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問藥」智慧城市發展 我們需要注意什麼?

中國安防展覽網 智慧城市】8月21日,2018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創新論壇在深圳召開。下一步,工信部信軟司將紮實做好智慧城市建設有關工作。一是圍繞網絡強國建設,夯實智慧城市發展基礎。二是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賦予智慧城市發展活力。三是繼續做好融合發展這篇大文章,以信息化帶動和提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

從2012年住建部正式啟動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到2014年《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首次把智慧城市建設引入國家戰略規劃,智慧城市的實施也在國內迅速升溫。全國100%的副省級以上城市、超過76%的地級城市,大約500座城市,明確提出或正在建設智慧城市,中國已逐步成為全球智慧城市建設最大的“試驗場”。

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有這樣的預言:“城市是一門科學,它像人體一樣有經絡、脈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學地對待它,它會生病的。”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城市患上了“城市病”,如人口擁擠、交通堵塞、就業困難、住房緊張、公共衛生惡化、環境汙染、生態破壞等。

當前,各地正依託大數據和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積極打造“智慧城市”,試圖從根源上破解“城市病”難題。從城市管理角度來看,智慧城市應當能促使城市“不得病”、“少得病”或者得了病之後“快治病”,保障城市健康和諧發展;從企業角度來看,智慧城市應當能提升企業的運營能力和競爭力;從百姓角度來看,智慧城市應當便民利民、方便群眾,實現節能減排。

面對“城市病”,江西省撫州市副市長董朝武董朝武認為“智慧城市要治‘城市病’,首先要搞清楚‘病’在哪裡,然後對症下藥。城市有很多病,比如醫院掛號,不來醫院就掛不上號。排上隊了,又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掛上號。病人看病的時間10分鐘,開藥10分鐘,排隊等待的時間長達幾個小時,這就是低效率。智慧城市就要解決這樣的問題。”

治理“城市病”,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認為城市應該向大自然一樣豐富多彩,這樣能抵抗疾病,才能具備自愈能力,長遠穩定發展。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很多國家越來越重視城市的豐富多樣性,其中最關鍵的手段就是用互聯網打造現代化的治理結構。

建設智慧城市需要懂城市建設者對城市的未來進行規劃,開展頂層設計。幫助地方政府看準城市病、治理城市病、預防城市病。應該回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的要求,深入地思考城市的內在發展規律。無論是舊城的智慧社區建設還是新區智慧城市的建設,都應該圍繞問題導向,都應該首先診斷影響城市健康運行的主要矛盾在什麼地方,最後才能夠通過基礎設施優化和智慧城市建設來治病和預防城市病。

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還要推進城市科技、文化等諸多領域改革,優化創新創業生態鏈,讓創新成為城市發展的主動力,釋放城市發展新動能。要加強城市管理數字化平臺建設和功能整合,建設綜合性城市管理數據庫,發展民生服務智慧應用。

要想建設健康的智慧城市,需要一個全面的、端到端的智慧城市發展戰略,將能源與出行、政府管理與醫療健康、教育與環境等過去一個個孤立的領域聯接起來,從而建立涵蓋市民生活各個領域的整體智慧城市戰略。

結語: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不能一蹴而就,它是長期的推進過程。中國正在進入數字化時代,解決城市病問題,要用好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這個抓手。

(本文據第一財經、 中國網財經、光明網、 中國智慧城市導刊、新華網思客、 中國建設報、智慧城市決策參考信息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