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見,只有經歷過了,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人生若只如初見,只有經歷過了,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 最美的時光如約而至,而青春這班車只留下朦朧的舊影,沒有太多浮華的名詞,那一個個炎炎夏日發生在稚嫩而又美好的我們身上的故事,沒有苦惱沒有壓力。肆無忌憚的傻笑,一切都那樣美好。”

01

憶往昔,思溫情

想起去年的那個時候,時光正好,懷揣著不安與激動,攜著對未來的憧憬,走進了北航這個校門。明媚的陽光,熱情的前輩,一切都是那樣的美好。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陌生的事物,但凡一切所能看見的,接觸到的,全都是陌生的,夾雜些新奇與試探,就這樣草率又不失嚴謹的開始了大一的生活。

直到現在我還能想起當初入學報道的迷糊勁。

和爸爸坐了十多個小時的高鐵,懵懵然的在深夜抵達北京,如迷失了方向的孩童,來到陌生的城市總是有些侷促不安,站外有不少拉客的、舉著旅遊牌的、提供住宿的形形色色的人,好不熱鬧。應該是要用天真單純來形容我和爸爸的,想著在學校買生活用品不方便,於是差不多把能帶來的都給捎來了,兩個沉重的大箱子,兩個大揹包,就這樣一路艱難的來北京了,當然才不會告訴你期間行李箱出現缺胳膊斷腿好幾次,但它們還是堅定的完成了它們的任務,捍衛了主人的物品。

那時已經很晚了,什麼都沒有提前準備好,看新生群裡說最好提前預定酒店,和爸爸商量了一番,還是覺得不方便也不安全,於是就有了這樣走在黑漆漆的大街上一幕。當時一個拿著旅遊牌子的阿姨很是熱心的想幫我們提行李箱,或許是爸爸閱歷豐富,總覺得主動幫忙的人不安好心,其實當時我也沒想太多,傻乎乎的跟著,想著不會有什麼特殊情況。

事實證明薑還是老的辣,最後的最後,當然是入住了阿姨提供的賓館以及報了她提供的旅遊團啦,說起價格等一系列事項時,期間爸爸甚是可愛的給我使了幾回眼神,我一直納悶,後來爸爸實在忍不住了,用家鄉話和我說:“錄下來。”我反應了好久才突然醒悟,於是傻乎乎的掏出手機悄悄的手下行事,等阿姨走了,我才問爸爸為什麼錄音,爸爸一臉憂愁的望望我,可能覺得我這個樣子今後進入社會太吃虧,才道:“當然是留下有用的證據啦,要是被坑了怎麼辦?”接著就是一堆道理啦,當然我當時聽得很是認真的,我當時還覺得爸爸大驚小怪,後來經歷了些事才覺得爸爸很有道理啊,留一手果然是必須的啊。

人生若只如初見,只有經歷過了,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想想覺得自己也挺有趣的,那時其實已經很晚了,但是很多東西都不知道,於是就打電話詢問夢拓,在此特別感謝博哥的幫助,請忘了當初那個傻得可以的我,因為突然發現自己問的問題太傻了,比如出站往哪邊走之類的問題,現在想想,我真是可以的。又給桂林的學長打了電話,不知道怎麼描述,就和爸爸用家鄉話說了說,正好電話那頭的學長聽到了,發出“噗嗤”笑聲,我遲鈍道:“怎麼了?”學長用家鄉話解釋說:“其實你說的我都能聽懂啊,所以那你為什麼要用普通話和我說呢?”我想想似乎有點道理,但還是用普通話完成了接下來的全部交流,我覺得我真是太棒了。

到大學報道那天,是博哥領著我和爸爸的,一路上博哥滔滔不絕,我就顯得比較沉默了,後來班上自我介紹的時候我可能控制不住自己了就自嗨了,於是博哥和我說:“你把我給嚇到了,原來你是這樣的!”我一臉懵逼,回答道:“我挺正常的啊。只是報道那天你說話太快了我聽不懂就一直沒回你而已。”博哥恍然大悟:“我說怎麼都不說話呢,心裡還想著你也太文靜了。”我才不會告訴你們其實我是真的挺文靜的,恩,就是很文靜。(後續文可能會提及這方面吧)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離別總是這樣猝不及防。

那天,爸爸開完家長會就要回去了,我其實心裡多多少少還是有些依依不捨的,只是面上沒有表現出來,看到一對母女離別在即,悲傷難掩,女孩一直流著淚,說著不想離開媽媽之類的話語,那位母親一直安慰著女孩,我當時就想這麼難過的嗎?為什麼我沒有這種感覺?

