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架戰機墜毀!當場砸中一頭牛,空軍准將直接摔成肉餅

6月5日,印度媒體援引印度軍方發言人的消息稱:印度空軍一架美洲虎攻擊機在印度西部古拉特邦進行飛行訓練時墜毀。造成駕駛員桑賈伊·喬漢准將與一頭水牛死亡。

又一架戰機墜毀!當場砸中一頭牛,空軍准將直接摔成肉餅

雖然,印度三哥摔飛機已經是比尬舞還日常的操作了,甚至不少觀眾朋友都建議小兵兵將此類新聞放到娛樂版。可咱還是想說,別看現在的三哥摔遍各國名機,但人家當年在航空研發領域卻是實力不俗的。今天,咱就來聊聊印度航空業的發展歷程

很多人覺得,印度在戰機研製領域那完全就是開玩笑一樣的存在,甭管是把總師都耗死了的光輝戰機;還是PPT做得比毛子都牛的AMCA五代機項目,從上到下都透露著印度式的不靠譜。而那個戰機修一架摔一架的印度斯坦(HAL)也是讓印度的寡婦數量不斷飆升。

又一架戰機墜毀!當場砸中一頭牛,空軍准將直接摔成肉餅

但就是這個被稱為“寡婦製造者”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在上世紀可是研製並生產了印度第一型噴氣式戰機。並且在裝備時間上早於中國的強5與殲8戰機。這款戰機就是號稱印度自研戰機開山之作的HF-24“暴風之神”(好中二的名字)。

HF24的原始設計方案在1957年便被提出,最初是為滿足印度空軍提出,用一款戰機同時勝任高空截擊與低空對地攻擊任務的要求。同時,這款戰機還需要有2馬赫的速度;1.8萬米的實用升限以及不少於850公里的作戰半徑。但這些要求,對於當時只有螺旋槳教練機制造經驗的印度來說基本就是天方夜譚

又一架戰機墜毀!當場砸中一頭牛,空軍准將直接摔成肉餅

然而1963年,這個“天方夜譚”它首飛了。並且一年後開始交付部隊使用,比咱同時期強5、殲7、殲8的裝備時間都要早很多。而其在70年代印巴衝突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甚至不止一次在遭受地面防空火力攻擊後,憑藉剩下的一臺發動機飛回基地。但各位有沒有覺得哪裡不對?在50年代,印度連製造螺旋槳飛機都費勁,但60年代卻已經能自行生產噴氣式戰機了?能在短時間內擁有如此高水平的噴氣式戰機設計,這可不是抹神油能解決的,印度HF24的設計一定不簡單!

的確,在50年代,以印度斯坦的設計水平無法完成如此複雜的戰機設計,但別忘了三哥的主動技能:“外援召喚術”。雖然HF24戰機號稱印度自行設計。但其基本的設計卻是由

​一個德國設計團隊完成的,而牽頭人正是德國著名的飛機設計師庫爾特.譚克博士,二戰時期,有著“屠夫鳥”之稱的德國FW190戰機,就是他的傑作。所以說,其實印度號稱HF24是經典的“印度製造”的說法,本身就有很大水分。可儘管如此,HF24戰機在當時也的確不失為一種高性能戰機。可問題來了,為什麼當年部分設計與生產高水平戰機的印度航空工業,如今卻只能靠花裡胡哨的PPT和砸錢外購過日子了呢?

其實原因就一句話:印度的國際環境太好了。

又一架戰機墜毀!當場砸中一頭牛,空軍准將直接摔成肉餅

​在70年代後,印度對外購的比重就出在了逐步上升的階段,80年代,印度空軍更是同時獲得了蘇聯的米格27與法國的幻影2000戰機等性能更為先進的戰機。就算是1983年,印度開展了LCA“光輝”戰機計劃,其設計也是由法國達索公司全力支持的(照搬幻影2000圖紙)。因此,印度的航空工業可以說是一路順風順水。

可就是這樣的順風順水反倒讓三哥飄了。既然能靠組裝或外購戰機混日子,就沒必要品費力自研,當然也慢慢廢掉了印度航空的自主與整合能力。1983年立項的“光輝”,要比殲10早上很多年,然而看看如今,咱的殲10都改到C了,殲20都服役了。可三哥的“光輝”除了把總師耗死了,卻依舊沒有大作為。

而反觀同時期的中國航空工業。講道理,在60年代中蘇關係破裂後,中國航空工業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蘇聯的封鎖、西方的封鎖,讓中國航空不得不選擇自力更生。走過了從仿製、半自主研製到獨立自助研製戰機的艱難道路。

在隔壁三哥沉浸在買買買的喜悅中時,中國在從殲7到殲20的發展中,積累了雄厚的研發生產經驗、標準化流程以及對空軍裝備需求的正確定位。這可是用金錢換不回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