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 Google 了一下自己,然後花了一整天時間抨擊 Google

特朗普 Google 了一下自己,然後花了一整天時間抨擊 Google

摘要:特朗普的「眼中釘」CNN 刊發了《揭穿特朗普對 Google 的最新陰謀論》一文,大書特書地進行了一番快意「打臉」。

總是喜歡在個人 Twitter 賬號上「懟天懟地」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再一次將目光鎖定科技界,對搜索巨頭 Google 展開了猛烈抨擊。

華盛頓當地時間週二早上 5 時 24 分,大多數人還沉浸在睡夢中的時刻,特朗普便已壓制不住心中的「憤怒」,發表推文將 Google 對其個人的新聞搜索結果給批判了一番。特朗普稱,他在 Google 搜索「Trump News」時,「幾乎所有的新聞和評論都是糟糕的」,他質疑 Google 篡改了有關他的搜索結果。一位特朗普的高級顧問隨後表示,當局正在「檢視」Google 是否應該受到政府監管。

特朗普 Google 了一下自己,然後花了一整天時間抨擊 Google

Google 方面全盤否認了特朗普的指控,表示「從未對搜索結果進行排名以操縱政治情緒。」與此同時,在特朗普發難下「被迫」上了頭條的 Google,也再一次將科技巨頭們與政治壓力之間的博弈,推入向了公眾視野。「科技大公司正受到當局日益嚴密的審視,」《華爾街日報》對事件如此評論道。

「維權鬥士」特朗普

特朗普此次對 Google 所表達的不滿情緒,與這位脾性乖張的領導人一直以來對美國主流媒體的批評一脈相承。

特朗普在推文中稱:「用 Google 搜索『Trump News』,搜索結果中只會展示假新聞媒體的報道和評論。換句話說,他們操縱了我和其他人的搜索結果,因此幾乎所有的文章都不是正面內容,假新聞 CNN 還尤其顯眼。共和黨、保守派和公正的媒體都被拒之門外,這合法嗎?」

在抒發胸臆的抱怨中,特朗普還表示,「Trump News」的搜索結果中,96% 的內容來自於其所謂的「左翼媒體」:「這很危險,Google 和其他一些公司正在壓制保守派的聲音,屏蔽好的信息和新聞。」在推文最後,這位世界上最有權勢的男人,以維權者的姿態向支持者呼籲道:「他們正在控制我們什麼能看、什麼不能看,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需要被解決!」

特朗普 Google 了一下自己,然後花了一整天時間抨擊 Google

在針對 Google 的 Twitter 檄文發出半天並引發不小輿論震盪後,特朗普當天下午在白宮接受媒體採訪,進一步談及相關話題,還對 Google、Facebook 和 Twitter 三家公司提出了警告。

「我認為 Google 欺騙了很多人,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事情,也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指控,」特朗普補充道,Google、Twitter,Facebook 等主要科技公司「正踏足非常令人擔憂的領域」,他警告稱「最好小心點,因為你們不可以這樣對待人民。」

面對來自一國總統的批評與警告,一名 Google 發言人為公司正名稱,Google 的搜索結果並不會偏向某種特定的政治意識形態。「當用戶在 Google 搜索欄中輸入內容進行查詢時,我們的目標是確保他們在幾秒鐘內收到最相關的結果...... 每年,我們都會對算法進行數百項改進,以確保能夠因人而異地顯示高質量的內容。我們在不斷努力改進 Google 搜索,從不會對搜索結果進行排名以操縱政治情緒。」

「打臉」特朗普

在對 Google 的「控訴」內容中,特朗普並沒有給出任何具體的證據,因此引發不少媒體及業內人士質疑特朗普對 Google 搜索引擎的運作邏輯存在誤解,有關特朗普的新聞搜索結果中 96% 的內容來自「左翼媒體」的說法,也被指不靠譜。特朗普的「眼中釘」CNN,還特意刊發了《揭穿特朗普對 Google 的最新陰謀論》一文,大書特書地進行了一番快意「打臉」。

長期以來,特朗普和一些支持者一直指責硅谷巨頭們對他們持有偏見態度。雖然一些公司高管的政治立場可能會傾向於自由派,但這些公司一直斷言稱他們的產品是沒有政治偏見的。

特朗普 Google 了一下自己,然後花了一整天時間抨擊 Google

在 Google 工作了近十年的工程師 Yonatan Zunger 看來,稍有常識的用戶都能看出,特朗普的指控,是在簡單閱讀大量來源的新聞後所得出的「似是而非的言論」,「他所謂的『偏見』,是因為所有的新聞在他看來都是壞消息,那他只能怪自己了。」

數字營銷軟件公司 WordStream 的高級數據科學家 Mark Irvine 稱,Google 的新聞搜索系統並不像特朗普所說的那樣運作,「對於人們的政治感受,Google 的搜索算法是相當無動於衷的。」SEO 公司 Moz 的市場營銷科學家 Pete Meyers 認為,Google 的工作是要如實地反映世界的面貌,特朗普的 Google 搜索結果之所以是負面的,是因為大多關於他的報道都不是正面的。

