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錫進:不要一棍子打死網約車 否則黑車將捲土重來

以下為全文:

滴滴順風車管理的嚴重漏洞是顯而易見的,遇害女孩的鮮活生命本來有機會被挽救,但那一線希望最終掉入那個漏洞裡時,一個漏洞就成為深淵。滴滴必須盡最大努力加強以司機信用體系和緊急情況反應體系為中心的安全建設,這是它能夠繼續走下去的生命線。

另外,我不主張大家把滴滴往死裡打,包括順風車業務,也應給它在徹底整改的基礎上一個發展的機會。大家想想看,城市計程車的服務缺口多麼大,沒有滴滴等網約車這樣的新業務補充進來,我們的出行面貌又會是個什麼樣子。

幾乎每個城市都有過大量的“黑車”,即使在北京,前幾年一到晚上,那些“黑車”擋風玻璃後面掛著一串小紅燈就大量上街。它們不受任何管理,沒有任何信息留下,經常宰客,其安全保障與網約車不知要差多少。但是我們又多少人都坐過“黑車”,因為當時不坐“黑車”又坐什麼呢?

滴滴等網約車基本把“黑車”打敗了,不管怎麼說,這是一個進步。當然了,網約車還是有一個需要繼續完善的過程,但我們要給它發展完善的機會。它們出了問題,應嚴厲責罰,這種責罰就是促它們改進的鞭策。但是我們不要把它們一棍子打死,因為那樣的話,網約車少了,“黑車”就可能捲土重來。

順風車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流行,在歐美,人們站在路上就攔免費順風車,而且女生攔到順風車的概率要大大高於男生。有的國家出於環保考慮鼓勵順風車。甚至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有段時間老百姓的車都可以當出租用、價錢自議。這當中的管理因素都很低,甚至沒有。

在中國如果順風車要變成網約車的一種正規業務,必須隨著技術進步等要素變化大規模提升安全管理,對參與順風車業務的司機進行安全篩選,同時爭取做到業務過程的實時跟蹤。總之不能僅憑著順風車的原始理念,搞成簡單介紹司機和乘客接觸的平臺,管理因素必須最大限度地介入。

100多天裡,兩個女孩子失去寶貴生命。我們再也不要這樣的悲劇上演,同時老胡也不希望網約車這一還不太久的新事物遭到摧毀性打擊,我們重新回到出行困難或者使用沒有人承擔安全責任的“黑車”的那種時候。改善網約車的安全保障,這大概是唯一選擇。

小編認為 網約車不管理規範 和黑車有什麼區別 大家這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