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地區最大規模農業嘉年華益陽開園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中新網湖南新聞7月27日電 (付敬懿)特色花卉、熱帶水果、有機蔬菜等600餘種農耕植物品種運用100餘項高新農業技術,採用30餘種以上全新栽培模式,展現在同一個現代農業高科技園區。中南地區規模最大的農業嘉年華27日在湖南益陽開園,新穎的科技農業和傳統的農耕文化全方位融合,打造出現代農業奇景。

中南地区最大规模农业嘉年华益阳开园 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蔬菜館擁有1.5米長、似人高的絲瓜直垂於地。

佔地533畝的益陽現代農業嘉年華位於益陽市赫山區滄水鋪鎮碧雲峰村,總投資2.5億元。園區大棚總面積4.1萬平方米,主題場館主要包括大蔬菜館、花卉館、水科技館、農耕館、採摘館等,館外附屬功能區總面積約31.7萬平方米,分為綜合服務區、生態採摘品種示範區、休閒娛樂區、溫室景觀區、浪漫花海區。

“嘉年華將科技農業和農耕文化、農業和旅遊全方位融合,是赫山推動鄉村振興、現代農業和產業發展的生動實踐。”益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謝壽保說,赫山區是益陽現代農業的核心先導區,該項目引進現代農業發展新理念、新模式、新業態,遊客可在此領略鄉村風光、欣賞特色花卉、體驗有機蔬菜種植等,集中展示了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水平。

中南地区最大规模农业嘉年华益阳开园 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中南地區最大規模農業嘉年華益陽開園。

現代農業與旅遊結合的嘉年華打造出怎樣的農業科技創新奇景?記者在現場看到,蔬菜館既有1.5米長、似人高的絲瓜直垂於地,又有近150斤、比人重的大南瓜藏於綠葉裡;花卉館內200餘種花卉品種,有賞不盡的繽紛色彩;水舞湘情館則展示了20餘種與水相關的技術,還有不可多見的熱帶雨林植物30餘種。穿過一片鬱鬱蔥蔥的芋頭田,歸園田居館便出現在眼前,打餈粑的木槌、農家的舊灶、高高的穀倉,似在向遊客爭相訴說農耕文化的情懷。

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勞動變運動,是實施鄉村振興、現代農業和產業發展結合的生動實踐。同時,該項目通過帶動當地貧困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就近就業、入股分紅、特色產業創收、產業融合創收等五種途徑受益,實現與脫貧攻堅的有機結合,也是精準扶貧的一大亮點。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益陽市赫山區委書記鄧正安說,赫山區近年來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共建共享“好看、好吃、好玩、好住、好賣、好賺”六好的現代農業改革發展示範區,以綠色田園為底色、以自然山水為映襯、以湖湘文化為內核,打造了一道道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速蛻變的靚麗風景。

據悉,2017年以來,益陽赫山區累計投入4.32億元,打造了湖南省唯一以現代農業為主題的綜合性展館(一碑五館),建成了荷塘月色、智慧農業第一村等20多個精緻節點工程,推動現代農業與特色城鎮、美麗鄉村、溼地公園及文旅、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