這麼想來,我和爸爸的離別似乎有些與眾不同,只是簡簡單單的兩父女坐在校園某個角落的臺階上,父親如往常一樣和我講著人生大道理,我依舊是認認真真的聽,期間我問了爸爸幾個問題,比如:“我要是被騙了怎麼辦?”比如:“我想你了怎麼辦?”很多很幼稚的問題,但爸爸都很耐心的一一回答了。或許覺得畫面不應該是這樣,於是爸爸就問:“你不會想哭吧?”我抬起頭望了望爸爸,一臉震驚,道:“怎麼可能!你女兒這麼脆弱的嗎?”(雖然後來事實證明我在某個時刻或某些事上確實是挺脆弱,但我才不會承認的)爸爸又問:“你要覺得難受就說出來,沒啥可哭的。”我正了正臉色,無辜回答道:“沒有啊。”後來證明我想多了,我只是比較遲鈍而已,那之後幾天我就不太能繃得住了,尤其是深夜發燒的時候一個人躲進被子裡默默悶聲哭泣,那個時候,其實是想爸爸想得特別厲害的,甚至後悔,當初怎麼就沒抱爸爸抱久一點,再多撒嬌點。

人生若只如初見,只有經歷過了,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如同眾大學,毫無意外,自然而然要參加軍訓。

在北方這種極其乾燥的地方,竟然難得的未能時常的聽到知了聒噪的鳴叫聲,反而有些不習慣,似乎這個夏天少了知了的陪伴,不太能感受到天氣的炎熱。然而現實告訴我,我想多了。這樣強烈的陽光比家鄉更甚,難以言喻的酷熱,帶給人很強烈的焦躁。

但意義非凡的軍訓之旅還是沖淡了這份浮躁,甚至徹底清除掉。回憶總是美好的,因為大腦總是會控制不住的回想那些讓自己興奮的事件,而自動忽略傷痛的記憶,這或許就是潛意識裡的躲避現實。

那時,初見面,歲月靜好。

有些回憶不起是如何與教官首次相見的了,但印象深刻的,還是那些斷斷續續的畫面。第一次的單排齊步走便很是美好,雖然過程有些令人莞爾,但結果相對而言還是好的。我記得,那個時候,我認真的走著自認為最帥的姿勢,卻聽到後面傳來一陣陣很壓抑很剋制的低沉的笑聲,有些莫名其妙,竟然到最後,教官也實在忍不住,叫不下去口號,邊帶笑邊控制不住的出聲提醒:“第二個順拐了!”我在心裡默默的數了數自己的排位,發現第二個不就是我嗎?心裡卻是想著,我怎麼可能順拐,一定是教官看走眼了,於是很淡定的繼續走,絲毫沒有覺得自己順拐,後來向同學打聽,才知道自己是真的順拐,自此,每次齊步走就剋制不住同手同腳,這種現象持續了好久,是什麼時候消失了呢?應該是午飯後自己又加練才稍微好些吧。其實我的這種現象也是很讓教官頭疼的,後來教官直接把我拎出來,單獨訓練,卻驚奇的發現我不順拐,然而一放進隊伍裡,又順拐了,如此,即使我是教官,我也會無可奈何。

顯然我的教官對我是無能為力了,最後實在沒辦法了,鼓勵我說:“你就像平時走路走。”我一臉認真的回答:“我就是像平時正常走路啊。”這一番解釋,至今回想起來,還真是覺得自己耿直得可笑。這種耿直似乎越來越明顯,比如會模仿教官的小動作,像掰手指掰到一半就忘了接下來的話這類,又比如大聲“報告聽不到!”雖然後來得知當時很多人厭惡我,我還是不得不解釋一下,我當時確實是真的聽不到。我的性子裡,我的骨子裡,其實是帶著很深的執拗的吧。

