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虧錢的總是中國散戶?99%的散戶都犯的三大錯覺

每個人總是會有一些自以為的感覺,這就是著名的人生三大錯覺了。手機振動、我能反殺、她喜歡我就是我們常說的人生三大錯覺,但應該明白,既然是錯覺,那麼全都是假想。而如何避免這三大錯覺呢,當然還是在於要正確的認知自己。

人生三大錯覺是什麼

為什麼虧錢的總是中國散戶?99%的散戶都犯的三大錯覺

所謂人生三大錯覺,就是手機震動、我能反殺、她喜歡我。

是不是每個人都覺得很符合呢,第一個手機振動這一點幾乎天天都會遇到,但有時候就是沒有消息,或者是別人的手機振動了,你卻以為是自己的,其實並沒有。醒醒吧,不會有人給你主動發消息的。

第二個人生三大錯覺就是“我能反殺”,在打遊戲的時候,被敵人追擊,你總是會趁機轉頭扔個技能,或者以為自己能夠直接反殺,別天真了,你都殘血了就別去送人頭了好嗎!隊友都被你給坑了啊。還是乖乖的回城,補完血再出來好了。

而人生三大錯覺的終極就是——“她喜歡我”,這也是很多人都會忍不住出現的錯覺。誒今天她主動找我聊天了誒,是不是對我有點意思;哇她今天讓我幫忙了耶,是不是對我有點意思?別想了這是不可能的,她到底喜不喜歡你你心裡沒有點X數嗎?

據說這個經典版人生三大錯覺是從哲學那裡發展過來的。是不是真的暫且不考究,不過這個經典版本的人生三大錯覺戳中了很多人的膝蓋是真的。

那今天來看下股民的三大錯覺:

1、我能抄底

2、跌了肯定會反彈的

3、漲了還能再漲的


股民的三大錯覺揭示了股民三大虧錢原因:

1、沉迷抄底然後把自己的底抄沒了

2、面對下跌被套,不願止損,錯過最佳賣點

3、面對誘惑,貪婪戰勝理智,無法利益最大化


中國股市就是一場反智遊戲

中國資本市場20多年來除了體量的變化,內在的氣質和骯髒的靈魂從來沒有改變過。中國資本市場20年來,已經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之一,多年來IPO規模屢屢全球第一,但並沒有相應地給普通投資者投桃報李,給予合理的投資回報。過高的市盈率,名存實亡的退市制度,愈演愈烈的內幕交易,以及沒有任何強制性的分紅制度,讓中國資本市場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圈錢市,也成為名副其實的虧損市。也就是說,中國資本市場運行20年來,投資者“信心貧血”的關鍵,是股市在制度的定位上沒有形成保護投資者利益,給投資者以合理回報的體系,而是仍然圍繞為企業融資和圈錢而存在。對於一個圈錢市,大家搏擊的都是短期收益,股市的暴漲暴跌就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如果這個市場的很多參與者都來圈錢,如果這個市場的監管者監守自盜;當這個市場的遊戲規則一再被踐踏,當這個市場的投資者,特別是散戶的利益被嘲弄,這個市場有什麼理由帶給投資者信心。一個不將投資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將圈錢和融資放在第一位的股市,怎麼可能有未來。股市暴跌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20年來,股市的理念、定位、監管不僅進步不大,反而很多方面在退步。股市成了“反智”的遊戲,投資者的希望和信心在經歷數次的蹂躪之後終於崩盤。

20多年來,中國資本市場貧血的根源不在於缺錢,而在於缺乏對規則的尊重。即使在當下基本面非常嚴峻的情況下,在貨幣政策寬鬆的預期非常明顯的情況下,股市也不應該虛弱如此。這背後的根本因素,仍然是中國股市的頑劣本質以及監管層失去了市場的信任。

下面用圖解形態,告訴大家莊家是如何套走散戶的錢?小散們又應該如何應對?

