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整個世界

她的整個世界

【雨霖鈴專欄】

她的整個世界

“你所厭倦的某個孩子對某些人來說是整個世界”。當然,作為老師是不應該去“厭惡”某個孩子的 。即使遇到這樣的情景:上課的時候孩子的媽媽就坐在孩子身後,你讓孩子回答問題,他起先一臉不耐煩地小聲嘟噥,自言自語道:“哎!老師幹嗎老是點我!”然後彷彿有一隻無形的手扯住並拎起了他似有千斤重的小小身軀,他慢吞吞地站了起來,毫無愧色地問我剛剛提的問題是什麼。此時的他,大概無法看到,坐在他身後的母親,眼裡已經噙滿了淚水。

這是一個“特殊”的孩子。當我瞭解他的身世之後,心中的不解也化作了憐憫。

“老師,我兒子雖然課堂表現不好,但是他真的很有潛力!”說話的小個子中年婦女一臉的歉疚,她的面色蠟黃,彷彿多說一個字都很吃力。但是她說話的語氣依然堅定。她孩子今天的表現已經顯而易見,我也無需再多作點評,只能努力在腦海裡搜尋那個孩子哪怕一絲一毫的積極表現,然後安慰她:“是的,你兒子很有潛力,他努力一定能取得進步的。”她卻以毋庸置疑的姿態予以回應,鄭重地點著頭,臉上綻出充滿感激的微笑。她外表柔弱,但內心是倔強的。據說她丈夫多年前死於一場車禍,但她一直沒有再嫁。為了買學區房,她還欠了很多債。為了兒子的學習,她已經連續請了好幾天假了,儘管失業許久的她最近才找到工作......

記得某次研討會上,校長提及我校的幾名特殊兒童時,滿懷深情地說:“特殊的孩子與別的孩子不同就在於,他們更需要我們的關愛。讓我們陪著蝸牛去散步吧。這裡面的痛苦我想在座的每一位老師都深有感觸。但是,只要堅持下去,一定能苦盡甘來。”他的情懷令我很受觸動。身為教師,心中有愛當然是最基本的入職準則。可是,他忽略了陪伴“蝸牛”最多的人——母親。從孩子出生開始,就要面對他和別人的不同,在冷言冷語中,在譏諷嘲笑中、在別人憐憫卻異樣的神情中度過無數個春秋,彷彿是一個永遠只能付出辛勞卻無法獲得豐收的農人。於是,在那片走過無數次的綠茵中,她低著頭,費盡心力尋找,哪怕一絲一毫的痕跡都視為珍寶。

別人可以在終點等待,可是她卻只能從原點出發,清晨陪著孩子走完腳下熟悉的一小段路。然後,在夕陽西下時再邁著同樣的步伐回到原點。這隻蝸牛也許永遠也不能到達終點,這條路也許永遠也沒有盡頭。

“這個孩子其實有多動症,智力也略低於其他兒童。只是家長不願意承認。”記得孩子的班主任私下裡和我說起過。所以,那天我原本想告訴她,那節課她兒子的表現已經比平時好很多了,在媽媽的督促下,已經進步了。可是,如果我這樣“安慰”她,她會不會受到二次傷害?於是話到嘴邊我還是嚥了回去。

因為,對她來說,孩子是全世界,旁人隨意的一句點評都有可能讓她的世界崩塌。是的,她的整個世界。在絕望中尋找希望,一草一木都透著蒼涼,卻充滿無盡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