在聖地亞哥州立大學教授信息管理課程的 Steven Andres 說,人們常常認為,如果輸入同樣的內容,無論人在哪裡,都會「得到相同的結果」。但事實並非如此,「你每天看到的都會是不同的內容,算法總是在試圖改變結果。」

Google 從未對外透露過自家的算法是如何運作的,部分原因是為了阻止新聞機構以各種方式來因應以提高網站排名。Google 新聞搜索結果是新聞網站流量的重要驅動因素,系統在排名新聞報道時會受到大量因素影響,可能包括新聞網站的長期聲譽和受歡迎程度等。

雖然特朗普並未對他有關 Google 的言論做任何數據上的證實,但保守派活動家 Paula Boylard 在上週末刊於右派媒體 PJ Media 的一篇博客文章,稱 Google 的搜索結果「公然優先考慮左傾和反特朗普媒體」,被認為是引發特朗普此番「發難」Google 的原因,因為特朗普最喜愛的 Fox Business 主持人 Lou Dobbs 剛好在週一晚間的節目中引用了 Paula Boylard 文章中的內容,外界猜測特朗普的信源可能就是這檔在其發推前一晚播出的節目。

Paula Boylard 的文章基於保守派媒體人 Sharyl Attkisson 所製作的「媒體偏見」圖表,對在 Google 搜索特朗普所獲得的前 100 篇報道進行了來源分析,結果顯示,來自 CNN 的報道在搜索結果中的數量是最多的,加上《華盛頓郵報》、NBC、CNBC、《大西洋月刊》和 Politico 等所謂的「左翼媒體」,佔比超過 9 成,文章指,在前 100 篇文章中,只出現了《華爾街日報》和福克斯新聞兩家「右翼媒體」的少量報道。

面對這樣一份「隨機抽樣」而來的數據報告,科技智庫數據創新中心的高級政策分析師 Joshua New 說,「這絕對不是科學的」,他表示,「一次任意的搜索出現這種結果,絕不表示存在偏見或傾斜。」

CNN 編輯 Chris Cillizza 也質疑稱,所謂的「媒體偏見」圖表並不是對新聞機構客觀的衡量標準。「CNN、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彭博社...... 美國的每一個主流媒體,都被當做是左傾媒體,Alex Jones 的陰謀網站 Infowars 卻被歸為『中右翼』媒體......」

特朗普 Google 了一下自己,然後花了一整天時間抨擊 Google

政治壓力下的科技巨頭們

在特朗普通過 Twitter 表態稱他認為 Google 存在很嚴重的問題「需要被解決」後,白宮經濟顧問拉里·庫德洛(Larry Kudlow)旋即被媒體問到「Google 搜索是否應該由政府監管」,他語出驚人地表示,華盛頓當局正在「研判」。

《金融時報》認為,白宮方面發表此番言論之際,正值科技巨頭們面臨越來越多的政治壓力的時刻。在即將到來的 9 月 5 日,Google、Facebook 和 Twitter 的高管將前往美國國會,就選舉受到干預和審查制度向美國參議院情報特別委員會作證,包括所謂的搜索偏見等問題,也有望在聽證會期間涉及到。

特朗普 Google 了一下自己,然後花了一整天時間抨擊 Google

另一方面,就在幾天前,特朗普在接受路透社專訪時,還曾批評主流科技公司稱,在平臺上將某些言論給「消音」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特朗普說:「我不想提到名字,但當社交平臺將特定人士從 Twitter 和 Facebook 上封禁,以及他們做出這些決定的時候,實在是非常危險,因為下一個輪到的說不定就是你。」

8 月 18 日,特朗普在個人 Twitter 上不點名地宣稱一些企業「歧視共和黨、保守派人士的聲音...... 有太多聲音被剔除,有些是好的,有些是壞的。」

此前,Google 旗下 YouTube、Facebook、蘋果等平臺幾乎在同一時間對特朗普支持者、陰謀論網站 Infowars 創辦人 Alex Jones 進行了封殺,Alex Jones 的推特帳戶也在 8 月 15 日被暫時關閉。

而現在,Google 再一次受到特朗普炮火猛烈的攻擊,似乎也只是延續了特朗普近段時間以來對各大科技公司「不太友好」的態度。

但值得玩味的是,就在一個多月以前,Google 遭受歐盟 50 億美元罰款的時候,特朗普還曾力挺 Google,稱其為美國「最偉大的公司之一」。而現在,一朝風雲變幻,這個要「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男人,突然之間,又站在了美國「最偉大公司」的對立面。

參考:

Trump rage-tweets Google alleging search 『bias』

Trump Accuses Google of Suppressing Positive News About His Presidency

Debunking Donald Trump's latest conspiracy theory on Goog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