為什麼虧錢的總是中國散戶?99%的散戶都犯的三大錯覺

為什麼虧錢的總是中國散戶?99%的散戶都犯的三大錯覺

為什麼虧錢的總是中國散戶?99%的散戶都犯的三大錯覺

為什麼虧錢的總是中國散戶?99%的散戶都犯的三大錯覺

為什麼虧錢的總是中國散戶?99%的散戶都犯的三大錯覺

為什麼虧錢的總是中國散戶?99%的散戶都犯的三大錯覺

為什麼虧錢的總是中國散戶?99%的散戶都犯的三大錯覺

為什麼虧錢的總是中國散戶?99%的散戶都犯的三大錯覺


有兩種選擇時必錯的困境:當出現兩種選擇的可能且猶豫不決時,往往會選錯

因為宇宙“上帝”的世界是不受人類邏輯束縛的。所以,我們在股票市場發現了與之有密切關聯的宇宙困境法則,當然走出困境的方法也是因時、因人而異的。

在股市交易中,當兩個你認為的“好股票”出現時,當你困在那裡不知選擇買哪一支股票時,最終結果肯定會選錯,我們稱之“有兩種選擇時必錯的宇宙困局定律”。而且這個困局你很難跨過去。

假如你遇到有甲股票與乙股票的選擇,你不知道應該選擇哪支更好時,你選擇了甲,往往乙股票漲幅遠遠好於甲股票。事實上,你完全不知情。當你真的當時不是選錯了甲而是選對了乙,之後又是甲股票漲幅遠遠又好於乙股票。股市交易的價格漲跌,是由於成交量的變化決定的,若主動性買盤大於主動性賣盤,或賣出者少,而買入者量大,股票價格必然被推高上升。若主動性賣盤大於主動性買盤,或買入者多時,而賣出者量大,股票價格必然被拉低下跌。而你在代表散戶行為中,人均持股的數量遠遠小於主力持有的量,分散的散戶一旦作出買入某一支股票的決定已代表多數人的選擇,這時主力資金由於與你完全是這場博弈的對立面,只有選擇讓股價下跌。主力資金如果是獲利籌碼,它會派發給蜂擁而至的散戶。主力資金如果也是正在吸籌,還會選擇向下打壓,從而實現“誘空”的目的,當你低位賣出籌碼給它時,方可再去拉昇。而沒有選擇的那一支股票,由於和主力資金沒發生衝突,上漲概率肯定大於另一支股票。所以,當出現兩種選擇的可能且猶豫不決時,勸你放棄,因為這是“必錯”的選擇。

實際上,在你人生旅途中亦然。當你遇到一件事情有兩個選擇的時候,如找工作、找愛人、買房子等,即使從客觀上講你選對了,也因為人性的貪婪性、好奇性、佔有慾又決定或左右你的主觀思想,不得不認為自己選擇出現了錯誤,這樣的人性缺陷當然也就註定了讓你選錯。


交易贏錢的奧秘就是隻做十拿九穩的事情確定性法則

有一個令無數交易者魂牽夢繞的字眼,叫“成 功”;有一個令萬千追夢人日思夜想的目標,叫“致富”;有一個令芸芸眾生汲汲以求而往往終生不可得的境界,叫“自由”。何謂“成功”?不同行業、不同世界 觀和人生觀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對於金融交易者來說,成功就等同於“致富”加“自由”大約是沒有什麼疑問的。在交易者看來,致富可以導致財務自由,而財務 自由意味著可以免除體力勞苦的自由與免除腦力勞苦的自由。雖然財務自由並不完全等同於也不必然推導出終極意義上的精神自由,但至少可以解決我們一生之中 99%的煩惱。

那麼究竟如何才能獲致成功?掌握交易技術、提高交易水平固然是題中應有之義,但是還不夠;成功地從事交易還必須恪守交易法 則、執行正確的交易策略,且需深層次的交易哲學和心理學的支持與配合。實踐證明,我們應該設法提高勝率、擴大戰果、保住盈利,通過兢兢業業地穩步積累從而 在交易市場上站穩腳跟,而不是妄想通過孤注一擲達到快速致富的目的。欲速則不達,這是萬古不易的真理;而持續穩定盈利,則是金融交易的最高境界。

