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下各地智慧交通建設步伐加快

中國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 近日,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主題活動之“智能化應用與高品質生活高端論壇——智慧交通分論壇”在重慶召開,業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智慧交通前景之上。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王先進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而智慧交通是交通領域中最具創新性和現代化屬性的發展方向,是當前推動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的重要利器,新時代下推進智慧交通建設,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從發展的趨勢來看,物聯網和智慧交通的結合將是必然的選擇,物聯網、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處理能力將成為未來智能交通發展的核心技術。其中,從長期發展趨勢來看,一線城市的智能交通市場競爭相對更加激烈,而未來二三線城市的智能交通也將獲得更快的發展。

科技加速江西交通智慧轉型

城市公交車"一卡通"實現互聯互通,交通綜合信息"一網通""一號通",八成以上重要路段實時監控,高速公路服務區成為智慧數據物流港……這樣的智慧交通正在江西逐步實現。近年來,藉助於科技進步,江西省智慧交通發展先試先行,在助力社會公眾智慧出行的同時,還有效服務綜合交通精細化管理工作,全省交通運輸行業智慧轉型的步伐不斷加快。

近期,江西省普通幹線路網運行監測與應急處置平臺(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江西省發展改革委批覆,將逐步構建起省市縣三級路網管理中心。當前,江西省交通運輸部門正在開展建設方案編制工作,計劃今年全面啟動項目建設,加快推動全省交通運輸行業的智慧轉型,提升交通運輸行業服務品質和科學治理能力。

重慶給交通插上“智慧”的翅膀

“我們致力於打造智慧城市,積極推進‘大城智管’,大力發展智能交通,給市政設施裝上‘慧眼’,建設數據平臺‘大腦’,讓城市運行效率更高、承載能力更強。”重慶市長唐良智在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簡稱智博會)期間如是說。未來三年,重慶將大力推進交通大數據智能化建設。到2020年,初步建成“1平臺、9應用、6示範”的大數據智能化應用體系。其中,1個交通大數據共享開放平臺,深入開展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公共交通等9項大數據應用;同時,重點實施高速公路、重要港口、交通樞紐智能化等6大示範工程。

西安交警智慧交通互聯網大數據平臺建設進入2.0時代

在過去的一年,伴隨著整座城市的快速發展,西安市機動車保有量呈現快速增長趨勢,今年5月3日,全市機動車突破300萬輛,排名全國第九位。平均每3.33人就擁有一輛機動車,人均汽車擁有量亦居全國前列。面對一系列新形勢的挑戰,傳統的交通管理方式和理念已經不能充分滿足當前的出行需求,西安交警革新思想,緊抓智慧城市建設機遇,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超前規劃、大膽創新,走出了一條符合西安城市路網實際、交通管理特徵、群眾出行需求的新路子。今年以來,在市局、支隊黨委的正確指導下,科技處互聯網服務中心緊密圍繞智慧交通建設,持續創新大數據技術在交通管理領域的應用模式,融合多方海量數據,緊密服務實戰,設計開發了路況大數據平臺2.0版本,並於6月6日正式上線,在交警支隊及各大隊指揮中心全面啟用,這標誌著西安交警智慧交通建設、交通指揮管理步入大數據2.0時代。

天津交管部門利用大數據助推“智慧交通”建設

2017年,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加快網約車監管平臺、高速公路廣播試點、機動車維修電子檔案等各行業重點信息化項目實施。完成全市高速公路聯網收費系統精確拆分提升改造,拓展ETC系統功能和用戶群。推動行業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接下來,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將推進綠色港口、綠色公路、綠色維修等建設。推動建立京津冀交通領域能耗環境監測體系。嚴格落實“五個百分之百”揚塵控制措施,加大道路揚塵汙染治理力度。繼續做好渣土運輸車輛專項治理等工作。嚴控港口船舶汙染,積極推動岸電設施建設。

結語:加強智慧交通技術發展的跟蹤預測,動態跟蹤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5G通信、無人駕駛、人工智能等智慧交通關鍵技術的國內外發展動態,預測發展趨勢,著力推動智能網聯車路協同技術發展,解決智慧交通系統還需要不斷地建立和完善標準體系、知識體系、模型算法方法體系、評價體系、業務流程體系等多個體系,推動智慧交通的發展,解決建設運營中的技術問題、管理問題,必須結合區域自身特點發展階段,按照交通運輸信息化“十三五”發展規劃的指導思想,堅持需求和問題導向,注重統籌開放,融合創新,才能有效解決智慧交通問題。

(本文據人民政協報社財經週刊、 北航長鷹資本、交通運輸部網站、中國交通新聞網 、西安安博會、天津北方網、 ITS智能交通信息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