人生若只如初見,只有經歷過了,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說來你可能不會相信,其實我還是挺喜歡軍訓的,那種嚴於律己一直都是我向往的,或許是受家庭因素影響,莫名的就對軍人、對部隊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感情。第一年高考結束,就想著去部隊,母親也是極其贊同的,因為母親也像我一樣對部隊有著非同尋常的執念。說實話,要是我是男生,去部隊是鐵定的事了。後來在大學裡,軍訓那段時間,和同學討論過這個話題,談到自己對部隊、對當兵的認知,大多數人都覺得不能理解,這種又苦又累又不討好的身份,枯燥乏味又無趣的生活,甚至覺得當兵者,打架鬥毆厭學之徒,無法想象他們在部隊的生活,也無法想象今後他們退伍後的狀態。當時的我還是稚嫩的,至少行為言語上是,極力的想解釋,想表達,這種大家很深的誤解。

在我們那個地區,當兵是一件特別光榮的事,大家對當兵的人都有著很濃烈的欽佩和尊敬。掛在街上的橫幅“一人當兵,全家光榮”“好男兒,當兵去”這種簡潔明瞭的其實都能刺激大家血液中的躁動因子,當兵,當好兵!毫不誇張說,還是挺多人的夢想。甚至我的高中班主任,同時也是我的英語老師,她就說她這輩子最遺憾的就是沒有去當兵,我覺得這在一定程度上都表達了大家對當兵的敬仰。

很小的時候,母親就經常和我說,當兵的人的風采,說到外公年輕時在部隊,那可是一個英俊瀟灑,不少女孩喜歡的對象。後來長大了,有了很強烈想去部隊鍛鍊的想法,母親竟然也覺得我就是當兵的一塊好坯子,又喜歡說起我小時候,就喜歡穿軍裝的叔叔抱,一個勁一個勁的黏著,屁顛屁顛的跟隨其後,每次聽到母親說起我的這段經歷時,我一臉驚訝,表示不相信。至少我覺得母親是過於誇張了,雖說我喜歡軍人,但也不至於飢渴到這種程度吧。

人生若只如初見,只有經歷過了,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後來,我的兄長,也入伍了。

那時,我可是在同學面前炫耀了好一陣子。還記得那天,我一放學就跑去看那莊嚴的儀式,一路緊跟,看到哥哥胸帶大紅花,英姿挺拔,目視前方,虎虎生威,簡直帥得不行,一邊崇拜著哥哥一邊和同學炫耀:“看到沒,那就是我哥!”一臉傲嬌,一臉蔑視,我現在想來,那個時候 ,我同學應該是想揍我的吧?

哥哥離開家鄉那天,我如今還是記憶猶新。那會兒,很多其他兵哥哥的家屬都來相送,我和爸媽也毫不意外,都來送哥哥。看到很多母親對兒子的不放心,嘮嘮叨叨的叮囑,有的甚至紅了眼,但是那些即將入伍的軍人們,一個個都志氣昂揚,這一刻,雖然我還很小,但是我還是被這樣的場景感動到了。媽媽也是依依不捨,拉著我和哥哥、爸爸一塊拍了張合影,後來又讓我與哥哥也拍一張合照,我帶著紅領巾,哥哥帶著大紅花,就這樣,定格在了那個美好的夏天。

家裡突然少了哥哥,總是有些不適。好幾天都不知道哥哥消息,每次爸爸回來偶爾帶來幾句哥哥的情況,都凝神細聽。於是,那個時候,最期待的就是等待爸爸回來。後來,收到了哥哥所在部隊的來信,信中提到哥哥表現優秀,為此,還贈一塊“優秀軍人家屬”的牌子給我們家,我為此還得意洋洋好幾天,興奮得不行,信中還附上了好幾張哥哥在部隊的照片,我看到了,哥哥變壯了,變帥了,也變得更堅毅了。雖然媽媽每次都說是部隊伙食太好了,變胖了,但我就是很努力的辯駁,才沒有!