鑑於此,我結合自己的實戰經驗,總結出兩條通向成功之路的重要交易法則確定性法則與穩健性法則,作為護佑交易者達致持續穩定盈利境界的兩大法寶。

確定性法則沒有絕對把握不動手 關於“確定性法則”,我把它概括為一句易懂易記的通俗的話,叫做“永遠只做十拿九穩的事情”,或“沒有絕對把握不動手”。

“絕 對把握”究竟是多大把握因人而異,這是個容易引起誤解的字眼在交易市場上固然沒有百分百保證贏利那回事,我所說的“絕對把握”只是個人的一種感覺,這顯然 需要過硬的交易技術和長期實戰經驗的積累。不同的交易者其“絕對把握”價值不同,差異之大有如天壤之別。市場才是唯一的客觀事實,作為一名交易者對行情的 判斷必須儘量貼近這一客觀事實;兩者的吻合程度越高,交易者得到的報償就越大。顯而易見,所謂的“高手”首先是指那些判斷行情正確率較高的人。當然,判斷 正確是一回事,執行正確是另一回事,這裡我們先討論前者。

不管哪一個交易者,只要他掌握了正確的交易技術,且具備豐富的交易經驗,肯定會對 行情有一種“感覺”,有時候這種感覺非常強烈,就形成了前面所謂的“絕對把握”,而有時候這種感覺又是模糊不清的。無論是誰,只要行情的性質是無趨勢的, 他都不可能有太大作為;而一旦出現趨勢行情,高手和低手的分野立判。高手都是靠趨勢吃飯的,他對行情的感覺和判斷本質上就是對多空力量強弱對比的感覺和判 斷。

反映在K線圖上,就體現為對下一交易日、下一交易周或下一交易月的K線形態的預測或者更簡單的說,是對下一交易日、下一交易周或下一交 易月將收陽線還是將收陰線的一種“猜測”。不要對“預測”或“猜測”這樣看似不太嚴謹的字眼有排斥感,一個人,無論他宣稱自己的哲學素養多麼高深,只要他 還是人類,他就無法做到不去“預測”;趨吉避凶本來就是人類無法擺脫且事實上無害的本能之一。實踐證明,“猜中”或“大致上猜中”行情的發展雖然困難但卻 是可行的,能做到這一點的人無疑具備了一項價值連城的本領,雖然這項本領還不足以保證他成為富豪。

相信每一位交易者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某一 天拿起計算器,啟用對數運算,假定自己的起始資本為1萬元,每年盈利率50%,計算者驚奇地發現,只需12年的時間,這筆錢就將變為100萬元大大短於他 原先的估計;哪怕最不濟的,每年盈利率30%,那麼也僅需18年,這筆錢就將變為100萬元。這個數字遊戲還可以更加宏偉一些:假定自己的起始資本是10 萬元,每年盈利率50%,那麼只需17年之後,這筆錢就將變為1億元!哪怕最不濟的,每年盈利率30%,那麼也只需27年之後,這筆錢就將變為1億元!而 且從我們的實戰經驗來看,每年盈利50%似乎並不困難,30%則“完全可以達到”,那麼這樣一個看起來合情合理、有著嚴謹的數學邏輯支持的“複利之夢”為 什麼從來就沒有變為現實呢?

