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的品相劃分

摘要

古錢幣又稱之為泉、布、帛,孔方兄等。現在已成為新收藏投資熱點,不少古錢幣在拍賣會上表現突出。收藏和鑑賞古錢幣需掌握包括貨幣史、錢幣學、考古學、金石學及文物、古漢語等諸多知識,有些錢幣外貌看上去很普通,實則是珍品,行家們則很容易從不太懂古錢幣價值的賣家手中獲得珍寶。以下是一些基本知識:

古錢幣的品相劃分

一、何為古錢珍品

古錢幣是鑄造出來的,模具的形狀如同大樹,此法鑄幣稱為“錢樹”。數量大的錢幣價值就低。因為模具由手工雕刻,因此難免會有疏漏,版別漏驗及試鑄幣便成為珍品。

古錢幣的品相劃分

古錢幣的品相劃分

二、古錢幣珍稀程度的劃分

當代錢幣學家根據各種錢幣的珍稀程度,並以現在錢幣收藏市場的行情為依據,把古錢幣分為十個檔次,即:一級大珍、二級列、三級罕貴、四級罕、五級稀罕、六級稀、七級甚少、八級少、九級較多、十級多泛。

古錢幣的品相劃分

三、古錢幣品相的評定標準

錢幣的品相歸納為美、近美、上、近上和中五大評定標準。

1、美,是指錢正背面輪廓完整,錢文清晰;

2、近美,是指錢之正、背面輪廓有微小的偏移或微小的裂紋,或紙張有微小的漏孔,同時錢文因鑄造和使用磨損而造成的微小粘連或混沌者也屬近美錢幣;

古錢幣的品相劃分

3、上,是指錢正、背面有肉眼能及的缺損和漏孔,但沒傷及錢文;

4、近上,是指錢幣正、背面缺損、裂紋、漏孔較為明顯,而且已經導致錢文出現一至二處斷筆。

5、中,已經沒有大收藏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