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落後的幕後推手是它嗎?

一種學說想要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經得起推敲,是需要去粗取精的。

近代中國落後的幕後推手是它嗎?

古代,儒家思想因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統治者的需要而在中國的意識形態中佔有一席之地。

近代,有人把它當成了打破封建束縛、防止阻礙社會進步的靶子。緣何如此呢?

新思想與舊觀念衝突的一個點是五四運動。孔子和孟子作為傳統文化的代表,受到了當時文化階層的攻擊。這些人認為中國想要踏上陽光大道,是不能再沿襲那些舊思想了。這個觀點能站得住腳嗎?

近代中國落後的幕後推手是它嗎?

先來看看作為當時唯一個現代化的亞洲國家--日本。如果儒家文化能夠妨礙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道路,日本也曾經把其當作自己的文化基石之一,後來經過了明治維新的重新解讀。

近代中國落後的幕後推手是它嗎?

澀澤榮一作為近代在實業領域的先鋒,很好的理解了《論語》的信念。他說,雖然商人都懂得為自己計算得失,並不與其提高人品素質,不走歪門邪道相矛盾。先賢教育我們守住道德,並不是不讓我們去爭取自己的利益,而是要在合理合法的範圍內。更多的例子可以參看新加坡,韓國,香港,臺灣的發展。

近代中國落後的幕後推手是它嗎?

參加五四運動的人當中也有留學日本的,而他們忽略了日本的案例的原因是與其當時所處的社會局勢相關的。由於新的教育模式替代了科舉考試,他們當時還不能看清楚自己會走怎麼樣的路徑。因為工商業處在剛走出搖籃階段,對這些有識之士沒有吸引力。他們也走不了以前的成體系的一路考取功名的路,

近代中國落後的幕後推手是它嗎?

懷著這樣的情緒,他們需要為自己開闢出一條路,讓社會規則符合自己的需要。那麼就得挑戰和打破舊的傳統,為自己創立新的通道。傳統的代表--儒家思想就成了犧牲品。你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