問題的答案並不複雜:是交易的虧損,是資金的倒退,嚴重削弱了“複利”的原子彈威力,並最終把原子彈變成了一枚 “啞彈”。但凡具備十年以上交易經驗的交易者,哪個沒有一點心得?之所以還在不斷賠錢,往往恰恰就是因為違背了“確定性法則”即在不適合交易的時候管不住 自己的手,做了大量不太有把握的交易。我可以作證,只要我在實戰中違背“確定性法則”,即從事那些不太有把握的交易,我一定會發生虧損,從不例外。每一次 的虧損,都會導致資產的倒退。而倒退,恰恰就是複利的大敵。“複利增長”固然是原子彈性質的,但是虧損造成的倒退同樣是原子彈性質的。就這樣,那些看似漫 不經心、可有可無的交易最終把“複利增長”這樣一個看上去簡單的事實漸漸變為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由此可見,比較準確地“猜中”甚至“連續猜中”行情並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在不太有把握的情況下剋制住自己“強行交易”的衝動!所謂“強行交易”,就是明知道沒有絕對把握,交易時機欠佳,卻偏偏去賭一把運氣。

用 一句通俗的話說,就是“有盈利的機會要交易,沒有盈利的機會創造機會也要交易”。時間就是金錢,勤勞總能致富,作為一名交易者怎麼可以閒著?閒著怎麼能夠 盈利?這類交易者太急於致富,哪怕讓資金空閒一分鐘對他來說都會產生對不起自己、對不起家人的罪惡感。對他們來說,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就是分秒必爭,絕不 讓資金閒置,並且一定要把最後的一兵一卒都投入戰鬥,以期發揮最大功效,美其名曰:“提高資金利用效率”。這類交易者顯然沒有理解金融交易這行與其它行業 的不同之處。在這行,“勤勞”並不意味著“收穫”。“勤奮研究”可以,但那是就腦力付出而言的,絕不是指勤動手。實踐證明:動手越勤、效果越差、距離成功 的目標越遠。

作為一名交易者,一定要養成這樣的習慣:一定要在看清楚、看明白了行情的方向和節奏,就像感受到交易品種的呼吸和心跳那樣看得 清楚明白,有了“絕對把握”的感覺時才動手!永遠不為那些失去的“機會”而後悔,堅持只做高勝算的交易,決不輕易向市場低頭以委曲求全……只要你長期堅持 這樣做,其餘時間置身場外,袖手旁觀,你的交易績效一定會大為提高!當然,一直這麼做下去是枯燥的,你會因此喪失許多的交易“樂趣”。但從長期來看,賬戶 市值的變化將證明這麼做是值得的。確定性法則不只對新手有用,對減少那些“交易狂”型老手的交易次數,抑制其頻繁交易的衝動也有莫大(博客,微博)的幫 助。

決定交易成敗的細節性問題有很多,許多方面你都做好做對了,但是哪怕只有一個方面沒做好就會招致失敗,所以才有人感嘆運氣的重要性。須 知:總有一個錯誤在前邊等著你!我們無法做到不犯錯誤,只能儘量少犯錯誤,以及在錯誤發生的時候儘量把損失侷限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恪守只在市道符合自己 的進場條件時進場,是成為交易贏家至關重要的一環,這真正考驗一個人的自律功夫。

想想看,除非有絕對的把握否則堅決不動手,這需要怎樣的意 志力?從中也可以看出,金融交易事實上是一項乏味的工作。但是為了成功,你必須願意付出。堅持賺屬於自己的錢,賺自己看得懂的錢,對自己看不明白、沒有絕 對把握的機會學會放棄,或許可以在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市場裡活得長久一點。賺到財富靠個人的本事,抵制誘惑、放棄似是而非的“機會”則靠的是個人的修行。 在我看來,交易就是關於“時機”的藝術,再怎麼看好或喜歡的的品種,時機不成熟、火候不到,就要要堅決抵制住“行動”的誘惑……呵呵,話說起來斬釘截鐵, 事實上我也不能完全做到。

當對目標品種盯盤太久之後,會不自覺地降低標準、遷就市場、放棄原則,稀裡糊塗地就進行了一場“先戰後求勝”的劣 質交易。人管不住手癢是因為閒不住、怕寂寞造成的。任何時候任何人,他的交易質量必定和交易數量成反比,交易數量的上升必然導致交易質量的下降。在我看 來,交易只有確定性交易和不確定性交易之分,沒有投資和投機之分。確定性是相對的,它既存在於短線交易,也存在於中長線交易之中。