於是那會兒,就又有了另一個期盼,等哥哥的來信。雖然當時還小不能理解哥哥信中的內容,無非就是爸媽告訴我,哥哥讓我在家懂事些之類的話,但我還是很興奮,瘋狂的畫各種卡通畫,厚厚的一沓都想要寄給哥哥,但最終還是不能全部寄去,為此我還失落了好一陣子。等到我長大了,明事理了,再回過頭看當初哥哥寫的信,才發現自己原來是這樣感性的,簡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人生若只如初見,只有經歷過了,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泛黃的信紙上,跳動著哥哥那時稚嫩又醜醜的字,一個一個閃現在我眼前,才有些理解撒貝寧曾經在一檔節目中說過的一句話,大致意思是,兄弟姐妹的重要性,或許就在於父母百年後,還有一個人能記得你的名字,你的回憶。那時就被這句意味深長的話所感動。

前段時間和媽媽視頻的時候,母親把鏡頭切到哥哥,說笑道:“快看你哥,奶爸嘞!”我一瞅,就看見哥哥揹著我侄子,小心翼翼的挪步,後背吊著粉紅的毯巾,一甩一甩的,甚是可愛。

於是就想起母親常說起我和哥哥的童年,說我特別黏我哥哥,天天囔著要哥哥抱,出門去也要哥哥背,男孩發育期總是要慢些,那時,哥哥也不過十來歲左右,個子矮小,揹著我一吊一吊,一甩一甩的,熟人見了總要責怪母親一番,說:“你這個媽媽哩,這麼偷懶喲,讓八兩背半斤嘞。”母親也總要解釋我這個小黏人精要我哥哥背。說到這的時候,母親總是掛著很欣慰很幸福的笑容。於是每說到這,哥哥總是要情不自禁且異常驕傲的補上一段:“

我那時帶著你到草坪,然後想著你也不小了怎麼還不會走路,我就把你放在草坪上,自己走到離你遠一點的地方,朝向你,拍著手,說道:“來!到我這裡來!”你看著我,擔心我不理你跑了,你就開始急,開始是爬著,後來就站起來小碎步小碎步,一顛一顛的過來我這了。

人生若只如初見,只有經歷過了,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說到這,媽媽接著補充:

“你哥知道你會走路了,興奮的跑回來,嚇我一跳,就看見你哥手舞足蹈,興奮說:‘妹妹會走路了!妹妹會走路了!’”

那個時候,我是極其依賴哥哥的。偶爾看到小時候的照片總會情不自禁的露出傻笑。照片中,我和我哥處在幾棵樹中,哥哥拿著玩具手槍,指向鏡頭,自認為做了一個很酷的動作,半匿在樹,我在離著哥哥不遠的樹旁,小手擺出手槍的姿勢,也同樣衝著鏡頭,口微微張開,滿臉傻笑。後來媽媽和我解釋,哥哥口頭配音,模擬手槍發出的聲音,我跟著哥哥也發出“砰”的聲音,及時抓拍,留下了這珍貴的回憶。

到了我這般年紀,前年的時候吧,家裡多了兩位新同志,哥哥的溫柔分給了他生命中第三個女人,洗衣做飯,體貼入微,說實話我和我媽還真是有些小吃醋,也怪不得我媽說:“劉家的男人都是好男人哩。”這簡直和我爸寵我媽的樣子一個樣啊。

有一次,我媽說到小時候我都是我哥揹著,我就說:“現在哥哥才不揹我了哩,也肯定背不動我了。”於是我驚訝的發現哥哥還是和小時候一樣,背起我一甩一甩的,寬闊的肩膀帶來童年的回憶。我那時就想,今後一定要找一個像我爸像我哥這樣的,而且還一定是要背得起我的人。現在想想,有時候自己還真是傻得可以,但是就這樣也挺好的,不是嗎?

人生若只如初見,只有經歷過了,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