微信上。這裡要區分清楚兩種概念,什麼是微信創業,什麼是新媒體運營。類似於凱叔講故事,寶寶玩英語更加準確的是微信創業。

4. 當然對於有些企業,更難的是先把新媒體從BCD(Boss CenteredDesign),變成UCD((User Centered Design)思維。

5. 單個增長玩法,超過半年以上,流量效應遞減。就像硅谷增長大神AndrewChen說的“越用越爛”的原則。

三.個人篇

1.今年會有兩類人才格外吃香,一類是增長黑客類型。新媒體增長黑客的邏輯是基於新媒體平臺,給企業打造持續增長引擎,這裡需要注意的是:

  • 方法渠道的多元化
  • 對業務有很深的理解
  • 持續增長

增長黑客是一個舶來的概念,是一個對綜合能力要求非常高的崗位。不僅需要懂產品和一部分的技術,會爬蟲,會畫 Axure。還需要會一些基本的增長工具,原理,比如AARRR模型,用戶生命週期等,A/Btest等。會投放,衡量核算ROI,以及懂心理學,包括上癮模型的設計等。

2.還有一類是偏產品的,內容或者是社群運營。用產品結合數據,去重塑內容,社群。做內容時,用到類似於聚類分析,NLP分析等方法,更加科學的做選題及標題規劃。舉個例子之前有個同學做社群裂變,發現很多用戶會分享假截圖到群裡,他聯合自家的技術,做了一套可以識別假截圖的系統,整個效率提升了很多。

無論如何,順勢而為,加速奔跑。就像《愛麗絲夢遊仙境》裡所說,“你必須不斷奔跑才能夠停留在原地,如果想要往前走,必須是現在兩倍的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