說白了, 它的本質就是短線交易中的“一擊必中”之術,和中長線交易中的“十拿九穩贏定了”的功夫。這些確定性盈利機會在市場運行過程中是大量存在的,有經驗的交易 者都不會否認這一點。但究竟何種情況下具備盈利的確定性,即便是真正的市場贏家也說不上來個所以然。不是出於保守技術秘密的需要,而是如佛家所言:一切都 是不可說、不可說;因為語言的侷限性導致它無法表達真意,說出來的都是第二性,是真理的影像而非真理本身!一切的一切都只能自己去用心領會。我相信,真正 偉大的交易技巧是無法傳授的。

在這個市場上摸爬滾打得愈久,就愈是深刻地體會到:金融交易,是世界上最艱難、最精細、最兇險的行業。如 果趕上了“好時候”,賺大錢輕而易舉;但是長期下來,多數人為什麼虧損?老手乃至高手又為什麼會死(當然新手死得更難看)?其實答案很簡單,但是很少人能 夠做到:人們閒不住,做了大量無任何意義的劣質交易!正是這種“勤勞”,這些劣質交易,不但把盈利賠光賠淨,還倒貼老本;欠債的融資透支的,甚至會陷入萬 劫不復的深淵。

永遠只做自己熟悉的、擅長的、最有把握的交易。其它時候,管住自己的手,耐得住寂寞,過濾掉那些無意義的劣質交易。

任何人,精品交易都只是少數;任何人,只要你交易的次數上升,無意義的甚至是自殺性的劣質交易,會很快佔據相當高的比例;只其中任何一樁劣質交易,就足以讓你陷入困境這和是否老手無關。交易做多了就會喪失警惕性,盈利的狀態下尤其如此人的本性如此。

這 個市場有時候看起來是朦朦朧朧、欲跌還漲、欲弱還強的,是柔弱的可愛的性感的,是可以玩弄一把的。這就是我,包括絕大多數人,如此容易虧錢的原因。在這個 市場上,沒有所謂“超絕的智慧”或“難以置信的好運”可以脫離交易法則的約束之外。市場是狡詐的,它不僅僅最可怕的對手,還是最無情的裁判。它有時候看起 來笨笨的,於是你以為它是竹籃裡任你挑逗的蛐蛐;但當你喪失警惕的時候,它會突然咬住你的手指不放;這時候你才發現,它原來是一條劇毒的眼鏡蛇,而根本不 是什麼渺小可愛的柔弱的蛐蛐。在這個市場上,“有限的接觸”可以成為鉅富;而“貪玩者”終將喪失一切!是為結論。


股市裡就得信“邪”

我們所講的股市裡信“邪”,是指股市中客觀存在的現象與實際,信“邪”就是認可市場,並與市場同步。

假如:本來你買了股票非常好,如你所願上漲到了你的預期價位,但你沒有獲利了結,這樣最終又跌回原價。之後的幾次買入股票往往不會再上漲到你的預期價。正如你與好多朋友打麻將一樣,已經“和”了的牌,你沒去“和”,肯定一晚上“和”不了幾次牌了,這就是“邪”。因此,能“和牌”先“和牌”,不要受“大牌”影響,慢慢讓牌旺起來,這樣旺牌也會找你,一旦霸氣十足,所向無敵。炒股票也是這樣,先賺小錢,不可有一夜暴富的思想。把股市的“財氣”先一點一點聚集到你身上。而炒股的人最常犯的、也是最令人沮喪的錯誤之一就是不能鎖定利潤。一筆交易賺了35%的利潤,可謂皆大歡喜,可那是紙上利潤而不是真正的現金,你應該以目標價位為準繩,要養成在一個相對保守的目標價位賣掉部分股票的習慣,這樣就可鎖定一大部分利潤。千萬不可由盈利變為虧損,否則之後的財氣也再不會找你!

