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作坊酒坊該如何經營發展—唐三鏡胡星傑

具體涉及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辦證:做酒必須要有小作坊生產許可證,想要長久發展還是要有這個證。

二、品質:手工作坊,產品品質是保證傳承的根基。再好的包裝和營銷,沒有合格乃至優秀的品質,都是無水之魚。就白酒而言,達到國標是必須的,這樣即便出現危機,也便於開展公關。

在達到國標的基礎上,再考慮特色和創新。這就要求原料、工藝、社備、生產條件等骨子裡符合現代科學生產標準。

農村小作坊酒坊該如何經營發展—唐三鏡胡星傑

農村小作坊酒坊該如何經營發展—唐三鏡胡星傑

三、包裝:白酒勢微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家庭小作坊也無法與大酒廠展開競爭,只有明確定位,迅速切入細分市場,在某一個領域內做到小池大魚。

這裡的包裝,指的是營銷上的包裝,而不僅只是物理包裝。以題主所言,雲南大理,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在,都不缺故事和素材。好風景、低汙染、人淳樸、有歷史是最大優勢,策劃起來非常有優勢。記得過橋米線的故事麼?

為你的酒編個類似的或者更勵志、雋永、哀傷的品牌故事,打造酒界的德芙,也不是不可能。具體到物理包裝,雲南特色,傳統也好,民俗也好,異域風情也好,都可以隨手拈來。記得如果是獨創的要申請外觀專利。

四、銷售:看得出目前的情況是:口碑營銷。小有知名度,但量不大因而導致獲利不多。考慮到家庭作坊的實際情況,不建議迅速擴大量產,稀缺也是一種資源。唐三鏡胡星傑建議分三步走:

農村小作坊酒坊該如何經營發展—唐三鏡胡星傑

農村小作坊酒坊該如何經營發展—唐三鏡胡星傑

1、穩。回家之後不要急著搞什麼微商電商拓展渠道,第一先去做調研。看什麼?看當地白酒的總消費量,看競品的量和特點,看顧客的需求(自飲?送禮?儲藏?價格敏感還是品質敏感?)如果有條件,研究一下週邊地區乃至周邊國家的主流酒水特點,做到胸有溝壑。

和老鄉溝通,學習。好多想法說來好,但因涉及到投資大、技術不穩定等多種因素,可操性不強。只有充分與家人溝通,才能洞悉真相,做到漸進式改良。這兩步關係到方向問題,方向不對,越幹越錯,越快越糟。

2、準。在第一點的基礎上,分析自家產品的優勢劣勢。按照傳統套路,應該是補足劣勢。但是,就目前題主描述的情況,在質量沒問題的前提下,與其花費時間財力補足劣勢,不如全力強化優勢。

本來白酒就不是給所有人準備的,也不是讓所有喝白酒的人都滿意。可口可樂都做不到,我們又何必呢?小眾商品要想火,原則只有一個:讓喜歡它的人更喜歡即可。

農村小作坊酒坊該如何經營發展—唐三鏡胡星傑

農村小作坊酒坊該如何經營發展—唐三鏡胡星傑

比如不上頭是賣點,那就強化;比如宿醉後不難受是賣點,那就強化;比如用料精細做工精良是賣點,那就強化,千萬別試圖成為萬人迷--萬人迷的另一面就是沒人非得要。做一款特色鮮明的白酒,這很重要。

3、特。準和特重複嗎?不一樣。準是產品定位,是給體力消耗大的人做份大量足的實惠盒飯而給腦力勞動為主的人做口感好做工精細的特色套餐,是投其所需。特是產品的獨一無二,是讓你的產品成為顧客腦子裡該品類的前兩個品牌,是打造顧客意識中“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酒:唐三鏡家的和別人家的”的過程。

這個可以參考法國葡萄酒酒莊的運營理念,寧缺毋濫。比如我一年就產多少缸酒,就用當年的新糧、哪裡哪個時間的泉水等。

口感這東西,差別很細微,教育是關鍵。那麼剩下半年做什麼呢?財大氣粗我就可以任性的閒置(前提是你能半年把一年的錢賺了),生意剛起步的話,就著手開展品牌宣傳(講故事)、老顧客反饋、新品試飲、私人定製等。

對於是否拓展產品線可以綜合考慮。如果做些冬夏的飲料,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至於是否用自家品牌,得看你對產品質量的控制程度了

總之,開個酒坊而要保持特色,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做酒如做人,急了容易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