股市中的“邪”不僅僅出現在個股上漲時,在股市反轉下跌時,更是這樣。正如股票市場,大盤若連續下跌三五天之後,一般會有一大批人去搶反彈,但最終又被套牢,特別是在大幅下跌了許多,絕大多數人又往往會把所有積蓄拿出。股市中的這個“邪”會讓你輸的更慘!

在股市中的信“邪”,還要看到“風水輪流轉”的現象,一般股市每隔兩年就會出現幾個非常強勢的板塊,無論是牛市還是熊市。你選擇股票時,必須認準哪個是真正的強勢板塊,絕不可離開這幾個強勢板塊。

所以你在很久以前,買入的股票下跌了許多,但你不罷休,又選擇了另一支股票,反而下跌比先前還多;而若買一支股票上漲了許多,而更換以後更是上漲,這就是人們炒股當中本身出現累積效應在作祟。

因為人性追逐的特點,人們一般願意花100元去聽著名音樂家的演唱,而不願花10元錢去看不知名者的演唱。財富會主動傾向富有人,這是“贏家通吃”的道理。因此越上漲的股票越有人願意花高價錢購買它。正如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有時並不是年齡越小承受風險能力越大,而是年齡越大承受風險能力也越大。如一個人活到90歲或更高時,他(她)們連死都不怕了,還怕什麼?因此,股價越漲,其買入風險反而越小。可謂“新高為低,新高孕育新高;新低為高,新低孕育新低”。在股市中有一條贏家法則那就是:不買落後股,不買平庸股,全心全意鎖定領導股。而交易並不是一味地低買高賣,有時它是漲了又漲,高買之後再高賣


百忍成金—聰明投資者的投資修行之旅

司馬懿是我見過的最難忍的聰明人。在面對諸葛亮神仙般的對手,吃過幾次敗仗後,忍住三月不出戰,下棋不落子,百忍成金,等待時機熬死了對手。三馬同食一槽的預言,讓曹魏歷代君王對於司馬家族始終心存戒心。司馬懿一生輔佐過曹操、曹丕、曹睿和曹芳四代君主,照樣成功逆襲,實現了司馬家族取代曹魏政權,三國歸晉一統江山的宏偉霸業!

“百忍成金”是四字成語,用來形容忍耐的可貴。其典故出自《舊唐書孝友傳張公藝》記載:鄆州壽張人張公藝,九代同居。北齊時,東安王高永樂詣宅慰撫旌表焉。隋開皇中,大使、邵陽公樑子恭親慰撫,重表其門。貞觀中,特敕吏加旌表。鱗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過鄆州,親倖其宅,問其義由。其人請紙筆,但書百餘“忍”字。高宗為之流涕,賜以嫌帛。

對價值投資的認識,是道;投資修養,是德。道的境界,只能靠悟。佛說“悟道”,“悟”了,也就明白了,“悟”不到,怎麼講也不明白。德的境界,需要“鍛鍊”,就像打鐵一樣,把鐵用大火鍛燒,用錘子砸,去蕪存菁,留下來的才是好鐵。這一境界,無法通過學習得到,需要修養,需要磨練,需要成功和失敗的考驗,需要時間的積澱,需要從錯誤中反思和學習,才能擁有好的品德。

股市中的成功者,可以說是克服了自己人性缺陷的一部分人,能客觀而理性的看待股市,可以在股價便宜的時候從容的買入,可以在股價高企的時候從容賣出。很多人不能悟道於價值投資,絕非智商問題,而是修養問題。人的性格本來非常難以改變,但是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性格自然而然的會發生變化。

聰明的投資者必定要經歷曲折,被市場否定、被大眾貶低,這都是不能避免的。如果你的想法一開始就得到大眾的認同和歡呼,而不是大眾的否定和貶低,十有八九你掙不到錢!記住:曲折越嚴峻,你的壓力越大,最後的回報越大。

巴菲特說過:“我只做我完全明白的事,只賺我看得明白的錢。”當你真正洞悉價值投資的大道,才會參透“忍”的含義,才能謹守本分而不分心,也不冒險去做不懂的事。

投資是場修行,小錢在智,大錢在德,百忍成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